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寒門輔臣 > 第八百五十七章 驚了,毫無防備

第八百五十七章 驚了,毫無防備(1 / 1)

推荐阅读:

黎明即起,掃灑庭除,打開窗戶透透氣,敞開大門,這是多好的習慣……

既然門都開了,那就進去吧。

顧正臣吩咐軍士準備妥當之後,親自帶五千軍士朝著正西門而去,不慌不忙,不快不慢,甚至連城牆上的守軍看到了,也隻是抬手打打招呼……

想想這一切似是不現實,太過虛幻與誇張,以至於讓人不敢相信。

可許多人忘記了,這裡是高麗王京,從忽必烈將女兒下嫁給高麗國王,實現“元麗聯姻”之後,王京這裡已經有一百多年沒有發生過戰爭了。

這些年來,高麗最大的敵人不是元朝,而是倭寇。

乾得過倭寇,讓高麗認為自己的軍隊依舊是強盛的,能以一敵十的。

這估計也是高麗後期,在大明收拾掉了納哈出,士氣如虹且駐紮有大軍時,辛禑還敢派李成桂、曹敏修等人帶四五萬軍隊跑去收拾大明的原因。

將大明軍隊的戰力等同於倭寇,幾萬人可以打十幾萬人,也不想想納哈出為啥投降了,反正就是一個字:

上。

也就是李成桂腦子靈活,帶兵殺了回去,這才有了朝鮮王國,要不然李成桂的腦袋估計會留在遼東,明朝的遼東大軍興許也會南下覆滅高麗……

正是因為太久沒有大的戰爭,隻和倭寇小打小鬨,加上狂悖無知,自我感覺太好,才出現了眼下的情景:

毫無防備。

加上王京外圍的主力抽調去了鴨綠江前線,但在這個間

隙時間裡,王京裡麵的辛禑、李仁任等人,還沒有外圍空虛、有人可趁虛而入的危機感,畢竟其他三道的兵馬正在調動之中,用不了多久就會到來,有啥可緊張的……

種種原因疊加在一起,造成了曆史上的奇觀。

正西門守將看著前來的軍隊,嗬嗬笑著上前打招呼,可當這些人近前時才發現,這將領陌生至極,而且其裝備竟然比王宮護衛還精良,這火器數量多極是罕見,還有奇怪的背囊……

守將皺眉,問道:“你們是何處來的軍隊,可有調令公文,為何會來到這正西門,按照規製,你們需要從東麵進入。”

顧正臣看了一眼蕭成,蕭成跨步上前,抬手短劍便刺入了守將胸膛之內,林白帆、趙海樓等人當即動手,殺掉守門的二十餘人,殺入了王京之內!

這突然的變故令高麗軍隊措手不及,當李敞帶人控製西段城牆並建立了穩固防禦陣地時,顧正臣已帶人朝著王宮殺去,而在這個時候,高麗軍才意識到敵襲。

此時。

王宮,滿月台。

辛禑有些煩躁地看向李仁任、林堅味等人,道:“前線之事你們看著辦便是,我自是信得過。”

李仁任見此,言道:“大王,楊伯淵對與大明開戰非議頗多,臣以為此人懷有二心,對大王不忠,當將其拿下。”

辛禑點頭:“那就拿下吧。”

李仁任領命,帶人離開滿月台後,對林堅味等人道:“楊伯淵指

使人彈劾我們多次,甚至還給大王直言進諫,若不將此人除掉,我們危險。林堅味,這事你親自去辦,暫時將楊伯淵關押,待後麵發配了事。”

林堅味剛想答應,就聽外麵一陣嘈雜,旋即便聽到更多的呼喊聲,還伴隨著沉悶地說不清楚的聲響。

一個侍衛跑了過來,喊道:“倭寇殺過來了!”

咻!

箭飛至!

洞穿了侍衛的胸膛。

顧正臣喊道:“老子是陳祖義,不是什麼倭寇,侮辱我們,殺!”

趙海樓帶人猛衝。

大家對高麗王宮的布置很是熟悉,也知道哪裡是國王的居住、辦公之地,大臣的辦公之地等。

顧正臣並沒有來過這裡,按理說是不太可能知道得如此詳細,可大明有人來過開京,而且還喜歡寫日記,回去之後還會畫圖……

畢竟辛禑他爹恭湣王棄元歸明,接受了明朝冊封,使用的是洪武年號,也算是有那麼一段時間是大明藩屬國,那段時間,大明與高麗的往來並不少,加上大明需要戰馬,時不時派使臣去王京。

後來恭湣王被弑,加上大明使臣蔡斌和林密被殺,辛禑又在李仁任的支持下投靠了元朝,這才導致明麗關係惡化。

可惡化的是關係,王京還是那個王京,布置還是那個布置……

故此,顧正臣近乎輕車熟路地殺到了王宮之內,眼前就是石階廣場,而在這三十三台石階之上,便是建築群,而這建築群西麵,便是滿月台!

李仁任、林堅味等人萬萬沒想到賊寇會殺到王宮之內,愣神的功夫一群人已經接近了,李仁任轉身就跑,喊不忘記喊一嗓子:“大王,大事不好……”

有了帶路的,那就好辦多了。

林堅味跑得急,一個不留神從台階上跌落而下,當顧正臣趕到時林堅味已經沒了氣。

這不能怪顧正臣,實在是這台階全都是岩石,棱角傷人,而且這台階也不知道是哪個沒腦子的修的,坡度竟然達到了六七十度,你他娘的怎麼不修成垂直的……

這樣修台階,顯得上麵的建築更是高聳、宏偉,可上下就不方便了,看,一不小心摔死人了吧……

因為殺入的太過突然,加上王京實在是太過空虛,李仁任又將主力擺在了東門,距離王宮十五六裡路,這裡有變化,那裡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就促成了顧正臣輕而易舉地占據王宮。

辛禑沒有跑掉,也跑不掉。

當趙海樓、瞿煥等人將辛禑、李仁任抓到送至顧正臣麵前時,顧正臣看著尚未成年的辛禑皺了皺眉頭,沒有說什麼,目光轉向趙海樓:“開始吧。”

趙海樓微微點頭,安排人手開始搜掠王宮,但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有一千軍士沒有任何動作,沒有參與到搜掠之中,而是在布置山海炮,並有軍士手持望遠鏡觀察著王宮外動靜。

畢竟這裡地方高,看外麵一覽無餘。

王宮外的高麗大臣終於知道了正在發生什麼

,往日裡作威作福、李仁任的親信廉興邦不知所措,哭嚎痛罵,指責守將,而楊伯淵、邊安烈卻明白,這個時候最緊要的不是罵人,而是救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