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我們要互相虧欠~”
“我們要藕斷絲連~”
徐銘唱到尾聲,再看王霏,對方眼神中滿是懷念和欣賞。
可惜不是搖滾,不然那將是絕殺。
也就是春晚後台不適合唱搖滾。
自己要真來一首,沒道理梁隴那廝都行,自己就不行。
“這詞是你寫的?真好。”王霏感慨道。
“我個人的一些碎碎念罷了。”徐銘淡笑道。
開玩笑,這歌詞可是林夕的手筆。
“你才二十歲,怎麼就對青春那麼多感慨和情緒了?”王霏好奇道。
“人不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而我恰恰失去青春的比較早。”
徐銘一副不願多說的樣子,再說就容易被拆穿了。
他轉移話題道:“你現在心態應該好多了吧?”
“嗯,是沒那麼緊張了。”
王霏意識到這點,語氣不免帶上幾分歡喜。
“其實你就是多想了,你是王霏,華語歌壇獨一無二的存在,不要將過去的榮譽視為負擔,要把未來視為新的起點。”
徐銘目視著對方的眼睛,鼓勵道。
不得不說確實是上了年紀,保養的再好,眼角魚尾紋還是有的。
就在他觀察著天後的皮膚狀態時。
後者感受著徐銘大膽炙熱的眼神,心神不由有些發亂,也有幾分沾沾自喜。
自己的魅力果然還是尚存。
可惜了,不是玩搖滾的……
“霏姐,算時間你應該快上台了,再練習幾遍《傳奇》吧,彆跟我剛才唱的串了詞。”
徐銘朝自我腦補的王霏笑笑,說道:“我就不打擾你了。”
說著,他站起身。
“等下。”
王霏猶豫一下,“你的歌不錯,需要我錄歌的時候可以聯係我。”
都說到這份上,徐銘哪還不懂對方的意思。
從善如流地交換了聯係方式。
天後這才滿意地放他離開。
出了休息室,徐銘嘴角上揚,麵對上位的女人,讓對方主動索要聯係方式,比自己上趕著送要強得多。
回到師父的房間,眾人看到他歸來,皆是眼神探索。
打量了好半天。
見徐銘沒有開口的意思,隻好看起放著春晚直播的電視。
上麵正好是黃洪和鞏翰林、林永建的小品《美麗的尷尬》。
“聽說老黃這本子也是臨時弄出來的?”本山大叔問道。
“他之前那小品《兩毛錢一腳》被斃了,就現在這節目還是今早上11點才通過的終審。”蔡眀解釋道。
她跟春晚的小品演員關係都不錯,哪個派係對她都不排斥。
不過這小品看著確實像它名字那樣尷尬。
據說後來還傳出了抄襲風波,嘖嘖嘖。
徐銘一邊看著一邊用手機回複著各方好友發來的短信。
尤其是平日裡有過深度友誼的朋友。
這會兒都閒了下來,一條接一條,忙得他十根手指都照顧不過來。
直到電視上傳出《傳奇》的前奏。
王霏自舞台升降台出來。
“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第一聲就將眾人拉入了她的歌聲氛圍之中。
“真唱假唱?”王曉利嘀咕道。“人家咋唱關你啥事?少打聽。”本山大叔嗬斥道。
甭管真假,王霏的咖位就不是自己徒弟能非議的。
徐銘看著屏幕裡的王霏,後者剛開始還有點緊張,到後麵就越來越顯得瀟灑自如。
顯然是找到了能讓自己舒服的節奏。
這首歌也的確適合她。
單從這個舞台來看,她複出的效果很完美。
聽了一半,徐銘便心裡有了底,起身對於悅仙等人道:“走,再去排練一遍,彆上了場再忘詞。”
直播不等同於彩排,沒有重來的機會。
與其指望造就出馬莉那句‘他說的都是我的詞兒’的臨場反應,不如提前把失誤給扼殺在搖籃中。
不能他開解完王霏,輪到自己再出錯,那就招笑了。
等到徐銘一行人出去後。
王曉利低聲朝一旁於陽問道:“你感覺徐銘這次節目怎麼樣?”
“不好說,看觀眾接受程度吧,不過我感覺差不了。”於陽頓了頓,“不然師父不能同意讓他一個人單扛。”
沒上台之前,誰的節目也不敢說保證能讓觀眾接受。
《不差錢》的爆火,同樣出乎當年本山大叔團隊的意外。
徐銘跟團隊的人排了兩遍,工作人員就急匆匆跑來。
“徐老師,輪到咱們候場了。”
“好。”
徐銘點點頭,帶著於悅仙等人走到候場的地方。
前麵是民族歌舞團,人數多聲音吵嚷,隻是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興奮和緊張。
“待會兒臨上場前,深呼吸幾下,管不管用吧,反正能派上用場更好。”徐銘叮囑其他人道。
他算是團隊裡唯一一個有春晚經驗的人。
於悅仙等人紛紛點頭。
“王傳軍和羅洪明你倆就是走個過場,把台詞念出來,效果達到就足夠。”
徐銘跟兩人交代完,看向一邊孫藝州,說道:“你得注意,你後麵是要跟我們一起托底,把秉公執法的精神頭給表現出來。”
“悅仙姐我就不說了,老演員,總之不要把春晚舞台太看重,小品的時長低於話劇,難度沒那麼高,把握好人物的特點就夠了。”
這是他第二次在春晚舞台亮相,脫離了師父的影響,很多人都等著看他這次登台的反響。
四人聞言,都點了點頭。
他們用著自己的方法調整著。
沒幾分鐘,民族歌舞團的人上了台,後麵小虎隊三人補上候場,雙方簡單地打了個招呼。
港台圈的藝人,哪怕對徐銘沒有反感,也極少與他接觸。
懂的都懂。
時間一分一秒地度過。
台上音樂歡樂,台下觀眾們掌聲連連,屏幕前的人們歡度著除夕夜。
唯有後台演員們和工作人員繃緊神經,接受著2009年最後的考驗。
“上了上了。”工作人員催促道。
“我先上,按順序走。”
徐銘深呼吸一口,推著自行車就上了台。
與此同時。
華夏千家萬戶內,徐銘的身影隨之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這是徐小銘?”
“哎呦,變樣了,不穿蘇格蘭裙了。”
“本山大叔節目這麼早就上了嗎?”
相隔一年時間,觀眾們對徐銘的印象顯然依舊深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