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蕩漾,浮標上下起伏。
靶船還在前進,撞上浮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朱由檢緊緊盯著水麵,眉頭已經皺了起來。
趙勇更是握緊拳頭,似乎準備衝進水裡,將水雷錘爆。
轟隆!
驀然間,巨大的爆炸聲響起!
水花濺起三層樓那麼高,靶船的左舷受損最重,破開一個大口子。
朱由檢興奮地走出安全屋,來到河邊眺望。
眾人紛紛跟上,親眼看著河水湧入船體,過了沒多久,靶船緩緩沉沒,沒了動靜。
“乾得漂亮!”
朱由檢心中大喜,有此利器,足以改變未來的海戰!
西方的艦船已經遍布世界,相對而言,大明還在內憂外患中苟延殘喘。
顆粒火藥、地雷、火箭彈、水雷……
種種新發明層出不窮,說明大明從來不缺能人,他們隻是缺少機會!
趙勇說道:“陛下,您說說看,這玩意威力如何?”
朱由檢點頭道:“神兵利器!”
“陛下,臣能不能提個小小的請求……”
“嗯?”
朱由檢這才注意到,趙勇似乎早就有所圖。
“這水雷當中,有你一半的功勞,想要什麼請求,說吧!”
趙勇笑嗬嗬地說道:“陛下,居庸關近來沒有戰事,臣每天除了訓練就是訓練,大家夥嘴裡淡出個鳥來,您看能不能……讓臣主動出擊?”
“你想進攻李自成老巢?”
“本來是這麼想的,可是吧,自從水雷問世,臣有了新的想法。”
朱由檢問道:“你這家夥什麼時候學會拐彎抹角了?究竟有什麼想法,趕緊說!”
“是,是!”
趙勇連連點頭,這才說道:“臣請求,移防東江鎮!”
朱由檢這才發現一個問題,趙勇鎮守在居庸關,為何要研究水雷?
無論是守城,還是向西進攻,根本就用不到這玩意。
原來這小子早就有所圖,隻不過,為何是東江鎮?
“駱養性!”
駱養性趕忙上前:“臣在!”
朱由檢吩咐道:“帶人守在周圍,朕和定南伯說幾句話。”
“是!”
駱養性抬眼看了看趙勇,然後吩咐人後撤。
河邊隻剩下君臣二人,朱由檢說道:“為何是東江鎮?你究竟怎麼想的,跟朕說說吧!”
趙勇上前,說道:“臣曾跟隨陛下征戰,陛下您對待不同敵人的態度完全不同。”
朱由檢微微點頭,問道:“有何不同?”
趙勇回道:“陛下麵對闖賊叛軍的時候,總是以勸降為主,從來不願趕儘殺絕。臣記得您曾親口說過,他們都是大明的子民,若非活不下去,誰又願意鋌而走險呢?”
“可是,陛下對待建奴的時候,直接下旨斬草除根,對朝鮮國人,更是直接屠城,數萬百姓連發聲的機會都沒有。”
“臣雖魯莽,卻也知曉其中的關鍵,建奴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常年侵占我大明土地,妄圖滅亡我華夏文明,對於這樣的敵人,自然不能手軟。至於朝鮮國人,他們雖然也曾是我們的盟友,但如今卻助紂為虐,與建奴勾結,同樣不可饒恕。”
“臣原本想著,出關擊賊,收複失地,一路打到西安府去,將闖賊一網打儘。可是,仔細想了想,卻發現並非易事,因為陛下對待闖賊始終當作我大明的內亂,這場仗很難放開手腳去打。”
“因此,臣請求移防東江鎮。那裡是建奴的腹地,也是我大明與建奴交鋒的前沿陣地。臣可以儘情地與建奴廝殺,不必顧忌太多!”
朱由檢認真聽完,這才輕輕笑了一聲,說道:“你研究水雷的時候,就已經準備好了?”
趙勇連連擺手,說道:“那倒沒有,臣將二弟從王恭廠調過來,隻是想看看他究竟在研究什麼玩意,直到看到水雷的那一刻,這才聯想到,這東西在海戰的時候,必將是大殺器,倘若當初的毛文龍大帥有這玩意,建奴早就被打的哭爹喊娘了。”
朱由檢細細思考,許久之後,這才說道:“倘若將你派去東江鎮,居庸關怎麼辦?”
“臣推薦紅娘子,此人帶兵打仗頗為勇猛,而且,當初闖賊要害李岩,紅娘子對李自成恨之入骨,由她來換防居庸關,最合適不過。”
“你連換防的人選都幫朕想好了?”
“臣不敢……”
趙勇趕忙解釋道:“陛下若覺得沒有道理,就當臣胡言亂語好了。”
“誰說沒道理?朕覺得,很有道理呢!”
朱由檢若有所思,說道:“朕從見你第一麵的時候,就知道,你是個人才,將來定大有作為,你剛剛說的這些話,足以證明,你不止是將才,更是帥才,朕決定,派你前往東江鎮,替朕討伐建奴!”
趙勇大喜,當即單膝跪地:“臣遵旨,謝陛下恩典!”
“行了,起來吧!”
朱由檢看向水麵,又說道:“自從朕派勇士營突襲隆川,不管是建奴還是朝鮮國,目前已經消停許多,還在隆川沿岸修建了大量炮台,你抵達皮島之後,做出進攻勢態,佯攻隆川,將建奴大軍吸引過去。”
趙勇問道:“陛下的意思,聲東擊西?”
朱由檢點點頭:“沒錯,隆川已經加強防守,而且整座城都毀了,再打一次也沒有意義,朕要求你進攻旅順口,將遼東半島從建奴手裡搶回來!”
趙勇心領神會,趕忙說道:“陛下此計甚妙,先拿旅順口,然後徐徐向北推進!”
朱由檢說道:“吳三桂曾向旅順口出過兵,但是效果並不好,因為旅順口聚集著大量水師,想要與之決戰,隻能依靠艦隊,而我大明現在缺少艦船,所以……”
說話間,他伸手指著水麵上漂浮的殘骸,嘴角微微上揚。
“這都西可就要派上用場了!”
趙勇笑得更加燦爛,說道:“請陛下放心,臣過去後,給建奴準備點大的,比這個還要大十倍,讓他們長長見識眼!”
朱由檢收起臉上的笑容,說道:“武器方麵,你一定要聽趙勉的話,決不能一意孤行,否則,會出大事的!”
趙勇連連點頭:“臣明白,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