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王歸巢、李中原等人看著老邁的張昌,趕忙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禮:“老司業,我們來看你了。”
眼前的老人身份可不簡單,當過國子助教。
但這並不是張昌最得意的經曆,他最得意的經曆是在東宮!
沒錯,這個人曾因學問出眾,被選為太子賓客,作為太子的賓朋,與太子暢談過學問,談論過人生,說起過治國之道……
隻不過前些年生了一場病,不得不回鄉靜養,太子看其有才學德行,便請旨讓張昌以司業職致仕。
這是個致仕的官,一個與東宮太子有私交的官。
能走通東宮門路的人,這怎麼說也是個大人物了。
張昌知道幾人來意,也沒客氣,直截了當:“若你們想要讓我為移民之事出頭,規勸知府衙門收回成命,或是為你們大開方便之門,我就隻有一句話——朝廷怎麼說,你們就怎麼做。千萬,千萬,不要取巧。”
王歸巢、郭省等人驚愕不已。
這話還沒攤開了講,你就先堵死了?
王歸巢緊鎖眉頭,不自然地笑了笑,說道:“往年裡也有移民,可誰也不曾見過四抽一、三抽一這般移民,這一刀下來,整個平陽府都哀鴻遍野,老司業總該為百姓說句話吧?”
張昌拄著拐杖走向王歸巢:“為百姓說句話?你們還真是高看了我,也高看了你們自己啊。捫心自問,你們誰在意過百姓死活,不過是為了自家利益奔走罷了。”
“十年前,鎮國公在東宮中秋宴上,說出了吃飯是最大的治國之道!”
“十年間,他一直為這句話奔走,土豆、番薯便是明證!他現在主持移民,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轉佃為農,讓他們能吃上飽飯?”
“現在這個時候,任何阻礙移民的心思,都是與朝廷移民大計背道而馳,都是與鎮國公的安排相左,朝廷會追究責任,鎮國公那也不是吃素的!”
“諸位還是請回吧,我張昌——支持朝廷移民,次子、三子,都將踏上移民之路,離開這山西!”
王歸巢、張照等人沒話說了。
第(1/3)頁
第(2/3)頁
人家張昌旗幟鮮明地支持移民,還打算送兒子離開,再讓他勸阻移民,那就隻能撕破臉了。
沒想到啊,這個低調的老頭子,竟胸懷家國,都到了這個歲數了,還能以國事為重!
看來,張昌這裡走不通,隻能去找歐陽駙馬了,這也是山西唯一一個可以與鎮國公抗衡的人物了吧。
魏國公不算,他坐鎮行都司,管軍務,不管民政。
潞安府,屯留。
知縣李澄疲憊地返回縣衙,典史傅歸趕忙湊上前,言道:“縣尊,地主家聯合了起來,為了讓佃戶不大量移民,宣布今明兩年收租為三十抽一。”
李澄臉色一沉,拍案而起:“我們辛辛苦苦,走了多少路,費了多少口舌,好不容易說動了一些百姓主動移民,他們倒好,轉身就給我們使絆子!”
傅歸也恨得牙癢癢。
頭頂上可是顧正臣,這事辦不好,顧正臣很可能親至屯留。這個家夥所過之處,不見血都難。
為了移民,整個縣衙就留了幾個看門的,收文書的,其他人全都跑出去了,每個人一個片區,挨個村落跑,苦口婆心,講政策講道理,從二月中旬跑到三月中旬,終於起了成效,不少佃戶百姓簽下了移民請願書。
一片形勢大好,縣衙正準備趁勢讓更多百姓主動參與移民時,這些豪紳大戶竟要釜底抽薪!
佃戶之所以想移民,離開山西,最大的誘惑不是一分院,也不是道裡費、安置費之類的,而是田地。
佃戶就是給地主乾活的,收成下來了地主拿多少,是地主說了算,多走五成、七成,委屈也白搭。
可若是有了自己的田,隻需要繳納相對較輕的兩稅,剩下的可全都是自己的了。
這才是對佃戶最大的誘惑。
可現在,豪紳突然宣布,以後收租和朝廷稅一樣多,地雖然不是你們這些佃戶的,但日後打出來的糧食大部分都可以留下來。
移民之後也是三十稅一,留在這屯留當佃戶也是三十抽一,沒差啊。
第(2/3)頁
第(3/3)頁
哪裡種地不是種地,乾嘛非要移民,萬一分的田地並不肥沃,沒什麼一分院,移出去之後又沒辦法回來該怎麼辦?
這個消息一定會讓許多原本就觀望的百姓放棄主動移民,選擇留在這裡。
百姓未必明白,這不過是豪紳的手段罷了。
但凡消息靈通的,這個時候也該知道了,整個山西都在進行大移民,這也就意味著,此番移民之後,未來幾十年內,甚至更久之後,都不會再有大規模移民。
錯過了這次移民浪潮,那佃戶將失去改變命運的最後機會,一代又一代被盤削。
選擇接受眼前的誘惑,搭進去的可能是下半輩子!
最令人難受的是,知縣李澄還不能因為這事說什麼,豪紳是不地道,可人家這樣做一不違法,二還有利佃戶……
李澄思慮再三,對典史傅歸道:“算算日子,移民告示貼出去也有一個月了吧,是時候總結一下問題,並告知布政使司與鎮國公了。”
陽曲,布政使司。
朱梓將分類好的文書端給顧正臣,言道:“先生,各地公文主要分四類,一類認為百姓重土難遷,許多人因為祖墳在此,不忍離開。一類認為百姓不認可一文錢一分院,移民之後有良田等,心存顧慮。”
“一類是豪紳賄賂地方衙門,設法阻攔移走當地佃戶,甚至還有人買通裡長、甲長,讓裡長、甲長號召百姓對抗移民,還有降低佃租,阻撓佃戶自主移民。”
“最後一類則是不忍家人生離死彆,抗拒移民,卻又渴望佃戶裡跳出來成為自耕農,還有些人父母老邁,不便長途跋涉……”
顧正臣拿起一份文書看了看,合上之後丟到一旁,言道:“困難,都在講困難!若是容易的話,還用得著你們兩次來陽曲?移民會遇到多少問題,多少阻礙,集議的時候講得清清楚楚,這些事哪一件事不在綱目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