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漢風再起之帝國時代 > 第一百零七章 心熱的諒國

第一百零七章 心熱的諒國(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啪……”

“哞……”

“喲謔!……畜生,快走!”

1733年1月5日,在安南北部的茂密叢林中,一支十餘人組成的木材運輸隊,正在揮舞著皮鞭,驅趕十幾頭大象,拖拽著一根根珍貴的黃梨木,蜿蜒行走在崎嶇的山道上。

此時,幾根粗大的木材正好被卡在了林中的樹木之間,一名夥計不停地發出口令,試圖讓大象前後左右的擺動,繞開被卡得死死的樹樁。

但長時間的負荷工作,再加上許久未曾進食飲水,大象已經顯得非常疲勞,而且反應有些遲鈍,隻是喘著粗氣,徒勞地蹬動腳步,卻不能移動分毫。

氣急的夥計憤怒地揮動皮鞭,使勁地抽打這頭大象。

可能是覺得大象皮糙肉厚,對於鞭撻無法引起它的反應,惱怒之下,那名夥計直接從腰下拔出一把砍刀,狠狠地砍在大象的屁股上。

“哞……”

一道深深的血口立時顯現,大象吃痛之下,發出淒厲的吼聲,四個粗大的象腿奮力地蹬著地上的泥土,不斷地向前拱動,似乎想要竭力擺脫身上的鎖鏈,尋找曾經那份自由的空氣。

“哢嚓……”

一顆碗口粗的大樹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底部生生拉斷,幾根鐵鏈穿著的黃梨木也立時被拖拽過去,帶著巨大的衝力,狠狠地撞在了大象的身上。

“哞……”大象跪倒在了地上,無助地嘶嚎著。

“壞事了!”那名夥計心有餘悸地小心上前查看,發現大象的一隻後腿已然被下衝的木材給撞斷了,又是心疼,又是氣惱,“他奶奶的,這頭大象算是廢了。”

“廢了呀?”後麵的幾個夥計立時止住各自的大象,停下腳步,然後紛紛過來查看,“既然廢了,那趕緊將它弄到一邊去,不要把路給擋了。要不然,天黑前,到不了江邊,咱們可都要在山上過夜了。”

“這麼一大塊頭,咋弄呀?”那名夥計沒好氣地說道:“該死的,這頭象廢了,那它拖拽的幾根木頭我怎麼弄下山呢?……要是誤了劉掌櫃的交貨期限,那還不得扣老子的錢!”

“那也不能因為你這頭廢了的大象,耽誤我們大家夥的功夫呀!……趕緊的,想辦法挪到一邊,把路讓出來。誰家裡不是五六口子要養活,誤了交貨期,被扣了錢,那還不得喝幾天麵糊糊。”

“好了,好了,都特麼的彆吵了。你,你,把後麵兩頭象後麵的木頭卸了,然後趕過來,把這頭象給拖到一邊去。你們說說,大家夥都在一個鍋裡攪食吃,遇到點事,那不得要互相幫襯著點。一個個在這裡像老娘們一樣嘰嘰歪歪,能頂個甚?”

“劉頭說的是。來來……,趕緊動手,早點把路清開了,咱們也能早點下山將木頭放到河裡去。這二三十根木頭,要是能順利運到新鄭(今越南鴻基港),最起碼能換好幾百塊銀元,可不能在路上耽擱了!”

木材,尤其是珍貴的紅木、楠木、黃梨木是諒國最為主要的出口創彙產品之一,每年都會有大量來自齊國、秦國、北明、暹羅、呂宋、衛國等國家地區的商人蜂擁而來,帶著大把的金銀,駕著大船,來到新鄭港,將一根根采伐自深山老林中的珍貴木材拉走,然後又被加工製作成各種家具,或者被當做鎮宅大梁,售賣給那些高官顯貴之家。

隨著木材砍伐力度的加劇,沿海地區的珍貴木材在數十年間,幾乎被采伐殆儘,迫使木材商們不得不將目標指向那些遠離海岸的內陸山區。

山區地形陡峭,根本沒有任何可供車輛行走的道路,那些木材商人們為了將砍伐的珍貴木材運輸下山,便捕捉和訓練了數量眾多的大象,在木材一頭穿上鐵鏈,然後綁到大象的身上,由這種陸地霸王將一根根粗大的木材拖拽下山,然後拋擲於江中,沿著河道的方向,直抵入海口。

