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開一所中醫學院(1 / 1)

推荐阅读:

營銷總監著急的問道。

“這還用說嗎?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們在方老板的藥園裡,根本就找不到更好的藥草。我讓公司的人,開始大量采購藥材,希望他們能加快進度。”

鄭老板愁眉苦臉的說道,心中既高興,也有些擔憂。喜的是該產品非常好用,銷量也很好。最讓他擔心的是,若是天壽藥業繼續擴張下去,恐怕連原料都買不到!

畢竟,以前他們的公司,都是麵向全國的,而現在,他們的產品,卻是麵向全世界的。

可以說,現在的市場需求,是之前的五倍以上!

“那你要不要跟方老板打個電話?他倒要看看,看方老板那家中藥公司,是不是可以繼續擴大規模。目前,隻有方老板的藥材基地,才能確保藥材的品質,並且會第一時間提供給我們。”

營銷總監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跟方老板打過電話了,他說自己會處理好的,方老板也是這麼說的。不過,擴大藥材基地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想彆的辦法。”

鄭先生晃了晃腦袋,道:

他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於方寒身上,期待著方寒能多搞一些藥材種植基地,好讓他們公司的原材料能夠得到穩定的供給。

此時,方寒正朝著神農架的方向趕去。

神農架是中國最大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這幾天,他已經選好了一個新的藥材基地。

如今的中藥房,還在擴建之中,與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所以蘇韜並沒有花費多少時間。

李老師和陳老師都在關注這件事,所以方寒還是很有信心的。

到達神農架的時候,李老師,還有陳老師,都是第一時間過來迎接。

這幾天,他們一直在為一個問題而發愁,因為他們現在正在擴建的藥田之中,缺少足夠的人力。

以前倒是可以招收一些名牌大學的中藥栽培係的畢業生,但是如今卻遠遠不夠了。

很多有經驗的農民,都被請到了新的種植園裡,但還是不夠。

“方教授,您終於來了,真是太好了!不過,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人!”

李教授也是一臉的緊張:“我已經把工作的消息,發給了所有的大學。這一屆,很多中醫係的學員都來我們學校報了名,可還是缺人!”

“難道是報酬的原因?你要是嫌工資低,我們可以給你開更高的工資!”

“怎麼會呢,我們的福利在同類中是最好的!現在同學們都很開心,可以說現在我們學校的學員有九成九都是衝著我們來的!”

陳教授感慨道:“問題就在這裡。中藥栽培是近些年才開設的一個新的學科,以前由於沒有明確的工作崗位,所以每個學校都很少招生。”

“就算將所有的學員都招進來,恐怕也不夠。”

方寒若有所思,這還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所以,必須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讓更多的學員加入到中藥的栽培和栽培之中。

但想要跟其他大學聯係,需要的費用很高,而且還不能確定每所大學的招生數量。

方寒早就料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麵,隻是因為忙於彆的,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

如果想要完全彌補這一點,那就必須要建立一所中醫學院,招收更多的學員。

“咱們現在能招到的人就招幾個,要是還缺人,可以稍微放鬆一下。隻要是與中藥有關的人,都可以加入我們。”

方寒立刻做出了決定。

陳教授和李教授都點了下頭:“那就到這裡吧。不過,如果不儘快解決學生人數增加的問題,恐怕還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放心吧,我會處理好的。我們可以開設一所中醫藥學院,以培育藥材類、中藥類為主。”

“等這批學員從學校裡出來,到咱們這裡來做實踐,也算是一勞永逸了。”

方寒勾了勾唇角。

李教授愣了一下:“你要開一所中醫學院?”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既可以緩解我們的人員短缺,又可以讓我們的同學都有工作。如果成立了,一定會有很多人報名!”

陳教授微微頷首。

方寒在神農架呆了兩日,交代了一些事情,便直接飛回京海市去了。

他必須儘快將這所學院建立起來。

開一所大學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各種手續都很繁瑣。好在方寒的地位很高,所以各個部門都很順利地拿到了相關的手續。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建立校園,建立教師隊伍。

方寒對於建立一所學校並不是很了解,於是就拜托了一位大學的老師,請來了一批專家,給他出主意。

京海醫學院的幾位老師,都很願意為他提供幫助。

“方教授想要開一所大學,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學生數量。學生是一所大學最根本的東西,你要找一所大學,你會選誰?”

聽到這句話,王老師摩挲著自己的下巴道。

京海一科在國內也是出了名的醫學院校,不管是本科,還是碩士,都是學校裡最優秀的。

這一群人,很快就會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成為醫院的中堅力量。

方寒要開一所大學,就必須要和其他大學競爭,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學生。

一所新建的學院,就算方寒名氣大,也未必比得上那些老牌學府。

“實不相瞞,我並沒有想要建立一所大學。大學生的培養周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您剛才提到的,私立高校在競爭上當然沒有公立高校那麼強。因此,我的計劃是,十五周歲的學生,有三個人,兩個人加上四個人,剩下的人,都是高考狀元。”

方寒心中有了一個明確的計劃。

當然,還是早點學習比較好。很多優秀的大夫,都是出身於世家,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這樣的環境所影響。

高中畢業的學生,正好符合這個要求,十五、六歲就能學習,到了二十多歲,也就是大學畢業,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幾位老師都是一愣。

“你這主意真有創意!不過,想要從中學畢業的學生,還是要符合一定的標準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一個中學畢業後不去讀正規中學,而是去讀工科的人,多半都不是什麼好苗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