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還真是你?”
看見楊成點頭回應。
但在倉庫大門前的林思淼也是滿臉的震驚,隨後一臉欣喜地說道。
儘管楊成和宋明達之間存在著一些誤會。
但是林思淼對楊成卻是十分有好感的。
畢竟同為抗倭誌士。
他們的理想抱負都是一樣的。
聽見了林思淼的話,楊成微笑著點了點頭。
隨後楊成看了看站在倉庫頂部的宋明達又看了看下方的林思淼笑著說道。
“怎麼,宋軍長、林軍長!”
“要和我楊某人敘舊也不用在這樣一個場合吧。”
“宋軍長,你要不下來說話?”
“你們兩個可是東道主啊。”
楊成繼續開口說道。
宋明達這才意識到自己還站在了倉庫的頂樓,一副要打生打死的架勢。
頓時不由得憨厚一笑。
下方的林思淼也是笑著對宋明達說道。
“老宋啊,你還是快下來吧。”
“楊軍長說的對!”
“咱們可是東道主,他們千裡迢迢地趕過來救了我們的命。”
“是該好好的招待招待他。”
清苑縣城一直以來就是他們大夏軍第二十六軍管轄的地盤。
因此他們這個第二十六軍的正副軍長是楊成口中的東道主倒也不假。
聽見了楊成和林思淼的話。
宋明達連忙從倉庫頂部退了出去。
很快宋明達便從7號倉庫的大門處走出。
“楊兄弟以前是多有誤會,是我老宋有些對不住你。”
“現在還虧你不計前嫌帶著部隊前來救我們一馬。”
“在這裡我替我們第26軍剩下的將士們謝謝你。”
才一看到楊成,宋明達就立馬準備下跪磕頭以表示自己對楊成的感謝。
宋明達的話完全發自肺腑。
看到這一幕,楊成連忙單手攙扶著宋明達。
雖然隻用了一隻手。
但是宋明達卻好像自己被一塊鐵鉗給架住了一樣。
無論怎樣使勁都無法跪下去。
這讓宋明達感到十分震驚。
他不知道的是以楊成現在那驚人的力量。
彆說是單手就能夠禁錮住他。
就是一個手指頭也能輕易把他這個西北大漢給舉起。
“客套的話就不要多說了。”
“我們兩個也是不打不相識。”
“隻要是抗倭的部隊,那都是自己人。”
“互相幫助也是應該的。”
楊成淡淡開口到臉上,看不出有任何的表情變化。
費儘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有辦法向下跪去。
宋明達也隻得放棄,有些歉意的看向了楊成。
“楊兄弟,我們先回府上吧!”
“我一定好好安排,給你接風洗塵。”
宋明達十分客氣的說道。
他所指的府上自然是他們大夏軍第二十六軍在清苑縣城的臨時指揮部。
也是他和林思淼等一眾大夏軍第二十六軍高級官員們吃住的地方。
一處有著十多間房子組成的中式院落。
聽說曾經大滿王朝時期,這清苑縣出過一個狀元。
而這起院落曾經也是這個狀元的府邸。
“接風洗塵就不必了。”
“就簡單一點去府上敘敘舊,給我說說你們的情況吧。”
楊成淡淡開口說道。
至於什麼接風洗塵,在楊成看來完全沒有那個必要。
畢竟,這宋明達的大夏軍第二十六軍都慘成什麼樣子了?
還能拿得出什麼東西來給他們接風洗塵呢。
“楊兄弟!”
“都聽你的。”
聽見了楊成的話,宋明達連忙說道。
“對了!”
“宋軍長,我想你們第二十六軍應該還有一些部隊被打散了吧?”
“你不安排人去將他們給找回來?”
突然,楊成對著宋明達提醒道。
事實上,在川島南雄以及田中巴狼率軍攻下清苑縣之後。
大夏軍第二十六軍的將士們也並非全都死在了倭軍的手下。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被倭軍給打散、走失。
至少楊成率領龍魂軍這一路過來。
還是遇到了不少攙扶著拐杖,一臉迷茫不知去往何方的第二十六軍的散兵部隊。
“這件事情我去安排!”
“多謝楊兄弟提醒!”
聽見了楊成的話,林思淼自告奮勇第接下了這一重擔。
現在倭軍的威脅已經解除了。
也是應該要將這些走散的第二十六軍的弟兄們找回來了。
收攏收攏,估摸著還能聚攏起數千人的部隊。
“楊兄弟你放心,這件事情思淼去做就行了。”
“我們還是到府上一敘吧!”
看到自己的副手主動請纓。
宋明達也是笑了笑道。
很快,楊成便跟著宋明達等人來到了之前被倭軍攻占的大夏軍第二十六軍在這清苑縣城內的臨時指揮部。
此時,這個被大夏軍第二十六軍當作臨時指揮部的院落,被倭軍士兵們不斷翻找,早已經是一片狼藉。
就差被倭軍一把火放火燒掉,看看有沒有什麼地道什麼的。
在簡短地打掃收拾了一遍。
以宋明達為首的大夏軍第二十六軍將士以及以楊成為首的龍魂軍將士分彆坐於兩旁。
“宋軍長,你們說你們在這裡都抵擋了數月了。”
“你們大夏軍為什麼都還沒有派遣援軍前來支援你們?”
“就連最基本的武器物資補給都沒有?”
坐在了宋明達的對麵,雖然心中早已經有了答案,楊成還是開口問道。
“楊兄弟,不瞞您說。”
“我們已經和金陵那邊鬨掰了。”
“彆說是援軍和補給了。”
“就怕是人家早已經將我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了。”
“不過也不要緊。”
“道不同不相為謀。”
“對於小鬼子,我奉命一再忍讓,一再撤退。”
“早已經是受夠了。”
“我原本的十萬弟兄,也已經沒剩下多少了。”
“說起來慚愧,我還真覺得有些對不起我的這些從西北跟著我一路打拚過來的弟兄。”
聽見了楊成的話,宋明達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分道揚鑣了嗎?”
聽見了宋明達的話,楊成恍然大悟。
大夏軍當中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
雖然表麵上以金陵為馬首是瞻。
但是實際上,各個派係也內鬥得厲害。
東北軍、西北軍各方勢力哪個不是手握重兵。
同時,各方麵對抗倭也是持有不同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