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模擬人物於臨安戰死的結局,周良既為他歎息,也為他慶幸。
說是歎息,是因為這個結局對“周赤”本人而言太過慘烈了!
首先他自己戰死了,和南宋所有的精銳部隊一起被金兵一掃而空,即便他奮力抗抵,也改變不了金國對南宋壓倒性的優勢,最終朝廷覆滅、江南儘失,即便趙構在海外重建了“澳宋”之類的新國家,那也不再是宋朝了……
其次是他無妻無妾無子,平生隻有一個早年間的私生子,而且這個私生子還從一開始就被送給了彆人,活了一輩子也沒和他相認過。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素未謀麵的兒子雖然並沒有和他培養過什麼感情,但歸根結底也是他最後的情感寄托……人老之後,總會對後人有著執念,如果他和周天尊一樣沒有兒子倒還好,可他偏偏就有個私生子,實在沒法不掛牽。
甚至於可以這麼說:這條本不應該存在的支線劇情,其實就是周赤為了這個放不下的兒子而專門延續出來的!
他知道,一旦自己從頭開始,那麼此間的一切就都再也與他無關了,因此他不願意重開……
這很自私,也很自利。
但當他實際操作起來之後,他反而又沒有對那私生子有多好,甚至連一眼都沒有去看過他,彼此依舊不認識……周赤隻在預感到大廈將傾之際,這才抽空去看了看他。
這個發展,實在是不合情理……
但周良做為宏觀視角的旁觀者,卻是能夠理解他的複雜心境:
說一千道一萬,雙方也還是沒有直接性的感情,周赤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麵對這個素未謀麵的兒子……再者,人家那會兒也都四五十歲了,私生子早就徹底適應了自己的家庭與人生,假如周赤突然跑過去認親,人家會怎麼想?
實在是自找麻煩!
因此,周赤的心境一直都是這種矛盾又複雜的狀態……而他最後的處理辦法,也就成了一直不敢去認親,直到最後時刻才咬牙前往。
然而命運總是捉弄於人,周赤掙紮了幾十年才下定了認親決心,結果真當他去認的時候,卻愕然發現兒子一家早就被金兵擄去了中原……
這下他再也不用糾結了,因為這回真的再也見不到了。
他再也無法向私生子講起當年的原委,也再也無法將感情寄托於彆人,這一生留給他的,隻剩下了遺憾……
除了渡海遠去的嶽飛,沒有人會知道壯烈戰死的大宋太師“周檜”其實就是襄陽的周赤,私生子也不會知道自己的生身父親“周赤”其實就是大宋太師“周檜”。
甚至從今往後,他周赤的本名將再也不會有人提起,後人提及到他時,隻會記得他的馬甲“周檜”:
大宋太師周檜真是一代壯烈之士,至於無名小卒周赤?誰認識啊……
因而,他的這一生既可以說是成功,也可以說是失敗:
他名滿天下,卻是假名。
他為大宋留下了最為壯烈的亡國之詞,卻沒能為自己的小家留下任何東西……
這就是周良歎息他的原因。
但歎息之餘,周良也為他這一生感到慶幸:
金人雖然滅亡了南宋,但以金兀術最後還能為他收屍厚葬,以及出榜安民來看,此時的金國早就已經脫離了當年剛剛起家時的野蠻,轉而成功漢化,成為了一個正常的中原封建王朝。
雖然正常的封建王朝也不太可能有多高的上限,但一般來說,這個狀態的金國倒也不至於在江南大開殺戒,隻要宋人不再扯旗造反,他們完全可以繼續進行正常的生產生活。
並且從今往後,南北分裂的局麵也會徹底終結,自五代以來在政治上一直麵臨分裂的百姓,終於得以天下統一……
如此,其實這倒也勉強算得上是一個好結局:
南宋壯烈退場,金朝統一天下,百姓得以安居……
如何算是不好呢?
隻是周良心知,雖然金國已經是一個正常的封建王朝了,但封建王朝依舊是封建王朝,朝政腐敗、土地兼並、權貴淩弱、階級固化……這些王朝的通病並不會遠離金國!
而手握神力的金國統治階級,又怎麼可能任由自己被百姓推翻呢?
左右不過又是一個神皇大明罷了……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周良不禁長歎一聲:
“這結局雖好,卻也不是最好……想要獲得更完美的結局,還得寄望於更多的模擬。”
“係統,結算吧!”
