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測字天師蕭風 > 第七百七十七章 母子之情

第七百七十七章 母子之情(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嘉靖的故事,並不是開始於嘉靖七年,而是開始於正德十四年。那時距離他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駕崩還有兩年的時間。

那一年,沒有人會相信年紀輕輕、身強力壯的明武宗會在兩年後落水著涼而死。

而且在兩年前,明武宗親自領兵在應州鏖戰韃靼,擊敗了小王子後,文武百官堅決不會再讓他禦駕親征了。

所以,在任何人的想象中,明武宗最少還能當個十幾年的皇帝,才能達到大明皇帝的平均壽命。

到那時,他自然也該有兒子了,他駕崩之後,自然是兒子登基,大明江山,依舊穩定延續,基操勿六。

所以那時不但嘉靖,就是所有王爺們,也沒有一個人會做夢,在未來的某一天,會有機會成為皇帝。

之前有過這種想法的安化王朱寘鐇、寧王朱宸濠,都已經被王陽明等人輕鬆滅掉了,這種傻帽畢竟是少數。

那時的嘉靖,還是興王世子朱厚熜。在這一年,他剛剛失去了自己慈愛的父親興王朱祐杬。

剛剛十二歲的他,穿著孝服,哭得昏天黑地,然後就以興王世子的身份扛起興王府的管理責任。

在此期間,他的母親興王妃蔣氏,像以往一樣,一直在照顧他,幫助他,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王爺。

他身邊的兩個小夥伴,黃錦和陸炳,雖然不能幫他什麼大忙,但也為他少年之心提供了難得的友情。

他無疑是這一代宗室中最為出色的人之一,但也並非就一定是最出色的,可是兩年之後,那個天大的餡餅卻砸在了他的頭上。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帶著一世的荒唐罵名,和一身的桀驁不馴,離開了人世,扔下了最愛他的母親,去尋找最愛他的父親去了。

明武宗的父親明孝宗,是宮女的兒子,根據某些說法,他整個孩童時期都活在隨時可能被萬貴妃乾掉的陰影之中。

明孝宗沒有得到過太多的父母疼愛,母親去世得很早,父親的心都在萬貴妃的身上。

所以當他和妻子有了孩子後,他們一心希望給孩子普通人家父母應有的疼愛,他們確實也做到了。

可想而知,當明武宗去世時,他的母親張皇後該有多麼傷心,而在這份傷心之下,她還需要完成她作為太後的使命——選擇一個新的皇帝。

明武宗去世時,留給朝臣和太後的,是大明一百多年都沒有麵臨過的局麵——皇帝無子。

在之前的一百多年裡,不管子嗣多少,當上一個皇帝死的時候,至少會有一個兒子,這也讓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

可這是第一次,皇帝沒有留下子嗣。內閣首輔楊廷和,與群臣商議後,決定援引《皇明祖訓》中“兄終弟及”的原則,確定新皇帝。

但其實明武宗留下的局麵不光是無子,他是獨生子,連個親兄弟都沒有,所以楊廷和隻能從他的堂兄弟中尋找候選人。

楊廷和請見張太後,在宗人府提供的名單中,選定了幾個候選人,並將朱厚熜列在了第一個。

張太後直接提筆,圈上了朱厚熜的名字。關於這個選擇的來曆,其實很複雜,至少有三方麵的解釋。

第一方麵,是官方的解釋:在所有武宗的堂弟中,朱厚熜和他父親的名聲加起來最好。

請注意這是一個組合,也就是說,假設朱厚熜他爹的名聲不好,朱厚熜再怎麼有好名聲也不夠。

而在明朝的宗室王爺中,有好名聲的並不多,有壞名聲的不少,看看伊王、徽王這兩個貨色就知道了。

所以,朱厚熜的父親在這一方麵,第一次幫了朱厚熜。請注意,後麵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第二方麵,是野史的解釋:楊廷和等文官集團,把朱厚熜列為第一候選人,除了因為他爹的名聲好,還因為他爹死了。

這一點很關鍵!如果朱厚熜的父親晚死兩年,這時候還健在的話,估計這個餡餅也砸不到他的頭上了。

因為如果朱厚熜的爹還活著的話,那朱厚熜當了皇帝,他爹怎麼辦?將來倆人見麵誰跪誰?

按父子,朱厚熜應該給父親下跪;按君臣,他爹就得給他下跪;那他倆到底誰是誰的爹?

