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三日之期(1 / 1)

推荐阅读: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

禮部雖然找了個好理由,卻是在玩火。

朱由檢麵色不悅,沉聲道:“沒有舊製,就不能做事了嗎?朕的詔令旨在興學育民,這都一個月了,禮部竟然還在查詢舊製,錢卿家,你需要給朕一個解釋!”

麵對質詢,錢謙益早有準備,神色淡然道:“陛下息怒,臣等並非有意拖延。臣等深知推廣自然科學乃國家大事,不敢有絲毫懈怠。隻是此事前所未有,臣等翻閱大量古籍,欲尋前朝類似之例以為借鑒,以求行事更加穩妥,不負陛下厚望。”

“周禮有言,以六藝教民,雖未直接提及自然科學,但教育民眾,啟迪智慧之意相通。然而,自然科學畢竟與傳統儒學有所不同,臣等恐貿然行事,會遭非議,影響朝綱穩定。臣以為,我朝任何規定,皆應從禮法中尋根溯源,方能使天下信服。如科舉取士之製,便是沿襲自隋唐,曆經數朝完善,方成今日之規模。”

“再如官員服飾之規,亦是根據周禮中的記載,結合曆代變遷,定下了嚴謹的等級製度。此皆表明,行事之前,必先有名,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

“朕不想聽這些!”

朱由檢再也忍不住,出聲打斷。

“朕隻想問你,朝廷的詔令,禮部究竟能否施行?”

“自然是要施行的,隻是……”

“那好!”

朱由檢再次打斷,說道:“朕給你三天時間,要麼下文書,要麼交辭呈,你看著辦吧!”

錢謙益準備的長篇大論還沒說完,頓時被噎了回去。

無奈之下,隻得躬身道:“臣遵旨!”

百官紛紛低頭沉默,吃瓜沒吃成,多少有點意猶未儘。

散朝之後,朱由檢將李岩單獨召進禦書房。

“陛下,在這件事上,臣確實太過激進,臣請罪!”

李岩俯身叩拜,態度十分誠懇,和大殿上桀驁不馴的模樣判若兩人。

朱由檢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朕相信你,起來吧!”

李岩緩緩起身,說道:“不是臣不講規矩,上奏朝廷的文書,一個月給被禮部打回來七次,要麼這裡不對,要麼那裡不對,分明是刁難人!”

“既然有問題,那就直接給朕上書,打人……終究還是不對的。”

李岩歎了口氣,說道:“那個王儒選,當麵罵臣是反賊出身,臣沒忍住,這才,這才……”

“原來如此!”

朱由檢這才明白,為何李岩突然出手打人。

此人雖曾在李自成手下效力,但是一直提倡仁政,建議李自成發展民生,正因如此,才顯得和其他人格格不入,最後遭到自己人背刺。

“這件事朕自有打算,說說真定府的情況吧,這一年來,感受如何?”

李岩稍加思索,然後開始介紹:“自從陛下頒布詔令,真定府共統計無主土地一萬八千頃,重新規劃後,安置流民超過二十萬,甚至有很多流民來自河南、山西、陝西等地,他們都是聽說保定、真定兩地實行新政,不惜背井離鄉,來此安家。”

“自從百姓逐漸穩定,臣也考慮過教化問題,接到旨意後,臣立即著手籌備,卻被禮部推三阻四,臣權衡利弊,不能坐視良機流逝,便擅自做主,動用了一部分當地稅銀,先行修建了幾所學堂,請陛下治臣擅斷之罪!”

朱由檢細細聽完,然後說道:“君子行成於思毀於隨,你沒有被官場的舊風氣同化,很是了不起,為任一方,就要有敢拚敢乾的勇氣,否則,朕也不會讓你來做真定的知府。”

李岩聞言,眼眶微濕,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臣反賊出身,承蒙陛下不棄,不僅赦免臣的過往,還委以重任,此生隻唯陛下馬首是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算了,不說這些!”

朱由檢抬了抬手,然後說道:“過去的事再提也沒有意義,朕看重的是你能心係百姓,敢於擔當,這就夠了。至於禮部那邊,朕已經給他下了最後通牒,三日後可見分曉。這兩天朕就特許你放個假,去居庸關看看紅娘子,你夫婦二人各自肩負重任,常年分隔兩地,實屬不易。

“臣叩首!”

李岩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再次行禮叩拜,然後躬身退出。

朱由檢想了想,吩咐王承恩:“召葛世振!”

“是!”

王承恩出去傳話,不多時,葛世振匆匆而入。

“臣詹事府詹事葛世振,問聖躬安!”

“起來回話!”

“謝陛下!”

葛世振站起身,卻不敢站直,後背微微蜷著。

朱由檢說道:“今日大殿上發生的事,你怎麼看?”

葛世振腦袋裡急速運轉,說道:“臣以為,禮部做事向來以嚴謹著稱,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未免有些舍本逐末之嫌,實為不妥。”

“如果你來掌管禮部,你會怎麼做?”

葛世振聞言,心中一驚,臉上瞬間布滿了錯愕之色。

他趕忙跪倒在地,說道:“錢尚書德高望重,臣初入朝堂,資曆尚淺,實不敢與之相提並論。”

朱由檢輕輕笑了下,緩緩說道:“你是崇禎十三年的榜眼,論才學,不屬於任何人,這些年在詹事府任職,朕一直看在眼裡。你同科的魏藻德,如今已做到內閣首輔的位置,你就不想更進一步?”

葛世振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表麵卻強作鎮定,說道:“臣自然想為朝廷效力,為陛下分憂。但臣深知,仕途之路,需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方能行穩致遠。臣不願急功近利,更不願因一時之念,而誤了朝廷大事。”

朱由檢卻不再多言,隻是說道:“話已至此,多說無益,你回去想想吧!”

“臣告退!”

葛世振離開禦書房,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這叫什麼?真的是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啊!

前幾天還跟皇帝叫板,被下了大獄,沒想到,突然就轉運了!

他現在已經有些佩服自己,當初被錦衣衛帶走,做了個多麼正確的決定!

錢謙益是萬曆三十八年的探花,在朝中經營多年,門生故吏遍天下。

可是,那又如何?

你是探花,我還榜眼呢!

大家都是進士出身,誰怕誰啊!

現在反倒期望,三天後的朝會上,錢謙益千萬不要妥協。

你不下去,我怎麼上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