下山時,為了保持平衡,大象有時不得不跪著匍匐向前。為了保證木材的品質,許多木材隻是簡單的去除樹梢和枝丫,這導致在山間運輸時,會麵臨木材過長不便於林中轉彎的情形,而此時,大象就不得不用頭和長鼻來開路。

遇到巨大而沉重的木材時候,大象往往隻能前行十餘米就停下歇息,之後再繼續,一旦木材被林中的樹木或者巨石卡住,大象的主人就會毫不顧惜地不停發出口令讓大象前後左右的來回折騰,若大象反應遲鈍,就會立刻遭到皮鞭,乃至斧頭、砍刀的猛烈劈砍毆打……

從山巔到山箐,再拉到河邊,是大象拉木頭的三個階段,每段路上都留下了大象無儘的血水和汗水,甚至是他們的殘體血肉。

但是,為了能賺取不菲的木材運輸費,那些飼養大象的搬運工們絲毫不顧忌它們的健康乃至生命,驅使著它們一次又一次往返山嶺至河穀,將那些砍伐的珍貴木材拖拽至江邊。

誰讓整個諒國發展數十年,就沒什麼像樣的產業,隻能依靠著山上的木頭來換回寶貴的金銀和物資呢?

諒國的地盤經過多年的擴張,已陸續奪取了諒山、廣寧、北澗(今越南北乾省一帶)、北河(今越南河江省一帶)等地區,而且還在1702年,吞滅了位於高平地區的莫朝餘孽,幾乎阻斷了安南與大秦之間的陸路往來。

為了鞏固和增強自身基本盤的實力,諒國在邊境地區積極招攬大秦百姓移居其境內,甚至不惜許以無償分配大量田地和免除若乾年的雜役稅費等優惠政策,以此吸引漢地移民的到來。

截止到1730年,諒國的漢人數量規模已達十四萬五千餘,若是再加上近三十萬的安南人,總人口接近五十萬,在國內劃分為三個府、一個直隸州、十七個縣,算是基本上站穩了腳跟。

不過,諒國的地緣態勢卻極為險惡,北邊是龐大的秦國,南邊是矢誌於收複失地的安南黎朝,若是兩邊稍一發力,南北夾擊,整個諒國將被瞬間擊為齏粉,根本沒有任何轉圜餘地。

無他,戰略空間太過狹小,沒有輾轉騰挪的餘地,人家隻要抬抬腳,就能殺到家門口,再走兩步,立時會攻到新京(今越南諒山市)城下,直接來一場都城保衛戰。

不過,自從六十多年前,諒國抱上了齊國的大腿,認了宗藩關係,使的整個王國的安全處境立即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觀。

忌憚於齊國的強大武力威懾,不僅使得安南在連續發動兩次“北征”失敗後,不敢輕易再集大軍繼續北攻,就連大秦也逐漸停止了對諒國施以的各種威脅,以及嚴格封鎖邊境的行為。

諒國更是在齊國的支持下,通過不斷地蠶食和侵襲,儘占越北之地,逐步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但是,諒國想要更進一步擴張實力,就顯得有些後勁乏力了。

蓋因,諒國所據的越北之地,著實有些“爛”,皆為山嶽叢林地形。

從空中俯瞰,就會發現整個越北地區山多坡陡,溝深穀狹,絕大部分為山地,海拔一般在五六百米以上。主要山脈由西北走向東南,支脈縱橫交錯,兩山之間多為深溝峽穀,穀深達數十至數百米。

也隻有群山中存在的若乾壩地(小盆地),方能容下百姓聚集居住和大規模的農業種植活動。

山溝和江河兩岸的山坡多為竹林或者灌木林,不宜農耕,在齊國顧問的指導下,勉強可以開發為橡膠林。

正是因為地處山區,使得整個諒國的交通設施極為落後,不僅道路少,而且路況差。位於山間的馱運路和小路既少又窄,多沿山脊、叢林、河穀穿行,多數地方僅人可同行,馬走困難,而且經常不貫通。到了雨季,簡陋的道路更是泥濘不堪,路跡不明,經常被山洪衝斷或者雜草覆蓋,簡直是不良於行。

更讓諒國上下為之苦惱的是,越北地區,民族眾多,成分複雜,除了數十萬安南人外,還有苗、瑤、沙、岱依、儂等土著民族,語言、風俗習慣各異,宗教迷信的影響較深,禁忌多,經濟文化極度落後。

