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一塊厚重的黑布,嚴嚴實實地包裹著寧靜的小鄉村。
建平家的小院裡,春紅手腳麻利地收拾著碗筷,廚房裡傳來碗筷碰撞的清脆聲響。
建平則坐在院子裡的小板凳上,點燃一支煙,緩緩吐出一圈圈煙霧,白天勞作的疲憊在這一刻慢慢消散。
收拾完廚房,春紅走到院子裡,拉過另一把小板凳坐在建平身旁,輕聲說道:“當家的,忙了一天,早點進屋歇著吧。”
建平掐滅煙頭,和春紅一起走進屋裡。
兩人洗漱完畢,躺到床上。
春紅側身對著建平,猶豫了一下,還是開了口:“建平啊,你說誌江這事兒可咋整啊?他得了白血病,這病可太磨人了。”
建平歎了口氣,眉頭緊鎖:“是啊,好好的一個人,咋就攤上這病了呢。”
春紅接著說:“白血病得換骨髓才有救,他和蘭子結婚這麼多年,也沒個一兒半女。咱這近親裡頭,也就方方和小石頭年齡合適,能配型試試。”
建平沉默片刻,緩緩道:“這骨髓可不是說捐就能捐的,得考慮孩子和孩子父母的想法。”
春紅輕輕點了點頭:“我知道,就是不知道誌江和蘭子明天會不會去找方方和小石頭的爹媽說這事兒。你說,他們能同意不?”
建平翻了個身,枕著胳膊說:“咱這村裡的人,都實在。要說錢,大家日子都還過得去,不缺那點。可這關係到孩子的身體,哪個當父母的能不心疼、不猶豫呢。”
春紅微微皺眉,眼裡滿是擔憂:“也是,換做是咱,肯定也得好好琢磨琢磨。不過誌江這病等不起啊,聽說這病拖一天,危險就多一分。”
建平拍了拍春紅的手:“彆瞎操心了,咱也幫不上啥大忙。真要到那時候,咱能出力就出力。”
春紅往建平身邊靠了靠,聲音低低地說:“我就是心裡不得勁,誌江打小就憨厚老實,蘭子也是個好媳婦,咋就碰上這遭罪的事兒呢。要是方方和小石頭能配上型,捐了骨髓能救誌江一命,那該多好啊。”
建平嗯了一聲:“但願吧,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睡吧,明天還得早起乾活呢。”
春紅卻還是睡不著,又念叨起來:“你說,要是誌江他們明天去說,咱要不要跟著去啊?好歹也能幫著說說話。”
建平無奈地笑了笑:“你呀,就是熱心腸。行,明天要是他們去,咱就跟著去,給搭把手。”
夜更深了,窗外傳來幾聲蟲鳴。
春紅在黑暗中睜著眼睛,腦海裡都是誌江和蘭子的身影,還有即將到來的未知。
她在心裡默默祈禱,希望一切都能順順利利,希望誌江能戰勝病魔,重新過上平凡幸福的生活。
漸漸地,困意襲來,春紅在擔憂與期待中,進入了夢鄉。
而建平平穩的呼吸聲,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安心。
天剛蒙蒙亮,春紅就輕手輕腳地起了床,簡單洗漱後,便開始在廚房裡忙碌起來。
建平被廚房裡傳來的輕微響動吵醒,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喊道:“春紅,這麼早忙活啥呢?”
春紅一邊切著菜,一邊回應道:“我想著去誌江家總得帶點東西,做點他們愛吃的,也算是咱的一點心意。”
建平聽了,連忙起身幫忙。
兩人收拾妥當,帶著裝滿飯菜的保溫盒,匆匆朝誌江家走去。
一路上,晨霧還未完全散去,清新的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春紅步伐急切,嘴裡還念叨著:“也不知道誌江他們咋樣了,昨晚我一夜都沒睡踏實。”
建平安慰道:“彆急,咱馬上就到了,去了就知道了。”
到了誌江家,春紅輕輕敲了敲門。
蘭子很快就來開了門,看到春紅和建平,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說道:“春紅,建平,你們咋來這麼早啊,快進來快進來。”
走進院子,就聞到了飯菜的香氣。
誌江從屋裡迎出來,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招呼著:“你們快坐,我們正準備吃飯呢。”
春紅把保溫盒放在桌上,說道:“誌江,蘭子,這是我們一大早做的,你們嘗嘗。”
蘭子感激地握住春紅的手:“春紅,你們太客氣了,還麻煩你們,快坐下一起吃。”
眾人圍坐在飯桌旁,春紅看著誌江略顯蒼白的臉色,關切地問道:“誌江,身體感覺咋樣?”誌江勉強笑了笑:“還是老樣子,不過心裡頭有了盼頭,感覺也沒那麼難受了。”
這時,蘭子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興奮地說道:“春紅,建平,跟你們說個好消息!小石頭和方方的父母都同意孩子去檢查骨髓了,而且方方和小石頭也特彆願意幫助誌江,一點都沒猶豫。”
春紅聽了,眼中泛起淚光,激動地說:“太好了,這可真是太好了!我就說咱村裡的人都是熱心腸,關鍵時候靠得住。”
建平也在一旁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是啊,這是個好開頭,希望檢查結果順順利利的,誌江你也能快點好起來。”
誌江眼眶泛紅,聲音有些哽咽:“我和蘭子真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他們,還有你們,一直這麼幫襯著我們。”
蘭子也在一旁抹著眼淚:“要不是大家,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春紅拉著蘭子的手,安慰道:“說啥謝不謝的,咱們都是一家人,有困難一起扛。等誌江病好了,咱們再一起熱熱鬨鬨地過日子。”
飯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氣氛格外溫暖。
窗外,陽光透過雲層,灑在院子裡,仿佛也在為這個好消息而歡呼。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希望,期待著那能改變命運的骨髓配型結果。
在等待骨髓配型結果的那幾日,誌江家的小院裡仿佛被一層無形的陰霾籠罩。
雖說春日的暖陽依舊每日準時灑下光輝,可屋內的幾人卻總是神色凝重,滿心都是忐忑。
春紅和建平幾乎每天都會來誌江家陪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