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顧正臣的心思(四更)

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顧正臣的心思(四更)(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瑟瑟寒風吹冷白羊口的城關,麵無神情的軍士手持長矛,挺拔著身軀盯著城關外起伏的山與並不寬闊的山道。

凜冽的冬將天地變得蒼茫,難見半點綠色。

大同右衛指揮使魏平,鎮虜衛指揮使高宜腳步匆匆,走至南城關門外,看著驅馬而至的徐達等人,恭恭敬敬地行禮。

徐達手執馬鞭,指了指一旁的顧正臣:“這位是鎮國公。”

魏平、高宜驚愕地看向顧正臣,趕忙行禮。

顧正臣翻身下馬,抱了下拳:“閒來無事,陪著魏國公走一遭,看望下戍邊軍士,諸位不必多禮。”

徐達也下馬,直截了當地問:“大青山那裡可有消息了?”

魏平請眾人進入城關之內,邊走邊說:“斥候探查,大青山的元軍突然改變了部署,軍隊從山南拉了出來,過了東陽河,抵達了河西五裡的一處山丘下駐紮。從其準備來看,很可能會繼續西進。”

徐達看向顧正臣:“看來你的預測對了。”

顧正臣搓了搓冰冷的手:“理所當然的事,哪怕我是元軍將官,麵對大量火器儲備,一位掌握火器秘密的將官,還是關外孤城,無論是不是陷阱,怎麼樣都會去試一試。”

徐達哈哈大笑起來,對魏平道:“讓你們在晾馬台做的事,做好了嗎?”

魏平肅然回道:“按照吩咐,已全部到位。”

落座,議事。

顧正臣隻是旁聽,並不說話,這是徐達的主場,徐達做事還輪不到自己去插嘴。

徐達了解了全部消息之後,當即下達了命令:“元軍進入晾馬台,一旦發現是陷阱後必會倉皇而逃,因為有雁水阻隔,加上水麵結冰不足以走馬,其必然向北逃竄,所以,我們需要在北麵設伏。”

“這一次作戰,我要再補充兩道防線。這第二道防線設在晾馬台北十裡,由趙涉穀領騎兵三千阻擊,配上火銃與弩箭,先打兩輪再衝陣。這第三道防線,便設在更北十五裡處,高宜,你來領一千騎阻攔,但發現潰逃的元軍,一律攔下,不準放走一人!”

“你們記住了,一定要等對方進來之後設防,同時派人盯著背後,一旦有元軍騎兵外援,那你們便是一堵牆,給我攔住所有的元軍,為戰鬥結束爭取時間!”

趙涉穀、高宜等人肅然領命。

徐達看向顧正臣:“此番征戰,你就不必出關了,留在此處靜候消息吧。”

顧正臣微微點頭:“辛苦下,那個人,無論是死的還是活的,一定要找回來。”

徐達笑道:“找不回來,你的麻煩可就大了。”

第(1/3)頁

第(2/3)頁

顧正臣放鬆地回道:“一個不起眼的叛徒,他又沒掌握太大的機密與消息,就是他跑到買的裡八剌那裡,我也沒什麼可擔心的。隻是——”

聲音陡然變得冰冷起來。

“我痛恨叛徒,尤其是背叛自己的族群、國家的叛徒,這樣的人必須死!”

顧正臣神情嚴肅。

徐達微微點頭,言道:“放心吧,他不會活多久。”

趙涉穀深深看了看顧正臣,對這個人的心計很是佩服。

幾日之前,軍士發現並俘虜了王舟,消息送至大同,徐達、王約等人原本想要將王舟抓來正法,但顧正臣卻提出讓王舟參與火器運輸,然後讓他離開投靠元軍。

趙涉穀一開始很不理解,以為聽錯了,直至明白了鎮國公的心思。

鎮國公的考慮是:

一來,王舟背叛大明,投靠元軍,沒有什麼投名狀,元軍很難真正接納此人。

二來,元軍遲遲不動,顧慮頗多,王舟帶去的情報可以促使元軍儘早下達決心,轉入晾馬台作戰,避免晾馬台軍士等待太久,士氣衰減。

三來,元軍出手必然是傾巢而動,得手之後,立即向北遠遁,拉開距離避免明軍追擊,不太可能回大青山窩著,等明軍找上門。所以,王舟會在軍中。

四來,徐達要打的是殲滅戰,要將元軍全部留下,到時候將王舟再抓回來就是。

鎮國公還說了,即便是王舟跑去了捕魚兒海,在買的裡八剌那裡住了下來,那也沒什麼大不了,朝廷下次征討元軍的時候,滅了元廷,他還能再跑一次不成?

都是案板上的菜,什麼時候下鍋大明說了算。

跑,那是跑不出去的……

趙涉穀正敬佩中,便看到魏平走到顧正臣身旁,在那傻笑起來,一臉諂媚的樣子頗是惡心人。

顧正臣皺了皺眉頭:“魏指揮使,你這是?”

將近五十,幾乎可以說是一輩子大嗓門的魏平,這會突然變得和聲細語起來:“鎮國公啊,我有兩個女兒。你看看,能不能將她們都收了?”

喝茶的徐達直接噴了出來,你當著我的麵,給顧正臣送女人,合適嗎?

我呢?

第(2/3)頁

第(3/3)頁

我來大同府多久了,也不見你他娘的說女兒的事。雖然我徐達不好女色,可我兒子好幾個呢。最主要的是,你這態度都不對,憑什麼我的魅力比不上顧正臣……

魏平看了一眼徐達並沒說什麼,你治軍那麼嚴,誰敢給你送女人……

顧正臣連連擺手:“算了吧。”

魏平見顧正臣拒絕,也沒有半點沮喪之色,緊接著說:“我長子魏安,戰死沙場。次子魏北,被戰馬踩斷了一條腿。三子魏東風今年二十一,精騎射,通兵法,甚是仰慕鎮國公,還請鎮國公將東風收至身邊,培養幾年,來日也好殺敵報國!”

徐達沉默了。

魏平這些事倒是真的,這一家算是滿門忠臣,皆是沙場悍勇,隻不過悍勇的兵將,同樣會戰死。

顧正臣有些為難:“這樣做,不太合適吧。”

魏平低頭抱拳:“若是鎮國公不答應,那我今日便帶他上戰場,若是死在戰場之上,那也算是他為國而戰,光榮至極了!”

顧正臣看向徐達。

徐達站起身來:“我看這事也不是不行,反正你要在山西待一段時日,帶在身邊教導一下也無妨。”

顧正臣凝眸。

這就不是帶在身邊的問題,而是不合適。

魏平是什麼人,大同左衛指揮使,是邊將。

他將兒子送來了,那這隱藏的意思是,咱們是一家人,形同結黨,雖然還達不到藍玉收義子的深度,但形式存在了。

自己一個移民的官,跑來與邊將勾搭在一起,綁定在一塊,太不合適。

顧正臣思慮再三,拒絕了魏平:“我不能帶他,但如果你當真想讓他蛻變、成長,那就請旨,送他去格物學院兵學院吧。”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