這還隻是禮法上的問題,現實中的問題是,朱厚熜是個少年,他當了皇帝,會不會事事聽他爹的?

那樣一來,他爹就成了實際掌權的太上皇了,這就不是堂兄弟當皇帝,而是叔叔當皇帝了。

第(1/3)頁

第(2/3)頁

所以朱厚熜的爹,因為早死了兩年,又結結實實地幫了朱厚熜第二次。

而他爹幫他的第三次,就是他爹在生兒子這方麵不太努力,一共生了兩個,夭折了一個,朱厚熜是個獨生子。

按野史解釋,楊廷和正是看中了朱厚熜獨生子的身份,才把他放在第一位的。

獨生子意味著沒有可依靠的親人了,也不會因為他當了皇帝,而提拔一大群親人來對抗朝臣。

朱厚熜此時才不過十四歲而已,他孤身一人,就是再沉穩睿智,又哪裡是這群官場老手們的對手?

所以楊廷和代表的文官集團,其實是嚴選了一位名聲不錯,麻煩不多,容易掌控的皇帝人選。

第三方麵,是嘉靖的解釋:他告訴蕭風,楊廷和選擇自己當皇帝,絕對就是野史上的那份心思。

但張太後選自己當皇帝,這份心思,知道的人極少,隻有自己剛入京時,張太後抱著自己痛哭時說過一次。

朱厚熜的幸運有很多巧合,其中之一就是他當時是十四歲。不多不少,這個年齡,正是明武宗登基時的年齡。

張太後不覺得這是個巧合。她認為這是冥冥中的注定,這是自己狠心的兒子,留給自己慰藉。

而當他見到朱厚熜的時候,她更加堅信了這一點,因為她覺得,朱厚熜確實和兒子長得很像。

其實這並不奇怪,作為血緣關係很近的堂兄弟,兩個男人之間的長相很像,是大概率事件。

而張太後悲痛和渴望慰藉的心理,無疑放大了這種相似性。

她抱著朱厚熜痛哭時,是否有表演的成分,誰都不得而知。但嘉靖告訴蕭風,他相信,那一刻,她把自己當成了兒子。

而朱厚熜也確實很感動,他知道,楊廷和或許有許多理由選擇自己,但張太後選擇自己的原因,就是太想念兒子了。

以至於她會把一個巧合,當成虛無縹緲的慰藉,讓她毫不猶豫地把九五至尊之位交給了他。

嘉靖說,當時他曾暗暗發誓,一定會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對待這位幫自己登上皇位的張太後。

到此為止,一切都還很圓滿,但其實,致命的悲劇卻早已經悄悄地埋下了種子。

其實在朱厚熜還沒進京見到張太後之時,在京城郊外就已經和楊廷和等人爆發了一張戰鬥。

在朱厚熜及使團到達北京城外的良鄉時,禮臣建議朱厚熜由東安門入居文華殿,擇日登基。

這個安排看似沒問題,但熟知禮法的朱厚熜立刻就拒絕了。

因為如果是皇帝進京,那是應該從大明門進入的,而且入宮後也應該是入住奉天殿登基即位。

東安門是皇子走的門,文華殿是太子住的宮殿。這意味著群臣認為朱厚熜是要先當太子,再當皇帝的。

既然先當太子,那太子自然應該是皇帝的兒子。他的父親是興獻王,並沒有當過皇帝。

上一個皇帝明武宗是他堂哥,也不可能因為死了就成了他爹,所以他隻能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兒子。

也就是說,這個太子一當,他就相當於認了自己的大伯為爹,跟明武宗從堂兄弟變成親兄弟了。

應該說群臣的這個安排,從理論上來說並不算錯,但朱厚熜就是覺得,這是群臣故意在給自己下套兒!

自己認了大伯當爹,那自己的爹自然就成叔叔了。而自己的母親肯定也成嬸子了,因為肯定沒道理把母親改嫁成大伯的媳婦。

所以朱厚熜說了一句作為一個十四歲孩子,情商智商都極高的話,讓楊廷和等人第一次感受到了這個未來皇帝的厲害。

“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朱厚熜抓住了楊廷和替武宗擬的遺詔的文字漏洞,指出遺詔上說讓我繼承皇帝的位子,沒說讓我繼承太子的位子。

既然遺詔上沒有這麼寫,我不需要先成為太子,再當皇帝,我現在就是還未登基的皇帝,要按皇帝的禮法來!

