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4》,李蓮花的角色可不是打醬油的存在!
是製造變形金剛公司的ceo,屬於戲份的轉折點,促使機器人最終獲得勝利的關鍵…
“原本這個角色是40歲左右的男性,後來,我們經紀公司跟邁克爾貝聊,改成了女性!”
“經紀公司?”
“uta…”
uta:聯合藝人經紀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四家經紀公司之一。其它三家分彆為caa、i、w…
一般大型的經紀公司能第一時間拿到各大片方的拍片計劃,並且擁有豐富的好萊塢人脈資源和經驗。
楊蜜插話:“兵兵姐真厲害,走向國際了!”
李兵兵搖頭:“不是我走向國際,而是因為中國市場在國際上提升得快,因為這個國家、市場厲害了。未來5年,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場,到那時你說哪個國家的電影人不會來這裡拍電影?到時中外的合作會越來越多!”
順便問沈言:“你打算進軍好萊塢嗎?”
沈言搖頭:“沒這個想法…”
“啊?你不打算去嗎?好萊塢很專業的!”
“沒啥意義,我是說中文的中國演員,即便我能在好萊塢取得成功,我也是外人…”說到這,沈言聳肩:“外人嘛,始終是要回國的,既然如此,乾嘛還要出去呢?”
“…你說的有道理!”
這個是事實。
以前,進軍好萊塢叫進軍國際,其實就是為了多賺錢!
現在不需要了。
國內市場就夠吃飽了!
而且,現在去好萊塢拍一部戲,賺的錢還比不上國內。
還有一點,好萊塢主打美國市場的電影裡,華人形象非常有限。
以前,成龍、李連結還能以功夫形象立足,現在曝光率也越來越少。
好萊塢逐漸起用對港式動作設計熟稔的白人演員,大家慢慢習慣了白人用類似中國功夫的動作打鬥。
事實表明,這些中國功夫並不一定要中國人來施展…
好萊塢如果想在美國本土宣揚的電影,肯定沒有中國臉孔的空間,事實上,它連用亞裔美國演員都心不甘情不願…
所以,何必要去看人家臉色?
至於那幫打個醬油,然後就吹國家化的,沈言一般不搭理…
這也是沈言討厭章紫怡的點…
她就是典型——在洋人麵前低三下四,在國人麵前不可一世,兩幅麵孔切換自如…
對了,章紫怡這段時間上映了一部《非常幸運》,算是《非常完美》同係列的電影…
這電影爛的出奇!
甚至比第一部《非常完美》還要爛…
弱智+無聊!
挺好的,終結了章紫怡所謂的小妞電影之旅…
……
李蓮花…挺尷尬的!
作為一線大花,能夠選擇的電影類型其實並不多。
鑒於市場上以女性角色為主的大投資電影實在是太少,所以,通常隻有幾個選擇:
一是在以男性為主導的大投資電影裡當花瓶,分享高票房、高關注度帶來的紅利。
二是選擇成本相對較低的小妞電影,在女性觀眾為主的愛情片市場殺出一片天,票房不需要太高,隻要投資回報比合理,就能一部接一部往下演。
三是成本低、票房不一定高的文藝片,投資商往往隻要能夠保本甚至略有虧損,就能心滿意足。演員即使降低片酬去接演,隻要演技獲得好評,就值了,有助於繼續保持格調以及身價。
李兵兵不信邪,找了陳昆,兩人聯手打造了一部《鐘馗伏魔雪妖魔靈》…
然後口碑稀碎!
票房應該也沒有賺錢…
畢竟春節檔嘛!
沈言沒打算乾預…
這東西太難了!
全世界範圍內,女明星過了四十,也得走下坡路,即便是當年如日中天的茱莉亞羅伯茨、安吉麗娜朱莉,包括斯嘉麗約翰遜…結束漫威電影生涯後,再也沒有參與過大製作…
哦,聽說最近主演了《侏羅紀世界:重生》…
原因很簡單:藝(票)術(房)就是爆炸,女演員唯一優勢可能是《色戒》那種類型…
以前嘛,一堆女演員被攛掇著為“藝術”獻了身,一扭頭卻發現其實根本沒藝術,也沒觀眾。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簡單舉個例子:搜索“色戒”+“湯惟”,熱門搜索裡全是什麼狗屁無刪節戲份…
藝術?
誰關心?
然後這類電影也越來越少了…
……
酒店,沈言跟紀翔打完電話,回到客廳,打開冰箱,取出一瓶冰水,喝了一口,然後看了看坐在沙發上塗指甲油的楊蜜:“你還沒好嗎?”
楊冪伸腳:“…你幫我塗!”
“…嗯,我先去戴個防毒麵罩!”
“什麼?”
“開個玩笑…”
“你是不是想說我腳臭?”
“…沒有,你腳臭不臭,我很清楚…”
坐下後,沈言接過塗抹指甲油的工具,然後幫她上色…
楊冪忽然道:“我拍過一部電影叫《人魚帝國》,中美合拍片!”
“…哪家公司投資的?”
“不知道,”楊蜜搖頭:“我就是收錢辦事…那電影應該是有錢人拿來捧情人的…”
嗯,女主角施宇裴,第一部作品就是《雪域迷城》,找來趙聞卓、寧婧、保劍鋒、劉德凱做配角;
然後按到了主旋律電影《那時花正開》的女主角…
《人魚帝國》是08年立項,11年開拍的電影…
“不知道?電影爛尾了?”
“大概率爛了!”楊蜜點頭,順便來了一句:“我感覺中美合拍片都不靠譜!”
“…咋了,你還想演中美合拍片?”
楊蜜點頭:“曾佳說有好萊塢邀請我!”
“…啥片子?”
“她沒說,就說已經拒絕了…說是打醬油的配角!”
“…那她為什麼要告訴你?表功?”
楊蜜聳了聳肩:“誰知道呢…”
“那你跟我說這個是什麼意思?”
“你如果要做中美合拍片,一定要考慮我。”
“你想多了…”沈言果斷搖頭:“我對這玩意毫無興趣,好了!”
楊蜜把腳換了個位置,換了個話題:“我聽說你喜歡柳亦菲?”
“…你彆用力…我真擔心真菌感染…啥?”
“他們說你綜藝采訪時候說的,覺得內娛最漂亮的就是柳亦菲和範小胖!”
“我就是客套一下…”
“客套一下,為什麼會說她倆的名字呢?說明你潛意識裡就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