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秘技換封地(1 / 1)

推荐阅读:

他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如果把滄瀾逼得太狠,讓他們拿出大量的錢財來賠償大魏,滄瀾朝廷隻得加大對百姓的收刮。

官逼民反,這是肯定的。

如果現在的滄瀾皇室不再是皇室,那大魏以後要繼續要賠償也要不到了。

除非直接攻下滄瀾並入大魏。

可是滄瀾有很多地方太窮,百姓生活困難,並入大魏就是負擔,大魏根本不想要。

所以不能逼得太緊。

“夫君,你覺得皇上會如何處理?”餘元箏悄悄問身邊的上官子棋。

“如果你站在皇上的角度,你覺得如何處理比較合理?”上官子棋反問。

“呃,這個有點難。又不能逼得太緊,又要讓滄瀾能承受得起,還真不好把握這個度。”

餘元箏也不知道如何開這個條件。

她對滄瀾的國情並不了解。

“你聽著便是,丞相大人與皇上肯定早就商量好了的。”

“北明郡王,我大魏不能白白受這兩年的戰爭之苦,所以本相提出幾點要求。

滄瀾劃四個城並入我大魏,就從占了的八個城裡選靠我大魏的四個,每年滄瀾向大魏上貢良駒一萬匹,銀兩十萬兩,農用鐵器十萬件。持續五十年。”

趙丞相一口氣說出四點要求。

氣的滄瀾使臣倒吸一口涼氣。

簡直是獅子大開口。

要是答應了,滄瀾國庫彆想再存下銀子,百姓生活隻會越來越苦。

“丞相大人,恕難應承。

每年一萬匹良駒就是五十萬兩銀子。

鐵器十萬件隻至少也要三十萬兩銀子,再加十萬兩現銀,還要劃出四個城池,這是要把我滄瀾逼到絕境啊。百姓還怎麼活?”

朱明辰哪裡敢答應這樣的要求。

他要是答應了,回去非被皇上一刀給砍了。

而且還會讓百姓陷入永無止境的深淵。

“大魏皇上,我滄瀾最多能上貢五千匹良駒,鐵器一萬件,城池兩座,十萬兩現銀,且最多貢十五年。”一個叫向子期的使臣向啟明帝一躬身,說道。

啟明帝沒說話。

“向使臣,滄瀾地大物博,怎麼就拿不出來了?”崔大人一瞪眼,頂回去。

“我滄瀾國地是廣,可人口不及大魏,荒漠之地廣,常年乾旱之地又多,根本種不出莊稼。”向子期苦著一張臉扮可憐。

“五千匹太少,八千匹,鐵器五萬件,城池兩座帶鐵礦的滄江城和昌陽城。十萬兩銀子不能少,時間三十年。”趙丞相作出讓步。

“丞相大人,三十年太多,最多二十年。

我滄瀾願嫁公主來和親以示友好。

還有我們的大皇子也來了大魏,應約來做質子,直到他成年。

我們大皇子是我皇的嫡皇長子。以後將是滄瀾的國君。

同時我滄瀾還有一個請求,請貴國告之我們預防天花的秘技。

我滄瀾也受此疫病困擾多年,每次爆發天花,都會導致百姓大片死亡。

我滄瀾本就口人稀少,還請大魏皇上同情,隻有人多了才能讓國庫收入更多,才能拿得出財物上貢大魏。”

朱明辰說得非常有誠意。

啟明帝聽後看了看餘元箏,露出淡笑。

餘元箏見皇上的表情,有點莫名。

哈意思,讓她提條件嗎?這個好辦。

“北明郡王,這天花預防的秘技是本侯所擁有,你找皇上談都沒用。

如果你答應用一個城池來換倒是可以給你。

不知你能不能做這個主?”餘元箏笑眯眯地說道。

劉太子聽後也笑得玩味。

不是說已經交給朝廷了嗎?怎麼又說是她自己的了?

朱明辰聽了,皺了皺眉。

皇上讓他務必要把這個秘法帶回去。人口增加,滄瀾才有更多的財富。

那個小少年拉了拉他,湊到朱明辰耳邊說了一句。

朱明辰才認真考慮了一下。

“好。我滄瀾願用一個城池來換。但用哪個城池,我滄瀾說了算。”

“那怎麼行,要是你們給我個內城,要來有什麼用,又和大魏不接壤。”餘元箏一下聽出彆的意思。

“不,一定是與大魏接壤的。”朱明辰怕他們又選一個有礦的城池就太虧了。

“如此,倒行。”

一個城,其實就是一個州府。麵積還是很大的,至少有十幾萬人。

“既如此,那個城就作為封地給我朝的鎮國公主。”皇上立刻表態。

餘元箏聽得眼睛一亮。

這等好事來得這麼快。

皇上真是個好皇上。

餘元箏笑得見牙不見眼。

“多謝皇上。”餘元箏很有禮貌地起身道謝。

啟明帝笑著點了點頭。

“在你有生之年才是你的封地,當百年後,朝廷就收回了。”上官子棋悄聲解釋。

“哦。也就是不能傳給我的孩子了?”

“對。”

“那我就爭取多活點歲數。”餘元箏想得很開。

她現在才二十一歲,要是能活到八十一歲,那就有六十年。

比半個世紀還多十年,夠夠的了。

封地收起來的稅,隻需給朝廷三成,七成是她的。

六十年,那得收多少呀?

越想,心裡越美。

“皇上這麼做就不用給我賣秘方的錢了?”餘元箏突然反應過來,包括南蜀那邊的。

“是啊,都給了你一個城做封地,如果你還想要錢,就不太合適了,太貪有損榮王府世子妃的形象。而且你現在還是鎮國公主和鎮國侯。”

餘元箏聽後並不失落,已經很多了。

她不貪。

大魏與滄瀾的和談談好,就淪到南蜀與滄瀾。

也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滄瀾的雲山城劃給南蜀,再賠十萬兩銀子,其他沒有了,一次性劃定。

劉太子出征的目的就是雲山城。

這個城有銀礦,他看中的就是這點。

他也是趁大魏有炸彈,滄瀾根本無暇顧及太多,撿了個大便宜。

三國分彆簽署協議。

一場戰爭以滄瀾徹底敗落而告終。滄瀾想要恢複,起碼要幾十年後。

啟明帝心情很好,決定三日後在宮裡設宴慶祝。

再怎麼省,這個都不能省。

正好三日後又是一年端五節。

不過不是大宴群臣,隻有三品以上官員和宗親勳貴才有資格入宮參加。

為顯大魏禮儀之邦,兩國使臣自然也在被邀之列。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也要在宮宴上定下來。

那就是南蜀和滄瀾的公主與大魏的和親之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