楊廷和知道遺詔的行文有些不太嚴謹了,但他堅決不讓步,一定要朱厚熜以太子之禮進宮即位。

第(2/3)頁

第(3/3)頁

雙方僵持住了,人就在京城外,但就是進不了京。這是嘉靖和群臣的第一次交鋒,雙方都不想讓步。

嘉靖說到這裡,忽然苦笑道:“實話實說,當時我身邊一個親信的人都沒有,如果僵持的時間在長一些,最後輸的人,很可能是我。

可就在這個時候,尚未謀麵的張太後幫了我,讓我在這次對抗中占了上風,獲得了勝利。

她一定想不到,就是她第一次幫我過關,讓我今後在和群臣的對抗中,再也沒有退讓過,最終也傷害了她。”

因為遲遲等不到朱厚熜入京,張太後派人詢問,得知情況後,張太後下了懿旨,命令群臣一起上奏章請朱厚熜登基。

在太後懿旨的壓力下,楊廷和不得不妥協,同意了朱厚熜的方案。最終,朱厚熜從大明門入,隨即在奉天殿即位。

登基後的嘉靖先進後宮,朝見張太後,才發生了張太後抱著嘉靖失聲痛哭的事兒,也讓初次見麵的兩人對有了母子之情。

有了這次勝利,當群臣要求登基後的嘉靖尊孝宗為皇考,改稱興獻王為皇叔父時,嘉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而當楊廷和找到張太後,希望一起對嘉靖施壓時,張太後覺得沒有必要。

她是個女子,對禮法的嚴重性沒有楊廷和理解得那麼深刻。

關鍵是,她從小都沒想過掌控親生兒子,此時對嘉靖這個後認的兒子,自然也沒有掌控的想法。

她希望他能好好當皇帝,她可能還覺得楊廷和有些霸道,畢竟這隻是個十四歲的孩子,有必要逼得這麼緊嗎?

楊廷和沒有得到張太後的支持,隻能帶領群臣和嘉靖在我爹是我爹的問題上打起了持久戰,哪一方也不後退。

原本這場持久戰可能並不會在短時間內就變得十分激烈,但隨之發生的一件事兒,卻讓所有人的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嘉靖登基三日後,就派人到湖廣之地的興王府去接自己的親生母親,興獻王妃蔣氏,要入京奉養了。

其實對這件事兒,楊廷和是做了一定讓步的。按原本的設想,嘉靖當了皇帝後,就要和興王府一刀兩斷了。

所以興獻王妃,就應該在興王府裡養老,而不是進京奉養。

但畢竟母子連心,不管名分上怎麼變,那都是親媽,楊廷和也覺得從此不讓人家母子見麵,有些過分了。

所以楊廷和提出了交換條件:群臣同意嘉靖接親媽到皇宮奉養,以全孝道。

但條件是蔣氏進京隻能以興獻王妃之名,入宮後也要按興獻王妃之類在宮中供養,否則免談。

嘉靖知道,自己如果不同意這個條件,雙方一定會再次陷入僵局中,而母親肯定接不進宮裡。

於是嘉靖也先做了讓步,先同意了群臣的說法,打算把母親接近宮裡後再慢慢想辦法。

可楊廷和忽略了一點,嘉靖的政治智慧,其實並非來自他的父親,而是更多地來自他的母親……

興獻王妃蔣氏抵達北京通州時,得知自己不能作為皇太後的身份入宮,兒子也得稱她為叔母時,勃然大怒。

她斬釘截鐵地說道:“安得以吾子為他人子!”我兒子就是我兒子,不能當彆人的兒子!

說完這句話,她讓人立刻送她返回興王府,這皇宮我不入了,看我兒子會怎麼辦!

蔣氏對自己的兒子很有信心,多年來的教育培養,讓她相信,兒子在此時一定會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果然,嘉靖跌跌撞撞地跑進了張太後的宮裡,跪倒在地,淚如雨下。

“太後,這個皇帝,兒臣不當了。兒臣要當皇帝,就不能認自己的親生父母了。

世間豈有為了皇位不認親生父母的人?若是真有這樣的人,那與畜生何異?

若是兒臣成了那樣的畜生,大明又何必要兒臣為皇帝,太後又何必挽留這樣的畜生嗯?

兒臣決定放棄皇帝之位,護送母親車駕回興王府。請太後不要傷懷,請群臣另立賢能吧。”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