【叮!本輪模擬已結束,正在結算獎勵中……】
【叮!結算已完成,獲得獎品:“生前身後名”!】
【“生前身後名!”(意識類):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領取此物品,即可知曉在南宋末代太師“周檜”“周赤”死後,天下所發生的與之相關的部分事情!】
“這……”
周良一愣,因為這個獎品是真的沒用!
無論是提升戰力,還是獲取於通關有益的未知信息,它都做不到……在功能上,它連“我和我的動物朋友”都不如,至少後者就像主角光環一樣,一直在悄然起著推動劇情的效果。
而它則隻是簡單的一段後世信息而已,堪稱是周良模擬以來獲得的最沒用的一件獎品……
但本著“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心態,周良最終還是選擇了領取:
“領取!”
【叮!已領取!】
【叮!正在信息傳輸中……】
隨著係統的提示音,一段段有關“周赤”“周檜”的後世信息逐漸浮現於周良腦海中:
他“看”到了,在未來的金朝時期,有關宋末太師周檜的文學創作層出不窮,無數文人墨客以詩詞歌賦悼念著這位壯烈的悲情人物!
“周檜”成了一個與小人秦檜相對立的偉大人物,他的形象直接對標近世的嶽飛、韓世忠……甚至有人把他與諸葛亮等同起來,因為二者都是割據王朝的傑出執政者,後人懷念孔明時,順嘴就會提一句周檜……
還有民間冶鐵、紡織、陶瓷、茶葉等各行各業視其為重要的祖師爺,每至節日,從業者便要供其香火果品,以保佑自己事業順利……這是因為他在江南創辦了很多新式產業技術,後人故而紀念他……
當然,以上隻是“周檜”的身後名,而“周赤”的名聲其實也傳了下來。
不為彆的,一來是因為他打過“嶽飛弟子”的名頭,所以後人在紀念嶽飛時順帶也紀念他,二來則是因為他創作的《說嶽》、《三國》等評書故事流傳到了後世,後人將之視作了古代名著的作者,一如吳承恩、羅貫中之流!
看到這裡,哪怕是周良也不得不感慨一聲:無論是哪個馬甲,他都做到了名傳後世,這一世實在不算失敗。
或許唯一的不足,就是沒人知道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其實是同一個人……
看著看著,周良忽而目光一凝,因為他“看”到了如此一副景象:
在中原某地,一戶姓劉的人居然在家裡擺著三個牌位!
一個是“故顯考劉公”牌位,一個是“故顯妣潘氏”牌位,還有一個是……
“生父周赤之位”!
“這是……”
周良想了想,而後似有所悟:
“看來劉潘夫妻二人終究還是把兒子的生父說了出來……”
至於為何,大概是“周赤”無妻無子的失蹤了幾十年,夫妻二人以為他孤身客死異鄉,所以最後發了發善心,姑且也算給他留了份香火。
這段孽緣,也算是以一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徹底了結了,想來“周赤”下一世有知,也會感到釋懷吧……
總而言之,這個名為“生前身後名”的獎品雖然沒有什麼實際的有益功能,但這對模擬人物“周赤”而言,卻算得上是一樁了卻所有心事的安慰品:
宋境百姓沒有被金兵大肆屠戮,自己兩個馬甲也都以正麵形象流傳到了後世,甚至連他最後有關私生子的遺憾,也得到了有效的撫慰……
“也算是不虛此生了……”
周良歎息一聲。
不過,這個獎品也不隻有這些撫慰人心的功效,在為模擬人物彌補遺憾之餘,它也無形之中透露出了一些讓周良未曾想過的有用信息:
比如,既然天下百姓在金國統一之後安享了太平,那也就說明“宋金不可相見”的魔咒失效了,不然雙方一見麵就得打起來!
繼而便可以推論出,金人與宋人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彆,二者的分裂其實是趙構有意製造的,正是因為趙構,才使得金人在見了宋人之後會變異……
那這麼一來,趙構豈不是成了阻礙天下統一的純反派?金人反而成了天命注定的救世主?
這顯然不對!
原因很簡單,因為如果金人的統一真的對百姓是什麼純好事,那嶽飛他們還跟著趙構抵抗什麼?
嶽飛做為經得起曆史考驗的正麵人物,其必然是不可能跟著趙構一起沒事找事,非要禍害天下百姓的……也就是說,事情並沒有表麵上那麼簡單。
這點從嶽飛的政治主張就可見一斑:
原本嶽飛是堅定的北伐主戰派,主張以武力收複中原,可在當前的世界線上,嶽飛卻反而變成了主和派,說什麼都不想去北伐,哪怕趙構用十三道金牌強令他進軍,他也寧肯抗命!
