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明:我崇禎絕不上吊 > 第262章 你要老婆不要?

第262章 你要老婆不要?(1 / 1)

推荐阅读:

劉文遠站在城頭,心中忐忑不安。

師爺王貴低聲說道:“縣尊大人,咱的人可沒回來!”

劉文遠這才恍然大悟,然後問道:“敢問這位將軍,本官派去送信的人,是否在陣中?”

城下的將領已經等得不耐煩,聲音愈發粗獷:“你們的人去了哪裡,我怎麼會知道?我等隻是奉命前來支援,你們到底開不開城門?若再拖延,我們便回去複命了!”

劉文遠看向王貴,心裡沒了主意。

王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隻得說道:“卑職建議,當需謹慎。”

劉文遠歎了口氣,說道:“本官也知道此事需謹慎,但是如今明軍壓境,能得援軍,已是萬幸,倘若得罪了他們,真的一走了之,那可咋辦?”

王貴眯著眼看向城下援軍,士兵們衣衫不整,旗幟雖是大順軍的,但細看之下,卻有些陳舊,仿佛是從戰場上撿來的殘破之物。

此時他也沒有萬全的把握,隻得隻得說道:“不如再試探一番,免得中了明軍的詭計。”

“你看他們的樣子,凶得很呢,還要如何試探?”

“很簡單,看看他們的腰牌就知道了!”

劉文遠點了點頭,便對城下喊道:“各位兄弟稍安勿躁!如今形勢複雜,本官不得不謹慎行事。請將腰牌放入吊籃中,待查驗無誤後,本官立刻開城迎接!”

吊籃緩緩放下,城下的將領冷哼一聲,似乎對劉文遠的謹慎頗為不滿。

但還是從腰間取出一塊令牌,隨手丟進了吊籃中。

緊接著,吊籃緩緩升起,劉文遠和王貴等人急忙湊上前去查看。

令牌上果然是大順軍的印記,再看背麵,赫然刻著“郝永忠”三個大字。

“啊,竟然是,是……郝將軍!”

王貴仔細端詳一番,眉頭依舊緊鎖:“令牌雖然不假,但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劉文遠此時已經有些不耐煩了,揮了揮手說道:“令牌在此,難道還能有假?若是再拖延下去,得罪了郝將軍,你我都沒有好果子吃!”

王貴還想再勸,但劉文遠已經下定決心,轉身對城下的士兵下令。

“開城門!迎接援軍進城!”

隨著城門緩緩打開,順軍迅速列隊進城。

為首的將領策馬而入,劉文遠急忙迎上前去,滿臉堆笑地說道:“將軍辛苦了!快請進城休息,我們已經備好了酒菜,為各位接風洗塵!”

那將領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寒光,隨即揮了揮手,身後的士兵迅速分散開來,占據了城門的各個要害位置。

劉文遠還未察覺異樣,依舊熱情地招呼著:“將軍,請隨我來,縣衙已經準備好了……”

那將領突然拔出腰間的長刀,冷冷地說道:“不必麻煩了!”

話音未落,隻見寒芒一閃,劉文遠人頭落地。

王貴發瘋似的喊道:“敵襲,敵襲……”

緊接著又是一道寒芒,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明軍迅速殺出,一陣刀光血影,城中僅有的抵抗也隨之被清除。

城中百姓看到外麵打起來了,全都跑回到家中,躲在門縫後麵觀瞧。

明軍掃清障礙後,朱聿鍵攜宋之繩等人進城,接管城防。

縣衙裡的差役早就逃沒影了,隻留下劉文遠的家眷,一個個蜷縮在院子裡,等候發落。

朱聿鍵心情大好,說道:“宋先生還未婚配吧?這個狗知縣養了七八個小妾,還都有幾分姿色,不如送於先生……”

“罷了,罷了!”

宋之繩擺擺手,然後說道:“殿下雖然拿下安塞,卻也隻是暫時的,想要站穩腳跟,必須依靠百姓。”

“百姓?難道本王的兵馬還不如城中百姓?”

“下官不是這個意思!”

宋之繩趕忙解釋道:“安塞深入闖賊腹地,我們隨時可能被包圍,陷入被動防守局麵,甚至有可能直接麵對李自成的大軍。”

“下官承蒙陛下不棄,起來此處尋找石脂水,絕不能空手而歸,當務之急就是建立防禦工事,城外要設崗哨,隨時打探附近的兵馬情況。”

“在通往西安府和榆林府的大路上,埋下地雷,準備阻擊來犯之敵!”

“更重要的,就是安撫民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殿下可還記得,我們是如何拿下安塞的?”

朱聿鍵認真聽完,然後點了點頭,說道:“全都依先生所言,來人,傳我命令!”

…………

百姓們在家裡躲了許久,不見明軍搶掠,這才稍稍安心。

有些好事的悄悄鑽出來觀瞧,然後看到衙門口貼了一張告示。

大街上的人漸漸多了起來,眾人圍在告示前,也不知道寫的什麼,隻是紛紛議論。

其中有人說道:“肯定是要收稅,當時闖軍接管安塞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宣布收稅。”

另一人立刻反駁道:“劉文遠那貨都把稅收到十年後了,怎麼還要交稅?”

剛才那人搖搖頭,一臉憂慮地說:“說不定要收到二十年呢!這世道,真是越來越難過了。”

又有人插話道:“你們是不是傻?今天來的是明軍,咱們的稅都交給順軍了,明軍怎麼會管我們之前交沒交稅?”

開始那人歎了口氣,無奈地說:“十年的稅都白交了,指不定這明軍來了,又要重新開始催收,這日子是真的沒法過了。”

“說的是啊,近年糧食歉收,大家都餓著肚子,哪裡還有餘糧交稅?”

周圍的百姓你一言,我一語,臉上都露出愁苦的神色。

就在這時,有人說道:“王先生來了,快讓讓!”

眾人趕忙讓出一條道路,緊接著,一名身穿儒衫的老者走了過來。

此人年輕的時候考中秀才,後來幾次鄉試不中,就回家鄉教書,至少可以糊口。

他仔細看了看告示,然後緩緩開口:“大家莫要慌,這告示上寫的可不是交稅的事。”

眾人一聽,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老者告示上到底寫了什麼。

王先生清了清嗓子,念道:“吾乃大明唐王,近日來此,肩負皇恩浩蕩,旨在清除不臣,解救黎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聞得安塞前任知縣劉文遠,背信棄義,私通闖賊,置百姓安危於不顧,肆意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其行為之惡劣,天理難容。本王已將其正法,以正乾坤,還安塞一片清明。

為彰皇恩浩蕩,即日起開倉放糧,解救饑民,凡安塞百姓,皆可前來領取口糧,共渡難關。

新任知縣需朝廷委派,此間大小事務暫由本王打理,以維持地方秩序,確保百姓安寧。

本王深知民間疾苦,凡有冤屈者,皆可前來報案,本王定當秉公執法,為百姓做主,絕不姑息任何為非作歹之徒!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