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清水泊的漁家(一更)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清水泊的漁家(一更)(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萊陽、平度、昌邑、昌樂、壽光……

一路走,一路停。

直至這一日,抵達廣陵鎮外。

林白帆走了過來,對騎著馬的顧正臣、鄧愈、朱棡等人道:“蕭成已經發現了於飛、於鳳,她們正在鎮上的客棧休息,為避免打草驚蛇,沒有去查看店薄。”

朱棡鬆了一口氣:“這兩人倒是能跑。”

鄧愈點頭。

從登州府過萊州府,這又進入了青州府,她們現在又開始繞路了,若不是於鳳暗中留下了線索,想要確定聖女的去向還真不容易。

顧正臣拿出一份輿圖看了看,問道:“鎮上有多少戶人家?”

林白帆回道:“不到二百戶。”

朱棡有些意外:“如此少的人口,怎就稱鎮了?”

鄧愈抓著胡須,娓娓道來:“春秋時期,這裡屬齊國,齊國以鹽強國,而這裡,便是一個鹽重鎮,這裡有一條巨洋河,直通大海,宋時曾因鹽興盛過,隻不過在元之後,這裡便衰落了,加上戰爭死的人太多,直至今日沒恢複過來元氣。”

顧正臣含笑點頭。

這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古人行萬裡路,可不是奔襲旅遊,突擊到了地方,買點吃的,打個卡,我走也,人家每到一個地方,就需要了解當地的曆史,風土人情,山川地貌,人口生產等等。

老朱當年要飯餓肚子的時候,站在土坡上還在想,如果對方在那個土坡上,我該怎麼帶人打下來,哪裡還有其他的土坡可以利用,道路能走多少人,這裡能埋伏多少,那裡是不是可以居高臨下,這裡的百姓好勇鬥狠不,他們有什麼傳統……

你以為他是在要飯,他卻將走過的地方記了下來,加入濠州造反的時候,為啥那麼牛哄哄,脫離濠州單乾,為啥知道哪裡有兵,為啥知道哪裡能打下來,哪裡能拉壯丁?

這就是行萬裡路,多琢磨的結果,沒文化、沒文憑,不等同於沒見識!

所謂見識,就是見到,然後認識。

單單是匆匆忙忙走過,就是讓他走十萬八千裡,打卡幾萬地方,不了解當地,不深入當地,隻顧著眼睛裡的自然風光壯美,那見識也是提不上去。

古人的見識博廣,要麼靠書,要麼靠腿,無論哪一樣,都需要時間深入其中。

顧正臣抬手指了指輿圖:“我們從壽光北上至此,想來她們不會再返回壽光,這周圍百裡之內,人口聚集頗多之地隻有兩處,一處是樂安,一處是臨淄。若是去臨淄,她們在壽光時就應該向西。現在來看,她們下一個地方,很可能是樂安。”

第(1/3)頁

第(2/3)頁

鄧愈看向輿圖:“那我們就去清水泊,在那裡等一等她們。”

顧正臣微微點頭:“這倒是一個好去處,林白帆、申屠敏,你們留下,與蕭成一起盯住她們。”

“是。”

林白帆等人答應。

申屠敏牽著三匹馬到了密林之中隱藏起來。

顧正臣等人調轉馬頭,朝著西北方向的清水泊而去。

二十餘裡路,不算遠。

為避免走漏消息,顧正臣等人將馬匹留在了清水泊三裡外的樹林之中,步行而至

站在岸邊,看著幾乎沒有邊際的清水泊,朱棡忍不住感歎:“這裡還真是煙波浩渺,如此大的湖泊在山東可不多見吧?”

鄧愈點頭:“除了大運河途經的幾個湖泊,高密的藍澤之外,這清水泊算得上最大了。”

“那裡有人,去看看。”

顧正臣說著,沿著湖岸向西。

風吹來,一股魚腥味撲了過來,越向前,越是腥臭味重。

湖邊修了一個三尺寬的台階,伸至湖水之中兩步,一旁有一艘船停泊著,一個老人正在抖動漁網,一條條大小不一的魚不斷翻騰,台階上坐著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手裡拿著一把刀正在處理著魚,身邊堆著不少魚內臟,每處理好一條,便洗乾淨了放在身後的木盆裡。

岸上,這樣的木盆有十個,有六個木盆滿了。

顧正臣看了看岸上木盆裡的魚,目光投向老人,開口道:“老人家,今日打的魚可不少啊。”

老人董四二回過身看了看顧正臣等人,苦澀地搖了搖頭:“這點魚可不夠啊。”

顧正臣有些詫異:“這麼多魚還不夠,一盆少說也有二三十斤吧。老人家幾口人,吃得了如此多魚。”

董四二捶了捶老腰,看了看偏西的日頭:“其他魚倒是好說,可這十斤以上的大魚隻網上來兩條,今兒還要打個八條,若打不上來,少不了挨餓。”

朱棡不明白:“這麼多魚,還能餓著你們?”

第(2/3)頁

第(3/3)頁

董四二咳了幾聲,將漁網抖乾淨了,歎道:“大魚換火,沒有大魚,就沒火,沒火便做不了飯,總不能直接下口吃生魚吧?”

“火鐮這東西,哪裡都有吧?”

朱棡追問。

董四二整理著漁網:“火鐮哪裡都有,可人家不準你用,你還敢用不成?看到炊煙就能跑過來,輕了是一頓打砸,重了,連你灶台都給封上。”

“封灶台?”

朱棡不明白這是什麼操作,聽說過封門,封窗戶的,哪裡有封灶台的?

顧正臣皺眉:“能封灶台的,恐怕是個大人物吧?”

董四二搖了搖頭,並沒多說,而是指了指北麵:“看你們穿著講究,也是去高家港進貨的商人吧,自這裡沿著湖走,直至看到攤鋪,那就到了。”

顧正臣點了點頭,看向處理魚的少年,手法嫻熟,不由問道:“這孩子是?”

“我孫子。”

董四二說完,便開始撐船。

嚴桑桑對顧正臣言道:“有人來了。”

顧正臣側身看去,隻見遠處有人趕著四輛車而來,車夫悠哉遊哉,似乎還在唱著什麼。

拉車的不是馬,而是騾子。

車停了下來。

收頭劉泰跳下馬車,邁著八字步,看了看顧正臣等人,嗬嗬一笑,言道:“你們要進貨,怎麼跑這裡來了,董四二,你還打算私自賣魚不成?”

董四二聽聞動靜,趕忙停船,討好地回道:“官爺,我們哪裡有那等膽子,再說了,這魚都殺好了,誰買去也放不久啊,隻有送去高家港,做了鮑魚,這才好賣不是……”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