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求之不得(1 / 1)

推荐阅读:

“為什麼會這麼快的……”

司馬淩雲喃喃自語,聲音發顫,額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司馬家考慮到自己反正注定喪失武朝士族領袖的地位,已經第一時間派人前往京城內外各地,就是為了利用時間差,發動士族力量,協助司馬家逃過一劫,減免罰款。

等那些士族反應過來,便是法不責眾,莫說武帝和梁蕭都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幾百萬兩真金白銀,換誰都會元氣大傷!

而梁蕭居然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發行報紙,一發就是幾萬份,內容還是千篇一律,宣傳司馬淩雲之事!

這一刻,司馬家終於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追悔莫及。

“快點派人遣散這些進京請願的士族!否則,一旦他們聚集在一起討論,又通過報紙了解真相,甚至向昏君舉報咱們……咱們家可真就儘失人心,萬劫不複了!!”

司馬家的長輩們急得團團轉,也顧不上操控什麼交流會了。

這一次,就連司馬淩雲和司馬嘯雲這些核心子弟都被派了出去,分彆趕赴各地。

隻有司徒落月拿著報紙,百思不得其解。

為何?

原本胸有成竹應付此次危機的司馬家,突然集體驚慌失措了?

交流會上,門閥子弟們看完報紙,無不心驚膽戰。

報紙,竟然是效率如此之高的輿論宣傳工具!

禦書房內,武帝也拿著報紙,滿臉驚喜。

台下,玄奇,王騰,王京,也不禁咋舌。

經過梁蕭的舉薦,武帝順水推舟,也任命王京為侍中,加以重用。

“這一次,他不光宣傳司馬淩雲之事,還刊載了朕如何知人善任,抗擊匈奴,收複琅琊……甚好!甚好啊!”

武帝開懷大笑,隻感到前所未有的快意。

報紙的宣傳,讓士族第一時間迅速意識到關鍵的一點。

梁蕭忠君報國,便能得到重用,大放異彩!

那其他人是否也有機會?

毫無疑問,這期報紙既打擊了司馬家,也讓他這個皇帝狠狠長臉了一回!

“陛下,武君已至!”

聽到黃門彙報,武帝迫不及待,親自前去開門,將梁蕭迎進禦書房內。

“武君真乃國之柱石!”

梁蕭一進門,王騰喜不自勝,連忙拍起了馬屁,點頭哈腰。

昔日不可一世的中常侍,宦官之首,如今對梁蕭低眉順眼,極儘諂媚之態。

反觀玄奇和王京,隻是向梁蕭行禮,神態恭敬。

目前朝中不設丞相。

而他已是天策上將,地位等同於大將軍,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梁愛卿,乾得好!”

武帝挽著梁蕭的手,親自把他帶到賜座的豪華沉香椅子上,稱讚之後,才坐回龍椅上,意氣風發。

“你最近的表現,朕都看在眼裡,無愧為忠武侯之後!”

“是陛下栽培得好。”梁蕭麵帶微笑。

他有武朝三傑相助,更有故鄉認知優勢,不至於連這點政治敏感度都沒有。

隻要還沒有回到徐州,他就必須表足中心。

回到徐州之後,隻要武帝不為難他和秦家人,他依然可以繼續展示忠君姿態。

但直覺告訴他,徐州的穩定並不能徹底解決武朝的內憂外患。

天下大亂是不可避免的,他也不可能再像父兄一樣愚忠,全心全意為武帝整頓朝綱,然後等著新君登基清算自己,讓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現任武帝算是迷途知返,對他也夠意思,但與他之間更多的是各取所需,本質上仍是互相利用,因為四大門閥這麼個共同的敵人而走到一起。

他不能因為這點善意就回心轉意,頂多給足這位武帝麵子。

武帝還有退路,便是重新向門閥妥協,來打擊他和徐州。

而他唯一的後路隻有反叛。

目前他能做的,便是儘快為徐州爭取更多的資源和發展空間。

武帝注視著台下的梁蕭,猶豫片刻,終於開口請求。

“之前朕委托你繼續參加交流會的事……”

梁蕭不假思索道:“臣稍後便去,昨日隻是因為實在忙碌,抽不開身,望陛下海涵。”

武帝微微頷首,又沉吟片刻,終於忍不住詢問。

“你會不會責怪朕讓你繼續鎮守徐州,而非待在京城?”

責怪?

求之不得還差不多!

梁蕭一臉嚴肅,當即表態。

“於公,臣為武朝軍人,自當衛國戍邊,收複失地!於私,臣也希望繼承父誌,報仇雪恨,重振忠武侯府!”

“朕心甚慰!”武帝老臉一紅,暗自慚愧。

其實他心知肚明,梁蕭若是久留京城,門閥不樂意不說,天下寒門子弟都往天策府跑,自己這個皇帝也睡不安穩。

徐州始終是不如京城安定的,梁蕭不在京城,他才有機會重用京城的寒門子弟,借此奪回門閥權力。

比如司馬家的吏部,昨天他就開始安插幾個梁蕭推薦的寒門子弟,這些人都曾與司馬家有仇。

至於禮部,他任命秦越為禮部侍郎,既給了秦家麵子,也分走了曾屬於歐陽家和司馬家的那部分禮部權力。

思來想去,武帝還是決定補償梁蕭。

“梁愛卿,等司馬家的罰款到位,朕會儘快給你撥款一百萬兩銀子。除此之外,徐州還需要哪些物資?”

梁蕭鄭重道:“若要應對將來可能進犯的西秦,還有加強琅琊郡的防務,弓弩必不可少!臣請陛下動員江南各地往徐州運送的材料,可以列一個清單。”

武帝見梁蕭沒有要求兵器和鎧甲,也暗暗鬆了口氣,鄭重點頭。

“這倒不難,朕批準便是!若是將來西秦大軍壓境,徐州守不住的話,你要保全自身,回到京城,朕另有重用,更不會和那些世家大臣一起為難你!”

梁蕭謝恩之後,在武帝的要求下,寫下徐州所需的物資清單,隨後辭彆武帝,趕往交流會。

此時已近正午。

京城內外的縣鎮,規模和經濟實力遠非外地可比,也不乏地主豪紳。

京城外麵,四麵八方,每一個方向都至少聚集了五百人,後方還有大量人員相繼趕來,加入隊伍。

隊伍的前方還有兩名大漢高舉大旗,上書【為司馬家請願】。

“請陛下收回成命!我等寧為玉碎,不容奸佞誤國!”

各個方向的隊伍群情激憤之際,迎麵走來一支隊伍。

“新一期的報紙來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