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從京城皇宮出去,一路上有大德國官兵在兩旁監視,不許他們私自脫離大隊,連借口上茅廁也不許,一個不少的出去了京城。
他們在皇宮裡的馬車不許帶出去,出了京城過了大德國兵將和勤王部隊對峙的防禦圈,沿途征用了車馬,但數量不太多,大部分人都是徒步,一路上淒淒慘慘背井離鄉而去。
白巾國京城外圍的,來給皇家勤王的軍隊,一看皇家人都陸陸續續的撤出京城了,他們也就偃旗息鼓停止了無謂的進攻,護送皇家一乾人去他們想去的地方。
地方武裝因此死傷了不少人,也沒有人答應賠付,因為皇家丟了京城丟了皇宮,金銀都留在了皇宮裡,自己帶出去的金幣,滿打滿算隻有兩千多,其中還混入了太監宮女的私房錢。
那些錢是他們曆年在宮裡當差積攢的,因為分不出是府庫的或者是他自己的,隻能沒收了。
那些金銀首飾還好說,散碎銀兩也不是皇家的,可金幣長得都一樣。
“這幾個金幣是我自己的,是皇家給了我的俸祿,有總管記錄在案的,你不能拿走哇?”
“我承認這些錢裡麵有你的,可你的金幣也沒有記號啊,都是金幣外表都一樣,你就不要計較了,眼下皇家缺錢你又不是不知道,等到皇家反攻成功了,再賠給你吧?”
皇家反攻,就皇家連鍋碗瓢勺都沒有帶出來,拿什麼反攻啊?可這些話還不敢出口,隻能是心痛的看著金幣被收走了。
那些來勤王的軍隊死傷慘重,還有自發的地方武裝,他們的屍體還沒有來得及下葬,傷者倒是包紮了,也是血跡斑斑的,還是來到了皇家人麵前表忠心。
他們的意圖明顯,就是想得到皇家的獎賞,沒有錢沒關係,許諾以後給好處也行。
可惜,皇家連京城都丟了,帶出的財務有限,是不能給他們的。他們表忠心是可以的,但不敢明著提要求,皇家人就裝起了糊塗。皇家都這樣了,說什麼都是白扯淡。
他們連皇家的空口許諾都沒有,隻能是自己療傷和收斂死屍下葬了。
他們感到,這樣的盲目忠君有些不值得。
白巾國皇家人最後走出了五百裡以外,過了烏蒙山那片大山,到了偏遠的西雙郡停下了。
他們嚇破了膽,皇上幾番詢問將官們,是否到了離京城五百裡的地方,直到大臣們一再保證現在的地方離著京城到了五百八十裡以外了,他這才放心了。
現在,軍師被殺了,皇叔被大德國人留下了,估計也是凶多吉少了。
皇上帶領的白巾國過去敗在了北國人手裡,雖然丟了山海郡,但京城和皇宮沒有受到戰火波及,這次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敗,還是敗在了後起之秀的大德國人的手下,他們連京城皇宮都丟了,那可是祖傳的基業了。
忽然失敗了,還一下子少了軍師和皇弟兩個左膀右臂,大帥府守城將軍在一次城門樓子被炸平之下,幾個軍方主要的將軍死傷殆儘了。
這次被迫離京,軍隊帶出來的也不多,主要是沒有帶出來財務,他沮喪的心情可想而知。
接下來放出哨探去監視大德國軍隊,一旦得知大德國軍隊有異動,他們就嚇得心驚膽戰。
現在沒有了弟弟二皇叔和軍師輔佐,軍方的幾個大將都不是將帥級彆的,其他大臣的能力差強人意,他自己一個人拿不定主意。
大德國官兵不追擊他們,這是他們的萬幸。
他們隻是占了西雙郡郡守的官衙暫時住了下來,先穩定一下再說了。
烏蒙山另一麵就是西雙郡,西雙郡西麵就是天桐國,西雙郡和緊鄰的納吉郡一開始是屬於天桐國的,也是白巾國祖上在天桐國搶奪來的。
他們天桐國對白巾國皇家的遭遇幸災樂禍,隻是白巾國皇家,雖然被大德國奪了京郡,可還占著大量國土,失地的麵積連十分之一還不到,兵將也沒有損失多少,整體看來損失並不大。
白巾國皇家醞釀反攻大計,和大德國的戰況還不明朗,天桐國有想法把他們丟失的失地收複了,但白巾國還有大量的地盤和軍隊,也是不容小覷的,他們在舉棋不定。
否則,早就趁他病要他命,把納吉郡奪回來了。
……………………
傅雷在接管了白巾國京城以後,他指示城外的軍隊,攻擊白巾國緊鄰的仙山郡。有個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仙山郡有石油,大德國人要取用石油點燈照明。
京郡挨著的是仙山郡,現在還有白巾國的軍隊駐紮,但他們的都不堪一擊,戰鬥力相比守護界河橋頭的兵將差得遠。
經過幾次摧枯拉朽的戰鬥,仙山郡也被收了回來。