十多萬漢人撒在這片廣袤的山區之中,猶如胡椒麵一般,隻能扼住關鍵的河穀平壩,重要關隘城鎮,至於那些道路不便的大山深處,諒國政府也隻能任其自便,根本談不上實際控製。

所以,諒國在稍稍鞏固了越北地區的統治後,目光便一直在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的紅河平原地區梭巡,整日謀劃著要從山區一衝而下,滅了安南黎朝,吞下富庶的紅河三角洲。

但不知為何,身為宗主的大齊卻始終沒有表現出對黎朝要動手的跡象,隻是憑借著自身強大國力和經濟優勢,不斷對其進行政治滲透和經濟滲透,似乎想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來慢慢腐蝕和軟化黎朝,將其轉變為像廣南國那樣,成為一個恭順的藩屬國,委身以事大齊。

當然,顧忌於大秦的激烈反應,可能也是齊國沒有直接以武力征服安南黎朝的原因之一。同宗同源的兩個華夏大國要是因安南的問題直接打起來,那動靜可不小,說不定周邊所有的國家和地區都要卷入其中。

儘管如此,但諒國君臣卻依舊內心火熱,十分期待齊國能在未來某一天對安南動手,以便他們能跟在後麵,撿些便宜。就算不能儘滅其國,吞食其地,但至少也要最大限度的削弱安南的實力,以免構成對自身安全的威脅。

要不然,以我這麼一個人口小國總是維持著近萬人的兵力規模也不是事呀!

差不多整個王國收入的七八成都投入了軍備建設上了,對於百姓民生的改善根本顧不過來。

雖然,作為大齊的藩屬,在麵對重大軍事威脅時,可以獲得齊國的武力保護,但你得在戰爭爆發時,總要有可用的武備,先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自衛抵抗不是。

要不然,待齊國援兵正在調集時,整個王國卻被人家一擊而潰,最後給一鍋端了,那可就冤死了。

齊國雖有軍隊駐紮於諒國境內,但卻部署在新鄭、延川(今越南北部城市芒街)兩處沿海港口,若是想要馳援內陸腹地,怕是十天半個月都趕不過去。

故而,在諒國境內,軍方獲得的資源最多,權利也是極大,可以緊急軍務為由,強征民力和社會物資,所有人等皆需配合。

當那支木材運輸隊驅趕著十幾頭大象,在天黑前,艱難地抵達了清溪河(今越南東北部的先安江)畔一座簡易碼頭時,猛然看到數名諒國官兵駐守在那裡,立即緊張起來。

在這荒郊野外的,這群丘八會不會趁機勒索他們幾許銀錢?

“這些大象都是你們馴服管理的?”一名軍官冷著臉問道。

“是,總爺。”帶隊的劉頭點頭哈腰地應道:“你這……有什麼吩咐讓小的們去做?”

“嗬嗬……”那名軍官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還彆說,爺們還真的需要你們幫著做些事!現下天色已晚,伱等先休息一夜。待明日一早,跟我們走一遭。”

“總爺,這怕是不妥吧。”劉頭為難地說道:“你看,我們這都在運木頭,要是都跟著你去了,誤了木材運輸,上麵的掌櫃可是要怪罪下來。你說,這不平白耽誤了我們的吃食嗎?……總爺,你行行好放過我們吧。”

說著,劉頭從懷中掏出一塊銀元,十分肉疼地遞了過去。

“彆給爺扯那些亂七八糟的!”那名軍官毫不客氣地將那枚銀元接了過來,順手塞進口袋裡,“我這是沒給你們說明白嗎?……緊急軍務,你們這些人,還有那些大象都被征用了。明日一早,都跟著我們運送軍械物資。嘿,這十幾頭大象,最起碼可以拖七八門火炮,可省了大勁了!”

“啊?……”眾人聞言,立時麵露苦色。

“敢問總爺,這啥緊急軍務呀,非要征用小的們,還有這些大象?”

“嘿,怎麼,以為老子哄騙你們?”那名軍官虎著臉,瞪了眾人一眼,“奉我王諭令和總參軍令,從今日起,我大諒將全麵進行軍事動員。彆說征用你們幾個人、幾頭大牲畜,就是拿槍指著你們上戰場,也都得給我乖乖服從。……告訴你們,咱們諒國這是要打大仗了!”

“啊?……打大仗?這是要跟誰打呀?”

“還能跟誰?……自然是南邊的安南蠻子!”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