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兩千零八十一章 那一筆錢的用處(四更)

第兩千零八十一章 那一筆錢的用處(四更)(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壽光縣衙。

知縣王雲洲疲憊地坐在椅子裡,對縣丞趙澤、典史薑輝等人道:“安置事宜總算是做好了,這些文書都整理好,編纂成冊之後封存。用不了多久,會有人前來盤查,後續移民事宜還需要做,不能懈怠。”

趙澤抽了抽鼻子,輕聲道:“縣尊,我聽說鎮國公已經下了南洋,並不負責移民之事了。”

“嗯,趙縣丞,你這是何意?”

王雲洲臉色一冷,肅然問道。

趙澤躬身,回道:“縣尊這些日子一直在張羅移民之事,不僅親自督建移民安置房屋,就連那家具、水缸、米缸,也都準備了,甚至還給他們每家每戶送去了鹽,還有兩鬥米——”

“確實,朝廷讓咱們優待移民,這樣做無可厚非。隻是縣尊可有留意到,許多百姓對此不滿啊,尤其是本地的百姓,很多人住的茅草屋尚且漏風漏雨。這些人覺得不公,怨氣很重啊。”

王雲洲拍了下桌案,起身道:“怨氣?他們有什麼好怨的,人家千裡迢迢而來,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要知道故土難遷,這些人裡麵,還有不少經曆的是生離死彆!”

“讓本官說,這些百姓的埋怨,不過是看移民待遇眼紅,想討要好處罷了!這等百姓,隻看其利,不看其痛害,實在是刁鑽可惡!”

趙澤歎息。

人就這樣,不患寡而患不均,人家移民有的,他們也想要,這些人不會考慮移民走了多少路,來乾嘛的,為什麼過來的,有沒有舍棄祖墳、爹娘、兄弟之類的,他們就想一個事:

人有的,我也應該有,這才公平。

人有的,我卻沒有,就感覺不舒服。

這一不舒服,那就要說出來,甚至有人罵出來。

薑輝開口:“縣尊,趙縣丞所言之事確實應該重視,民怨容易滋生不安,總需要疏導一番,若是被邪人鑽了空子,咱們縣衙的麻煩可就太大了。”

王雲洲直皺眉。

邪人?

不用說也知道,這裡指的是白蓮教!

第(1/3)頁

第(2/3)頁

洪武十四年時,鎮國公曾到過山東,將白蓮教佛母等連根拔起,這事雖然在民間影響不大,甚至不少人不清楚內情,可官場上的人都知道,尤其是青州官員。

畢竟佛母之事就發生在青州府樂安縣,壽光、青州城都有白蓮教的教徒。

整個青州府,邪教徒不少,而這些白蓮教人蠱惑人心的那一套,最核心的一點就是:生活在不公平、黑暗的世界裡,要齊心協力反抗,用鮮血來引彌勒降世,然後去美妙佛國……

不公平的怨氣,是邪教滋生的土壤。

雖說這些年山東對白蓮教打擊很嚴厲,尤其是鎮國公那一次出手,讓白蓮教一蹶不振。

可問題是,白蓮教深藏民間,並沒有滅絕。

一旦死灰複燃——

知縣王雲洲沒想到,對移民百姓好一點,反而還好出問題來了,於是問道:“依你們看,此事如何辦妥當?”

趙澤思忖,不急不緩地說:“縣尊,百姓覺得不公,有怨氣,其實要紓解並不難,隻需要給他們些許好處便是。”

“你想讓本官動縣衙的銀錢發給百姓?”

王雲洲皺眉。

縣衙的錢是朝廷的錢,誰敢擅用。

趙澤輕聲道:“縣尊,不是還有一筆錢沒有記在縣衙的賬上。”

王雲洲臉色一變。

典史薑輝也皺了眉頭,看向趙澤:“那一筆錢,可是咱們縣衙上下所有人的錢。”

趙澤不苟言笑:“給百姓,比給我們更好,我的那一份願意拿出來。”

王雲洲嘴角動了動,多少有些不甘心。

趙澤說的那一筆錢便是安置百姓的費用剩餘,布政使司按一套房子五兩銀撥下來的,整個壽光接納移民九百戶,拿到了四千五百兩,裡裡外外,建築與各類花銷,其實隻花去了兩千九百餘兩,拋開其他花銷,縣衙剩下一千三百兩。

第(2/3)頁

第(3/3)頁

這筆錢是光明正大的,朝廷認可的,是官員可以拿出來大膽分攤而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

一千三百兩是不少,可縣衙上上下下也有六十人,書吏、雜役等可以少分點,那也應該給他們五兩吧,畢竟辛苦這麼久了,知縣、縣丞、典史三個人分一兩不過分吧……

這也就是縣衙主簿缺額,可以少分點。

像是如此乾淨的撈錢的機會,這輩子估計也就遇到這麼一次,你現在讓我將錢給分了?

薑輝緊張地看著王雲洲,祈禱知縣不要答應,自己可都計劃好這筆錢怎麼花了,甚至都寫信告訴了家人,準備給他們送錢讓他們過好日子了……

王雲洲敲了敲自己的額頭:“現在想想,恐怕鎮國公早就料想到了這一點,所以才將一分院的價定在了五兩,而不是二兩或三兩。這份大方背後,未必沒有想過用結餘的錢安撫下當地百姓。”

薑輝感覺到了王雲洲的傾向,趕忙說:“鎮國公總不能考慮如此周全吧,何況布政使司也明說了,剩下的錢可自用。”

趙澤嗬了聲:“布政使司的原文是,移民安置結餘後銀錢,可充庫銀以安民,也可於縣衙內分賞。允許咱們私分,可也希望咱們能將這筆錢拿出來用給百姓。”

薑輝不甘心:“可底下的人自去年就開始忙碌,勘察田地、河道,梳理溝渠,還監督相應采買事宜,大家都盼著這筆賞賜——”

王雲洲為難地踱步,最終言道:“這樣吧,底下的人每人五兩,剩下的一千兩,我們各自留一百兩,拿出七百兩購糧、鹽、棉布等,以寒冬將至,撫慰百姓為由,發給窮困百姓。”

直接發錢,不合適,也難以讓窮困百姓感覺到多少溫暖,不如直接給東西。

隻要東西到了,那窮困的百姓自然高興,這些百姓不抱怨了,那壽光自然太平。七百兩,足夠照顧全縣的窮苦百姓了,畢竟每家每戶不需要給多少東西……

錢分了下來。

趙澤負責采買安撫百姓,這次拿出來的不是七百兩,而是八百兩,一文不取,全部購置了糧、布等物,安排人分發下去。

當看到衙役提著米袋、棉布登門給百姓時,兩個長袍儒士站在路口,麵麵相覷……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