由此可知,趙構實際並不能強迫嶽飛去做違背自身道義的壞事,在君臣之間,嶽飛擁有極大的自由權。
而在此基礎上,假如趙構真的以一己之力阻礙了曆史發展,那嶽飛就不該隻是轉成主和派,而是直接轉成投降派了……畢竟抵抗已經沒有意義了,那不投降還等什麼?
因此,至少在嶽飛看來,金國的統一並不能說是一件絕對的好事,趙構的抵抗也不能說是一件絕對的壞事。
而這一點也可以從趙構身上得到印證:
從趙構可以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丟棄江南,轉而虎踞澳洲來看,祂其實壓根不願意當這個皇帝,因此祂維持宋金分裂格局的原因,也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至少祂並不覺得這對自己是一件好事。
祂真正的私欲,其實是潤到海外繼續享受,而不是坐在南宋這個“黃金馬桶”上當耗材,畢竟維持防護是需要祂耗費大量神力的……這簡直就是一個亞空間無底洞!
而“周赤”帶著南宋走向毀滅,或許反倒讓這位神皇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解脫……
“問題顯然就出在了這裡!”
周良沉思著:
“看來,南宋之所以選擇在此基礎上繼續抵抗,其實還真是在一定程度上出於公心,一旦南宋覆滅,金國統治階級就再也沒有敵人了,往後天下就會成為翻版的神皇大明,下層百姓再也推不翻完顏家族的統治……”
“趙構本人如此,嶽飛等人也是如此,不能說他們完全沒有私心,但公心的占比也是絕對很高的……甚至趙構極有可能是被嶽飛等人架著坐黃金馬桶的,因為祂本人其實有更好的選擇,祂對天下的公心也遠不如對自己的私心……”
至此,宋金局勢徹底明朗!
不過周良還是有一件事情想不通:
“這樣一看,嶽飛他們的權力和自由度是不是有點太高了?”
皇帝本人的抵抗意誌並不堅決,大概率是嶽飛等人逼著祂不準開潤的……而且嶽飛等人還能在政治主張上公然和趙構打擂台,趙構是主戰派,他們卻是主和派,主和派長期壓製主戰派,那不就等於臣子壓製皇帝嗎?
甚至,嶽飛還能在必要的時候直接抗旨,比如趙構讓他強行北伐時,認為北伐隻是陡增傷亡的他直接就撤軍回來了……
而且最奇怪的是,哪怕嶽飛如此抗旨,趙構也沒把他丟風波亭裡殺了……
這合理嗎?這完全不合理!
因為曆史已經告訴了人們,掌握實權的皇帝不會縱容任何臣子違逆自己的意誌,曆史上的趙構顯然就是一個典型,他隻因嶽飛與自己政見不和,就能把嶽飛賜死在風波亭!
也就是說,與原曆史線相比,此間的趙構實際並沒有那麼大的實權,此間的嶽飛等人也並不完全是隻能跪地磕頭的臣子,雙方的關係比起“主仆依附關係”,或許更類似於“平等合作關係”。
而這樣一來,事情就很怪了……
“皇帝怎麼可能和臣子平等合作呢?更彆說祂還是神皇,一手出神入化的幻術連周天尊附體的周赤都扛不住,嶽飛等人又憑什麼能和祂平等?”
周良眉頭一挑:
“難道,嶽飛他們還掌握著能和趙構分庭抗禮的隱藏力量不成?不然趙構怎麼可能不搞一言堂?祂可是至高無上的神皇啊……”
總之,雙方的關係很古怪……
思來想去也想不通的周良,最終隻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模擬中:
“係統,繼續模擬!”
【叮!檢測到您正在模擬,請問是返回上一個人生選擇點,繼續支線模擬,還是返回出生節點,從頭再來?】
“返回初始節點!”
【叮!正在返回初始節點……】
係統聲接連響起。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周良忽然想到了什麼,於是又對係統道:
“對了,能不能在返回的同時再告訴他幾句話?”
【可以的宿主,不知您想告訴他什麼?】
周良緩緩道:
“告訴他,他的後人還活著,他的香火也不曾斷絕……他的名聲流傳後世,他的功績與世長存!”
“無需留戀前生,請繼續前行!”
【叮!係統已轉交……】
【叮!周赤很高興,對您說:謝謝!】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