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楊風很希望可以升級藥王係統的第五次。
這不僅僅可以讓他得到價值連城的醫療技術,更有希望獲得治療老年癡呆症的藥物。
所以楊風一直很希望可以激活藥王集團的第五次升級,這已經成為了他最重要的計劃。
隻不過他也知道這個第五次升級的難度,會比前麵四次的升級都要難得多,這讓他已經做好了長期升級的心理準備。
但是沒有想到,今天突然發現了這麼大的驚喜,這讓他怎麼可能不喜出望外。
按照這種速度的話,楊風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成第五次係統升級。
以藥王係統的獎勵特點,說不定就有可能得到治愈老年癡呆症的辦法。
想到這裡,這讓楊風的心情變得心花怒放了起來。
他越來越覺得未來有盼頭,很多事情都要迎刃而解。
“生命工程確實是很神奇,我僅僅隻是做了初步的研究,用小白鼠做試驗,就可以得到真多的升級經驗值。”
“如果試驗繼續做下去,甚至直接用人體做試驗的話,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升級經驗值,說不定第五次升級就可以直接升級成功了。”
在這個時候,楊風不禁有一個極其大膽的想法。
這個想法,把他嚇了一大跳,讓他感覺很瘋狂。
那就是生命工程這個試驗不用小白鼠,直接用活人做這個試驗。
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說不定第五次升級進度就可以直接成功了,根本不是百分之十的升級進度這麼簡單。
畢竟直接用活人做試驗,可以得到最有用的試驗結果。
小白鼠再好也是代替不了活人,這種醫療技術本來就是為了人而研發的。
用人的效果,自然好於小白鼠一百倍、一千倍,試驗效率絕對是最高的。
當然這種想法也是極其瘋狂,連楊風都覺得很是瘋狂。
直接用活人做試驗,這種風險太高了,他還不至於瘋狂到這個程度。
一旦失敗的話,就會出現人命事件。
甚至會讓人生不如死,這些都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雖然,藥王係統出現所有的醫療技術都是非常的完善。
但是這種完善,僅僅隻是對於藥王係統來說。
主要是人類還沒有掌握這種醫療技術,各種科技也沒有達到這種水平,誰也不知道技術是不是完善的。
但是到了具體操作之後,會不會因為人類沒有達到相關的水平,而直接影響到醫療技術的結果。
最後會出現什麼結果,會不會出現巨大的風險,這都是不好說的。
如果直接用活人做試驗,這跟瘋子有什麼區彆。
作為一個科研人員,楊風一直認為是需要大膽一點。
隻有大膽的預想跟試驗,才可以獲得更多的創新成果。
但是他也不可能瘋狂到這個程度,不可能會做出這麼冒險的行為。
所以他也隻是想一想而已,絕對不可能直接用人類做這種試驗。
在人體試驗之前,他會用小白鼠先做這種試驗。
當小白鼠成功之後,他就會用其他動物代替。
比如用猴子、豬、老鼠等等這些動物,都可以一一成為實驗體。
至於人絕對是最後一個,不可能直接用人來做試驗。
畢竟楊風隻是喜歡科研而已,但是並不代表他是一個沒有理智的瘋子。
“用動物做試驗,效率確實是慢一點。”
“但是風險低,醫藥還是要謹慎一點。”
“而且就算是用動物做試驗,升級進度也會比其他的研究高很多,也會很容易係統升級成功。”
楊風想到了這一點,他終究還是不可能會這麼激進。
所以他還是為了安全性,繼續用各種動物做試驗,人隻會是最後一個試驗對象。
就算是有人急於用這種醫療技術治病,他也不可能直接拿對方來做試驗。
對方再這麼求他,他也不可能會答應的。
生命工程計劃很重要,但他也不會輕易冒險。
正是因為生命工程很重要,他才需要格外的謹慎,更不可以輕易冒險。
想到這裡之後,楊風就關閉了藥王係統,然後專心研究老年癡呆症。
本來楊風的心情還很焦慮,覺得第五次升級不會這麼快激活。
但是在今天突然看到這麼多升級進度,這讓他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或許根本用不了這麼多的時間。
如果他繼續研究生命工程這種醫療技術,以及加上其他相關醫藥研究,說不定所用的時間,會比第四次升級更少。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這讓他更加充滿了信心。
接下來,楊風就開始查閱有關老年癡呆症的書籍。
他要研究目前所有的研究,從病理到治療的文獻資料,他都要了解一遍。
其實對於老年癡呆症的研究,目前還是處於比較初步的階段。
好多年的研究也沒有什麼成果出來,最多隻能做到緩解病情,或者是緩解一些並發症而已。
更可怕的是,老年癡呆症的論文涉嫌造假。
這個論文屬於老年癡呆症這個領域的重要論證,足以影響到無數科研人員。
很多老年癡呆症的研究,都是基於這個論文,然後再去研究老年癡呆症。
這麼一來,當這個論文的結果是造假的話,那就代表著全世界十幾年以來,對於老年癡呆症的研究都是錯誤的。
出發點都是錯誤的,結果又怎麼可能是正確的。
十幾年無數次的研究,都有可能因此而全部報廢。
耽誤了十幾年的時間,又耗費了無數的資源,最後全部功虧一簣。
這個論文,就是來自於漂亮國一個神經學專家。
甚至是出自這個人的論文,就拆過了二十多篇存在造假的行為。
或者是沒有足夠的依據證明結論,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這個論文造假被曝光之後,很多老年癡呆症的藥物研究都停了下來,甚至很多臨床試驗都被要求暫停。
這種造假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的廣泛,更是極其的惡劣。
如果不是這種論文誤導了無數的研究人員的話,說不定今天,已經有更好的藥物治療老年癡呆症。
但就是因為這種誤導,導致很多的實驗室在研究的時候,都避開了錯誤的路線,或者是加入了錯誤的論據,從而導致結果出現嚴重的偏差。
現在楊風看著這些論文,其實這裡麵有多少準確性,都是不得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