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場的掌聲歡迎中,一個身穿燈籠褲的光頭,和一位濃眉大眼的正裝帥哥走上了舞台。
節目都還沒正式開始,隻看這兩人的外形,就讓所有人眼前一亮——麵容猥瑣的光頭配上濃眉大眼的陽剛帥哥,放在人均偶像化的畸形時代絕對是異類。
大部分觀眾看到這兩人,隻覺得很是陌生,隻有一些戲劇圈的內部人士才能辨認出這對組合。
光頭名叫徐瑞,濃眉大眼的帥哥名叫劉誌剛,曾經都是中央話劇社的人,後麵跳出去自立門戶,開始專攻舞台劇的商業運作。
這兩人的配置選角,完全就是根據周灝的標準嚴格挑選出來的。
兩人上台之後,分彆從桌子上拿起了自己的戲服。
“這不對吧?”光頭徐瑞拿著衣服一臉驚詫。
劉誌剛一邊穿衣服,一邊不耐煩地回頭問了一句:“什麼不對啊?”
“這服裝不是我的。”徐瑞賊眉鼠眼地湊了過來,“你肯定拿錯了……”
“什麼拿錯了。”
“你看看你這衣服……”
“你乾什麼你乾什麼……”
“讓我看看……”
“你是叛徒!”劉誌剛一句話直接把光頭乾破防了……
就這麼短短幾個回合,就已經把場子給熱起來了,哪怕還在埋包袱的鋪墊階段,但憑借演員的個人能力,依然把全場逗得哈哈大笑。
兩人進入搶戲鬥法階段之後,現場的笑聲幾乎就沒斷過,五秒一小笑十秒一大笑,根本停不下來。
尤其是徐瑞那一句:“我連臉都不要了,我拿什麼搶戲我?”
就這一句話,直接讓全場觀眾席一片喝彩。
電視電腦前的無數觀眾,也都露出了會心一笑。
還得是周灝啊,寫個小品順帶把人給罵了——這話不但罵了那些臭不要臉的流量咖,同時還在那位荊導演的屍體上狠狠踩了一腳。
喜歡搶功,喜歡搶戲?
懟不死你!
等劇情推進到兩人角色互換,現場的笑聲變更大了,a站直播間裡更是一片刷屏似的666……
這種身份互換的玩法在二次元裡麵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在舞台小品裡還是頭一次見。
有點意思!
一個從八路戰士變成了“地下工作者”,一個從叛徒變成了“潛入我軍的特務”,之前埋下的包袱開始一個一個抖了出來,角色錯位引發的笑料讓全場根本都停不下來。
直播間裡麵,幾乎也都是清一色的“哈哈哈”字樣,一片歡樂的海洋。
而這個小品真正的精髓,還是在於最後部分——當眼下九成九的小品都選擇在結尾強行升華摁頭催淚時,這個節目卻貢獻了讓人笑掉頭的大反轉。
兩人這一套角色轉換的過程,簡直堪稱絲滑無比。
等到兩人表演完謝場下台,整個觀眾席上掌聲如雷,有些觀眾甚至直接起立鼓掌,為這個節目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
此時的a站直播間裡,已經徹底瘋了了,密密麻麻的彈幕幾乎把整個屏幕都給填滿了。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大半夜笑得滿地找頭。”
“我媽拿著水果進來看我笑得發抽,還以為我犯病了。”
“這個小品簡直太溜了,我願稱之為近些年最強小品!”
“近些年?彆搞了哥,這個節目哪怕放在小品黃金期那也是接近無敵的存在。”
“有這麼誇張嗎?”
“一點不誇張,因為這節目是按照嚴格的戲劇規格編寫製作的,起承轉合所有細節的銜接過渡都無可挑剔,絕對不是那些亂七八糟的融梗小品能比的。”
“就憑它結尾不摁著頭搞煽情逼人包餃子,我就吹它一輩子!”
“最後那一段轉換簡直神來之筆,編劇簡直是天才,我特麼準備回看一百遍!”
“還得是周灝啊,一出手就把小品給盤活了,牛嗶!”
“瑪德,這節目要是能上春晚,那今年的春晚就完美了!”
“確實,可惜了。”
然而僅僅半個小時後,就有“舅舅黨”泄露了天機——《主角與配角》原本是有機會登上央視春晚的,但是在審核階段被哢嚓了,周灝隻能退而求其次拿去給了豫南衛視。
這消息一出來,輿論瞬間炸鍋。
“666,這種神級的小品,竟然被審核卡掉了,哈哈哈哈……”
“幽默,實在是太幽默了,這幫審核是腦袋裡進水了?”
“噓,這可不興說啊……”
“唉,頑固的守舊勢力一日不走,這種事情還會持續不斷地發生!”
“我真不知道他們腦袋到底怎麼長的,挽回口碑的契機明明都已經送到眼前了,竟然還能給一腳踹出去……”
“彆聊審核了,沒意義,關鍵是經過這台《主角與配角》,證明語言類節目是有發揮空間的,並不存在什麼環境限製了創作之類的狗屁歪論!”
“對!分明就是它們自己不行,非要把鍋甩給大環境,不要臉!”
“然後哪天小品真要是複活翻紅了,那幫辣雞肯定又是第一個跳出來搶功摘桃子。”
“順便還得再踩上周灝一腳……”
“荊少紅:你們直接報我身份證得了!”
網絡上爭議沸反盈天,但並不能改變什麼,畢竟消息源隻是舅舅黨的小道消息而已。
隻要央視和周灝自己不鬆口,這就永遠隻能是個《小道消息》。
不過無論如何,《主角與配角》紅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且還不是一般的紅,是一夜爆紅!
a站播放量原地飛升,外站的各種盜博切片也是層出不窮,而且點播數都不低。
哪怕豫南衛視這台國風春晚的整體質量,都已經超過了去年,但《主角與配角》還是力壓群雄,成為了這台晚會上最耀眼的崽。
沒有之一!
無論是社媒平台上的時事話題量,還是a站的同步投票數據,都顯示《主角與配角》呈現出了近乎碾壓式的優勢。
單論節目質量,其實並不存在這麼大的差距,豫南衛視這邊的好幾檔節目,即便是放在央視春晚舞台上那都是能挑大梁的,硬核得很!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驚人的口碑效應,主要還是來自於觀眾的報複式好評。
天下苦“包餃子”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