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聽著趙崇遠這話,趙定眉頭一挑,
他能聽出自家老子這話裡有話。
趙崇遠開口道:“我問你,權力的本質是什麼?”
“唔”
這句話一下子有些難以趙定了。
他還真的沒有思考過這麼深奧的問題。
“嗬。”
趙崇遠嗬的笑了一聲,“說不上來了吧。”
“額”
趙定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皮。
這玩意已經涉及到哲學和法理的東西,他真的沒有深入的了解過。
“父皇,請說。”
趙定恭敬開口。
他明白這是自家父皇又想給自己上課了。
看著趙定如此謙卑的模樣,趙崇遠樂嗬一笑,顯然也極吃趙定這一套,捋了捋胡須笑道:“權力的本質說起來複雜,但概括起來也極為簡單。
其一:1 資源控製
權力的本質首先在於資源的控製、製造和分配。
這意味著權力是一種能夠控製和分配資源的能力,這種資源可以是物質資源、信息資源、社會資源等。權力的擁有者通過製造差異,使得他人對這些資源產生依賴,從而對他們進行約束。這種觀點將權力看作是一種工具,用來獲取和分配資源。
其二:控製與被控製
權力的本質還包括控製與被控製的關係。
掌權者通過自身的身份和地位,對他人進行控製,而被權力者則處於被控製的地位。
這種控製不僅體現在行為上,還體現在心理上,例如對民心、勢力範圍和前途困難的控製。同時,權力並非全能,也會受到被控製者的反抗和限製。
其三:權力的付出
掌權者在行使權力時,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這種付出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例如犧牲個人利益、時間和精力。權力的付出是維持權力關係的重要因素,因為它涉及到權力的合法性及其在社會中的認可度。
其四: 影響力與支配力
從那些百家學者的角度來看。
權力可以分為社會權力和國家權力兩大類。
社會權力是指社會主體憑借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對社會和國家所具有的影響力和支配力,而國家權力則是統治階級為了實現其階級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統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種組織性支配力。社會學的權力概念強調了權力的影響力特性,而非強製性。
其五:權力的動態平衡
權力還可以被視為一種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
這意味著權力不僅僅是單方麵的控製,更是一種動態的平衡狀態。在這一狀態下,權力的行使需要考慮到各種利益關係和道德倫理的平衡,以確保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其六:權力的善與惡
權力本質上是中性的工具,其善與惡完全取決於使用人的運用78。這意味著權力本身並沒有善惡之分,而是使用者的行為決定了權力的影響。這種觀點強調了權力使用的道德責任和倫理考量。”
“唔”
聽著自家老子說這些話,說實話,趙定聽得有些懵。
而且這些東西也過於繞口和繞腦。
想要短時間的理解真的不容易,更彆說融會貫通的將其使用。
“不懂了吧。”
似乎早猜到了趙定的想法,趙崇遠笑著開口道。
“確實是有些不懂。”
趙定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皮。
因為他真的沒有想過這麼深遠的關係,更加沒有想過這其中還有這麼複雜的彎彎繞繞,以及居然能夠成為一種體係。
在他的概念裡麵。
權利就是生殺予奪。
但卻從未想過如此細致化的東西。
“那我再給你說個簡單了。”
趙崇遠笑著開口,不過不等趙定開口,趙崇遠又笑著說道:“權利的本質是什麼?是人!”
“人?”
此話一出,趙定猛然一驚。
這話看起來好像有些懵,但仔細想想好像也確實是這樣。
因為說到底,一個人權力的大小,並不是因為他手中掌握著多少的東西,更多的是他身邊有多少人。
而這些人靠什麼為繼?
那就是利益。
利益的取舍,利益的分配,人性的試探,人性的抉擇。
以利益吸引人性,再以人維持統治。
這就是權力最基本的架構。
然後再複雜一點,那就涉及到各種的規則,規矩。
說到底還是孔夫子的那句話,無規矩不成方圓。
所以這也就是律法的由來!
所以這也就是統治者的法理性!
“懂了沒?”
見著趙定眼底漸漸地露出明悟之色,趙崇遠笑著開口道。
“懂了。”
趙定點了點頭。
趙崇遠笑著問道:“所以說,你膽子是不是很大?”
“額”
趙定噎了一下,有些說不下去了。
仔細回味一下,他剛才的膽子確實是有些大了。
西方之所以能推動這個製度的落實,那是因為西方屬於多黨製度,權力並不集中,彼此之間還有牽製。
主打的就是一個,誰特麼的也彆想過得好。
也正是因為如此,西方的政體之中經常出現互相罵架的場景,而這種情況卻在任何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裡麵,又或者中央集權的王朝裡麵絕不可能出現的場景。
說到底權利的集中,往往也意味著話語的集中,內部或許有扯皮,但卻絕不會放在明麵上!
因為總體的利益還是一致的!
但多黨製的西方卻不是如此。
初期或許還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但越是到了後期,出於各自執政理念的不同,各自利益的扯皮,各種利益群體的盤根錯節,那自然而然的也就會彼此牽製,而導致任何一項政策都無法順利的落地。
而現在他搞這事。
等於是自掘了自家老子的統治根基。
也難怪自家老子會說他膽子有些大。
“額”
越是想到這裡,趙定越是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皮,完全不知道該咋說。
“哼”
趙崇遠輕哼一聲,一臉感慨的看著趙定道:“你啊,要走的路還有很長,慢慢來,你老子我能有今天的見識不是一天能養成的,是日積月累,一次次碰壁而來,而你還很年輕,不著急,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