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中原鐵騎!(1 / 1)

推荐阅读:

“主公放心,定不辱命!”

梁蕭見常念俠一臉興奮,心中不禁感慨。

不愧是天策府的卷王。

穩定遼東局勢的人選,確實非他莫屬。

目前正值春季,天策騎兵也有棉甲護身,倒也不必擔心酷寒。

天策軍的數量足夠保護徐州,但在收複燕雲之後,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遼東作為燕雲之地的屏障,被匈奴人劃入燕雲之地範圍,如今難得回歸,軍隊除了要震懾當地宵小,還要防備北邊遊牧民族和東邊高麗,因此精銳騎兵部隊必不可少。

同為白袍兵將領,秦平和太史子義分彆在太行山和泰山守備,而他作為主公還要去鄴城前線抵禦西秦,不能離指揮中心太遠。

燕雲之地的回歸隻是一個極好的開始,守備燕雲之地也是個難題。

他與西秦,無論誰得到燕雲之地,對對方而言都是不可接受的。

當天,常念俠就在燕州休息,隻等兩天後啟程,帶領五千白袍兵,趕往遼東。

隨常念俠收複燕雲的三千天策騎兵已經立了大功,也證明了自己,加入白袍兵軍團自然是水到渠成。

但這三千將士連日奔波,人困馬乏,已經不足以勝任短期內支援遼東的任務,他們也需要休息和領賞。

自梁蕭從徐州出兵至今,麾下眾將論首功自然是常念俠和秦勳,其次慕淩生、越定國,再其次便是秦平、南長風、靖雲生等新老成員。

當天,梁蕭當眾宣布,先賞賜常念俠黃金三千兩、良田萬畝,其餘需要封賞的官爵和金銀等天策府那邊跟武帝走個流程,正式封賞。

隨常念俠收複燕雲的三千騎兵,每人獲賞白銀二十兩、良田十畝,其餘封賞等流程走完一並落實,並將三千將士劃入白袍兵軍團。

梁蕭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策上將,但這種設計加官進爵的封賞還不能明目張膽地代替皇帝去做,那已然屬於僭越,他不能在此時被政敵抓住把柄,連累這些立功的將士。

西漢將軍李廣收受梁王的將印,也是導致“李廣難封”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過他可以自行決定天策府和徐州內部的任免。

天策府還有大量空缺的官職,最低也有九品官,梁蕭也提前授予表現突出者。

至於其他將士與燕雲之地的義軍,梁蕭決定預支許諾的賞銀,等西秦退兵或局勢穩定之後,再進一步論功行賞,補齊賞銀。

此次封賞,皆大歡喜。

白袍兵的隊伍也增加到一萬三千人。

南船北馬。

隨著燕雲之地回歸,當地將會有大量的優質騎兵兵源加入天策軍,繳獲的匈奴戰馬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黃昏時分,靖雲生也抵達燕州,向梁蕭複命。

“主公:渤海,河間,安平,三郡可保安定,目前百姓也在積極參軍!”

梁蕭對此相當滿意。

有黃河水軍保護,這三郡相對安全,尤其是河間,可以作為臨時的首府。

天策軍眾人紛紛建言。

“請主公儘快擴充騎兵規模,以應對西秦威脅!”

遍觀天下,單論騎兵數量,匈奴首屈一指。

但要綜合騎兵數量和質量,論騎兵戰力的話,西秦是當之無愧的最強。

燕雲之地與徐州需要更多的精銳騎兵,才能從容應對西秦。

這也是梁蕭一直以來的打算。

“南船北馬,燕雲豪傑之中不乏騎術優秀者。我打算在燕雲遴選騎兵,預計將天策府的騎兵數量擴充至四萬人。”

“西秦既然入寇,今後便是敵國,自然也不需要考慮敵人的感受。天策府的騎兵原為‘徐州鐵騎’,也有必要更換名號。”

一眾騎將精神一振,滿臉期待。

梁蕭望著台下眾人,道:“從今往後,天策府的騎兵由‘徐州鐵騎’更名為‘中原鐵騎’,以白袍兵團為主力,以恢拓中原為目標。”

中原鐵騎!

群臣異口同聲:“悉聽尊命!”

天策騎兵的規模即將擴充一倍,有了新的正式名號,中原鐵騎,也向天下人表明梁蕭恢拓中原的決心。

軍略討論結束之後,以靖雲生為首的天策府文官們陪梁蕭討論燕雲各地的政務。

靖雲生首先奉上文件。

“主公,記錄在冊的人口足有一千零五十萬,但臣等經過對安平、渤海、河間等地的實際考察和推算之後估算,記錄在冊的人口因為匈奴人的屠戮和戰亂可能削減了三成,但如果加上各地的‘隱戶’,燕雲之地的總人口應該也能接近一千萬。”

“此外,十萬匈奴人占據了七千萬畝耕地,這十萬人至少有一半已經在泰山被主公殲滅或俘虜,另外一半人也屬於燕雲之地的人上人,算上這十萬人的親屬,目前總人數超過三十萬人。”

“按照主公的意思,河間、渤海、安平三郡的守軍暫時將他們控製,沒收他們的田地和財產,聽候發落,這些財富也等待進一步分配。”

梁蕭接過文件,欣慰一笑。

匈奴人壓迫武朝遺民百年,如今他入主燕雲之地,倒是正好乾成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每人送田兩畝,再授三畝嚴禁出售的農田,按平均一戶五口來算,每戶能得二十五畝地。

這種事放在近代都是致命誘惑,更何況這些燕雲百姓視土地如命,又世世代代飽受匈奴人壓迫。

他和天策軍注定得到幾乎所有燕雲百姓的擁護,毋庸置疑!

在這種情況下,官府名下大約還能保留兩千萬畝耕地。

這些官田中的大部分發給屯民耕種,就算隻收兩三成佃租,結合一部分用於軍屯的官田,以及將來燕雲之地全境的田稅和鹽政等收入,完全足夠支持他養兵和囤糧!

“我有意將燕雲之地重新劃分為青、幽、冀三州,再從幾個大郡裡分出一部分範圍,增設郡城,比如平原、清河、泰山、涿郡……諸位意下如何?”

群臣紛紛稱讚。

“主公英明!如此,既可方便管理,也能支持更多有識之士任職!”

匈奴占領中原之後,許多郡城都被兩兩合並為一個郡。

而徐州本地還有大量的江南人才,這些人都是受梁蕭感召,慕名而來徐州,踏實做事,天策府正需要給他們施展抱負的機會。

等梁蕭把這些郡城恢複之後,重設幾個州,也可以方便細致管理。

正好,燕雲之地的百姓需要舍棄匈奴人給他們的“賤籍”,重新恢複和徐州百姓一樣的正常戶籍,天策府可以將此事和州郡劃分統籌安排。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彆讓他的政敵染指燕雲之地。

此事顯然不會那麼順利,但必須做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