仙山郡可是出石油的,大德國從上到下眼巴巴的看著仙山郡,吸引力最大的就是仙山郡能產石油。國人是不知道怎麼回事的,但基地的頭頭腦腦都是知道的,石油可以提煉汽油柴油。
現在,產油的油楠都在南方,油楠樹不少,但絕大部分都是在深山裡的,一點點的在林子裡收集,接著集中起來運回來,運輸可是大問題。
石油替代油楠,是現在的第一要務,也是大德國收回仙山郡的目的。
仙山郡再往北麵就是沿海三郡裡的海河郡,是大德國從北國人手裡收回來的沿海三郡之一,仙山郡收回了,一下子就把幾個郡連成了一體。
不過,不能把京郡和仙山郡說成是大德國的。
白巾國京郡和仙山兩個郡,在他們全國來說是最富庶的幾個地方,因為皇家的混不吝,兩個郡變成了大德國的屬國,雖然沒有合並在大德國的版圖上。
此前丟了沿海三郡,北國和大胃國人他們惹不起大德國人。
現在,白巾國人這次又丟了兩個郡。
大德國人的武器比過去收複三郡的時候更凶悍,更是惹不起的存在。
兩個郡雖然是大德國以外白巾國的,但還是在大德國傅雷元帥的直接監管下的,連兩個郡的安全也是大德國三軍保護之下。
這樣,大德國的國土,在馬佳的運籌帷幄之下,加上沿海三郡,山海郡,一下子在暗中擴展了五分之一還多的版圖。
大德國的前幾代皇帝,都是規規矩矩守土的,根本就沒有主動的派出國家軍隊,對國境以外的國家發動過對外戰爭,多少代皇帝就沒有動過開疆拓土的想法。
就馬佳這個女皇的功績來說,收回了沿海三郡,收回了北國的山海郡,現在又收回了白巾國的京郡仙山郡,把曆代欺負大德國的白巾國皇家趕的遠走他鄉,是曆代先皇難望其項背的。
不過,馬佳不想要這兩個郡,把這大片地盤變成大德國的附屬國最好了。
如果兩郡成了大德國領土,就得派大量的軍隊駐紮。如果白巾國的民眾激烈反抗,就得實行高壓政策,現在的白巾國國民,從心理上就有反抗意識,隻是還沒有付諸行動而已。
如果這些新打下的地盤始終政局不穩,以後就會遲滯了經濟的發展。
這兩個郡如果是歸了瑩瑩公主母女管理,按道理說,他們母女都是白巾國人,瑩瑩公主雖然被名義上退貨了,可還是皇叔的妻子。
因為兩人還育有個昭陽郡主,昭陽郡主的父親是白巾國皇叔,她就是實打實的白巾國郡主了。
按道理來說,白巾國的郡主,是需要白巾國的國民擁護的,就是在大德國的幫助下奪了她皇大爺的京郡和皇宮,成了白巾國女皇,也得是白巾國人保衛。
這樣,白巾國公主管理白巾國,他們的國民從心理上就能夠接受了。
有的大臣,提議說昭陽年歲小,當女皇不合適,不如讓瑩瑩公主來當的好。畢竟瑩瑩公主是大人了,性格穩定,比性格靈動跳脫的昭陽強得多了。
“讓瑩瑩公主當白巾國的女皇,我看這提議不怎麼樣……”
如果是她娘親當女皇,就她的性格是老好人,平常沒有什麼脾氣,也沒有名利心理。時間長了,被趕走的皇帝和她通氣了以後,對她討要皇宮,她有極大的可能把皇宮拱手讓人了。
那樣,大德國女皇的一切打算都得打水漂了,犧牲的將士也白白丟命了。
說好的京郡是大德國邊境的安全屏障,會變成他們攻擊大德國的前沿陣地,這提議不但馬佳不同意,左右相也對這個提議嗤之以鼻,大多數的大臣也是反對的。
如果把他們的京郡直接納入了大德國版圖,他們的國民從心理上也會抵觸的。立了個女皇管理國家,還是土生土長的皇家女兒,那就不一樣了。
白巾國的安定,是大德國女皇考慮的,她這樣打算也是結合了多方麵的。
昭陽郡主母女在白巾國的皇家被趕出京郡以後,不但沒有落魄,昭陽郡主還在大德國的扶持下,即將成為白巾國的新立女皇。
這些,昭陽郡主母女還身在大德國,母女倆看打起來了,想阻止是無能為力的,隻能靜待事情的發展。她們還不知道,昭陽郡主就要和大德國女皇一樣,以後會被安排回去管理她的國家。
馬佳給大德國的決策定調了,大臣們看雖然沒有把兩個郡納入大德國版圖,也是可以理解的。
戰爭結束了,白巾國兩個郡的邊境穩定了了以後,袁康就不能隨軍了,因為基地還有他的許多事。
本來他加入軍隊是暫時的,就是為了快速推廣拋雷機使用的,從目測拋雷機至目標距離,到定拋雷機檔位,到調整炸藥包拋出掉落的方向,炸藥包引信留出合適的距離……。
在實戰中讓跟隨他的炮手快速學會,最終有了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