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見池瑤聽話,也沒有多說什麼。他知道,如果對方是個聰明人,就不會輕易亂來。而且,他從池瑤的眼神中看出一點東西,對他是有好感的。她不至於在彼此尚未熟悉之前就結下深仇大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黎錦會完全信任池瑤。對於這個來自四九城的女子,他仍需進一步考察。畢竟,在官場和商場中,人心難測,唯有時間才能驗證一切——日久見人心。
當天晚飯後,黎錦叫上陳三鳳和池瑤,一起前往健身房遊泳放鬆。兩女也欣然同意。
轉眼間,到了周末。黎錦選擇休息一天,帶著陳三鳳等人來到江山市的一處農家樂,燒烤、野炊,儘情享受自然風光。
午飯後,黎錦帶著陳三鳳來到江山市的碼頭。兩人站在岸邊,眺望著繁忙的貨船往來與裝卸作業。
“江山市的經濟,經過你的刺激,迅速膨脹,後來竟然能穩定下來,是靠這碼頭?”陳三鳳開口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與佩服。
黎錦點點頭,目光投向遠處:“基建確實很重要,但真正拉動經濟發展的,是這些產業——碼頭、礦產、房地產、汽車產業。它們不僅能快速推動經濟增長,還能讓局麵穩定下來。不過,城市的長遠發展還是要依靠服務消費和金融繁榮。”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江山市將來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其實是由它自身的桎梏決定的,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種宿命。江山市已經改命一次了,不可能次次都改命。現在的狀態如果能維持下去,便是它的歸宿。”
陳三鳳聽後若有所思,卻忍不住追問:“你的話,我都能聽得清,但不是完全明白你的意思。”
黎錦微微一笑,將煙盒拿出,點上一支煙,緩緩吐出一口白霧:“你看到的就是我的意思!如果你想搞點錢,不管是為你自己還是為陳家,都可以考慮來江山市投資。這點,我可以給你做保證。”
陳三鳳眼睛一亮,隨即認真地點點頭:“好,我聽你的!回頭我做個企業規劃方案,給你過一眼,然後我就過來跟你混了。”
黎錦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陳三鳳的選擇並非偶然。江山市作為他的發跡之地,即便葉秋瑩這樣的副省長試圖插手,也無法拿走這裡的發展果實。顯然,黎錦早有後手,確保江山市的利益不會輕易旁落。
陳三鳳既然看好黎錦,那麼與他更加緊密地捆綁在一起,無疑是對雙方都有利的選擇。對她個人而言,這是提升自身價值的機會;對陳家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盟友。
“既然你看好江山市,那我們未來的合作一定會更加愉快。”黎錦抽完煙,將煙蒂摁滅,轉身對陳三鳳說道,“走吧,帶你去市區轉一轉,再吃頓便飯。”
……
葉秋瑩提前得知了趙春深從京城回來的班機時間點,於是親自帶著一大隊人馬前往機場迎接。她在停機坪上布置得井然有序,自己則站在雲梯口等候,陣仗不小。
然而,當趙春深走下飛機時,看到眼前的排場,眉頭微微一皺。他原本並未預料到葉秋瑩會來接機,更沒想到她會搞出如此大的動靜。儘管心中略感不悅,但表麵依舊保持平靜,與葉秋瑩等人握手寒暄後便直接揮手示意離開,迅速登上車輛返回省委。
車內,葉秋瑩迫不及待地問道:“趙哥,這次有什麼收獲?”
趙春深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了一句:“黎錦呢?他在做什麼?”
“他去了江山市,帶著家人過去的,是去旅遊放鬆。”葉秋瑩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我讓他回來一起接你,但他拒絕了。看來,他是一天比一天膨脹,已經不把您放在眼裡了。”
趙春深瞥了葉秋瑩一眼,雖然他知道對方是在借機挑撥離間,但黎錦沒來,還是讓他心裡還是泛起了一絲小不快。他沉聲說道:“葉省長,以後不要搞這種動作,開了頭不好收場!”
這句話既是對葉秋瑩搞大排場的批評,也是對她試圖挑起自己與黎錦矛盾的警告。趙春深深知,目前江東的發展離不開黎錦的支持,而葉秋瑩現在能做的,也就隻有挑撥離間罷了。
葉秋瑩聽後表麵上點頭應允:“行,我聽趙哥的!”但她內心卻並不以為意,隻覺得隻要能讓趙春深對黎錦產生些許猜疑,自己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為了轉移話題,她又試探性地問道:“趙哥,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你這麼高興,難道是小金庫的政策得到批準了?”
趙春深搖了搖頭:“政策的事,沒有這麼快出結果,還需要聽取多方意見,甚至要進行調研。我估計,上頭是想跟黎錦再談談。如果順利的話,下半年能夠實行已經是最快的時間了。”
葉秋瑩故作驚訝:“那麼大膽的想法,也隻有黎錦這種人才敢提出來啊!”她看似稱讚,實則暗含諷刺。
趙春深沒有理會她的弦外之音。
葉秋瑩立刻追問:“那趙哥爭取到的新項目是什麼?”
趙春深淡然答道:“組織部給了我準信,咱們省的新政法委書記,第一人選是張剛民。回去後我會和石子義聊聊,一起考察一下張剛民,然後由石子義帶他入京接受最終考核。這事,十有八九定了。”
聽到這裡,葉秋瑩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張剛民正是黎錦推薦的人選,而葉家推薦的人卻沒有被選中。這意味著,未來的政法委也將傾向於黎錦一方,她的勢力將進一步削弱。
“張剛民……”葉秋瑩低聲重複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不甘。她清楚地意識到,隨著張剛民的啟用,自己在江東的話語權將更加受限,而黎錦的影響力則會進一步擴大。
趙春深看著葉秋瑩的表情變化,心中了然。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現在的江東需要團結一致,而不是內耗。我希望你能以大局為重。”
葉秋瑩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趙哥教訓得對,我會注意的。”
汽車一路駛向省委,葉秋瑩望著車窗外飛逝的街景,心中滿是挫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