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掌控輿論的效率,對門閥喉舌而言,無疑是壓倒性的優勢。
運往江南的徐州日報才隻有幾萬份,成本不足三百兩銀子,司馬家為了應付兩期輿論,前後花費超過三萬兩銀子,不止百倍於報紙!
最關鍵的是,報紙便於運輸,無疑大大加快了輿論傳播的速度並降低難度!
徐州日報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彆有兩萬份陸續被運往琅琊,用於曉諭琅琊軍民。
“絕妙!絕妙啊!!”
秦勳等人驚喜連連。
琅琊軍民經過報紙宣傳,進一步增強了對梁蕭的感激之情和對徐州的歸屬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報名協助官府修築城牆和城樓。
匈奴的細作也帶了幾份報紙,送往匈奴王城,如實向單於告知報紙的銷售情況。
匈奴君臣再次震恐,不亞於得知琅琊失守!
單於更是汗流浹背,聲音發顫,“無論如何,不能允許報紙流入本國!”
“即刻昭告全國:私藏報紙者,株連九族!!”
為了防備報紙的“入侵”,匈奴單於不得不加派人手,嚴格搜查來往人員物資,進一步增加了財政支出。
西秦君臣也被報紙搞得焦頭爛額,這是他們從未見識過的輿論武器,意義非凡。
這一天,拓跋穹親自接待了波斯商人阿伯杜拉,最無缺也罕見地出席宴會。
席間,最無缺旁敲側擊,“阿伯杜拉先生乃是非凡人物,不知您對梁蕭其人有何看法?”
阿伯杜拉一愣,總算明白了梁蕭為何催促自己回國,心中思緒飛轉。
“我若是盛讚武君,給武君添亂不說,還可能引起西秦人的不滿,牽連自家商隊……”
一瞬間,阿伯杜拉隨口回應,“那位武君固然勇武非凡,但後來逐漸驕傲自滿,趾高氣揚,遠不及西秦天子這般禮賢下士、真誠主動。不過對我們商人而言,能完成交易才是當務之急……”
拓跋穹隻是微笑,和最無缺對視一眼。
阿伯杜拉對梁蕭的評價,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畢竟人家是與西秦交好的波斯商人。
波斯商隊向拓跋穹繳納了十萬兩白銀和一萬斤白糖之後,拓跋穹也爽快地派兵護送。
阿伯杜拉迫不及待啟程,隻求早日返回波斯,利用白糖、絲綢和瓷器賺個盆滿缽滿。
西秦也將派遣使者,前往徐州,專程拜訪梁蕭。
這一次的使者不同於拓跋玉,乃是官方正式派遣的使節。
不過,隨行的人員是……
京城禦書房,武帝也收到了梁蕭派來的急報。
“稟報陛下:武君視察廣陵之後,已經帶禮物啟程,不日回京!”
武帝笑得合不攏嘴,眼裡精光迸射。
梁蕭的崛起,遠遠超出所有人的預料。
他也必須考慮,如何進一步修複皇家與忠武侯府的關係。
隻是,自己那兩個蠢兒子為了取得門閥支持,怎麼也不待見梁蕭。
站在皇室的角度,若是梁蕭權傾朝野,對皇權可能又是另一種嚴重威脅。
就算他這個皇帝不在乎,皇室還有不少宗親,比如南王等人,也不可能答應。
這是個棘手的問題。
讓梁蕭長期鎮守徐州,反倒是上上之選。
梁蕭的隊伍已經從海邊出發,趕回洛陽。
除了兩千親兵,還有一千後勤兵,負責運輸一百車精鹽,還有大量的糧草。
這兩千親兵,正是沛郡步兵之中最精銳的兩千人,其中大部分人參加過梁蕭與黑雲寨之役,如今已是沛郡軍隊的中流砥柱。
“武君不日抵京,接受吾皇正式冊封!”
京城消息傳開,憎惡梁蕭的世家大族寢食難安。
京城士林已經領教了報紙的威力,已經有不少士族開始望而卻步,不像以前那樣,堅定追隨司馬家的步伐,攻擊梁蕭。
姚澤雲之死激怒了京城文壇,卻也是對京城無數中小世家的警告。
相比之下,京城百姓倒是翹首期盼。
人們終於想起了梁蕭是忠武侯之後,也越來越好奇,這位忠武侯之後既然還年輕,能否為武朝帶來“中興”,真正做到“驅逐胡虜,收複失地”。
廣陵郡,望江縣。
梁品和梁蕭的親兵一起鎮守此地,終於等來了梁蕭的隊伍。
“主人,梁品幸不辱命!”
麵對一臉狂熱的心腹,梁蕭欣慰地將他扶起。
“等京城事了,我換個人鎮守此地,你隨我回去,當委以重任。”
梁品毫不猶豫點頭,自豪與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曾經他還是梁府毫不起眼的護衛隊長,如今已是徐州的州司馬,兼領徐州將軍,兄弟兩人得以光宗耀祖。
翌日清晨,梁蕭的隊伍乘船渡江。
到了對岸的逐鹿縣,最多隻需要再走三日,便能抵達京城。
京城因為梁蕭即將到來的消息而風起雲湧。
武帝,秦牧,世家大族,皇室宗親……
各方皆在暗中準備。
在梁蕭的規劃和卓子房的輔佐下,徐州全境的春耕圓滿完成。
如今的徐州,終於恢複沃野千裡。
徐州的壯大,琅琊的固防,也迫使匈奴人主動向西秦低頭,雙方派遣重要密使,暗中洽談休戰之事。
休戰隻是第一步,將為未來兩國合作奠定基礎……
獨孤家也派人來沛郡拜訪卓子房,出高價定製報紙,每份三十文錢,先定製十萬份。
這些都在梁蕭意料之中,梁蕭也全權委托卓子房去辦。
卓子房親自審閱內容之後,通知報社加印。
這是給西秦那些權貴做做榜樣,以後也許慕容氏等勢力的合作也會接踵而至。
為了不公然得罪拓跋穹,卓子房又派人通知山陽郡的拓跋玉,終於答應為拓跋玉定製報紙,但禁止一切對武朝不利的內容。
拓跋玉總算好受了些,支付定金之後,派人給沛郡報社送去提前準備好的報紙內容。
如今的徐州,除了與匈奴、武朝門閥不共戴天,對外可謂是八麵玲瓏,誰也不得罪,廣開財路,不排斥與任何其他勢力的正當合作。
三日之後,秦牧在京城北方親自接應梁蕭的隊伍。
“武君奉旨,回京麵聖!!”
這一日,整個京城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