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是最大總裁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皇家女官漸多

第一百四十五章 皇家女官漸多(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男女搭配乾活不累,男女同學在一起,因為他們之間的文化水平差異大,一起學習起來也能互相幫助,有了難題也互相啟發解答。

這樣,阿福可以代替她教授第二波的學生學習數理化了,馬鵬最精通的是電力,也從阿福的第二波學生裡麵挑選了五個人,專門研討他們電力知識,後來都去了基地當上了電工。

這樣,這個開在皇宮裡麵的學校,就成了一個大學的雛形,開啟工業進程需要人才,馬佳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人才了。不過,她得自己培養。

這裡,就是人才的搖籃。工部的製備基地,就是人才的試驗田。

第二波的學生也有二十多個,先讓第一批學得好的已經熟悉了的知識,教他們第二批新招收的學生。

也讓他們去了水電站那裡,親自看怎麼利用水的力量發電。看發出的電力怎麼應用,輸電線路是如何架設的,變壓器怎麼變化電壓……。

有了實物供他們參考,他們學習的興趣大增。

現在,電風焊,隻有電焊,風焊的切割,隻能用沼氣,沼氣的熱量達不到切割鐵板的程度,她聽說了某地有地火,估計那是地下的瓦斯泄露了。

馬佳讓人去查看氣體瀉出的量,打算利用燃燒發出高熱量的瓦斯,當成風焊切割鋼材。

這個簡單,就在地火的位置挖個坑,然後放入了上麵有氣體導管特大木箱,扣著在出氣孔上的木箱,用麻絲桐油包裹幾層,方便收集地底冒出的氣體。

木箱的外麵用水泥封堵了,再用混凝土扣上一個密閉的蓋子,隻是留下了可調節的出氣孔。

出氣孔的管道接口連接了風槍,就可以用有壓力的瓦斯氣體切割鋼材了。

以後,還要研製灌輸了瓦斯氣體的鋼瓶,也製作乙炔和氧氣,一些需要切割的工件就不用費勁的拉來這裡了,方便了製造業。

之所以用地底上湧的瓦斯,是因為大德國的工業剛剛起步,還沒有做到製造乙炔氣體配合氧氣使用的地步,隻能是將就一個時期。

以後,萬家鎮的工部製備基地整體技術升級了,罐裝乙炔和氧氣也就研究出來了。

又該她忙乎翻譯資料了,這次是乙炔氣體的製作,想製作乙炔塊,就得先找礦,就是一種叫做氫氧化鈣的的石頭,用焦炭而煆燒產生。

她隻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人問到了,她也是推脫給了那些撰寫資料的人。不過,這是一個大方向,大方向被她指明了,聰明人就會慢慢破解。

鋼鐵廠和水泥廠這裡,可是有鼓風機和粉碎機了,還有女皇給的柴油機帶動的備用發電機。他們比照女皇給的資料,一看就可以明白了。

馬鵬領著的這些人,看到了石料研磨機,是十四馬力的柴油機驅動的,馬鵬他們也對這個感興趣,還有幾個同伴同樣感興趣。

當初,崩出柴油機的時候,女皇怕機器上麵的銘文讓人看了露出破綻,因為上麵寫的有機器的各種標準,功率,廠家的信息,還有保修信息。她不想惹麻煩,就把銘牌撬下來了。

至於有用的信息,那是她重新謄寫在紙上的。

“陛下,十四馬力是什麼意思,是這個機器做的功等同於十四匹馬的力量嗎?”薑小麗問。

“是的,我當初和你們講過馬力的,十四馬力代表的就是十四匹馬的力量。”

這些小年輕的都驚歎了起來:“十四匹馬的力量,如果是十四匹馬拉一個馬車,會不會把馬車拉的飛起來了?”

“那你們就用他造一輛車好了,現在咱有了鐵管和鐵板等鋼材,大輪胎沒有,但咱有了橡膠。”

“既然草原吉普的輪胎能造,造大輪胎也不是難事,不就是多用一些料嗎,隻是把他們組裝起來就可以,我估計你們想造車也不難……”

她故作恍惚的說:“哎,我想起來了,我在那個大炮彈箱子裡,好像看到了許多輛車的結構圖,那天有時間我找出來給你們看……”

“不過,你們現在就畫個車的初步的設想圖紙,到時候我把資料拿出來,看看有什麼出入。”

他們有的是獨立的創作的,有的是合夥參謀,幾種樣式各異的,柴油機為動力的車在兩天裡畫了出來。

女皇這兩天裡,也在把那些資料整理了出來,其實,那輛車就是拖拉機的外形。

他們拿到了女皇的圖紙,女皇卻看他們的設計。

他們有的把車設計成了四輪的,有的把車設計成了三輪的,有的設計成了六輪八輪的,牽引部分和後麵的車鬥竟然不是一體的。前麵的牽引是四個輪子,後麵的車鬥也是四個輪子。

還有一個,設計成了四輪貨車,不過,人是在貨物的中間的,中間的駕駛台成了一個孤島,駕駛台周圍是貨物。

而女皇的拖拉機,一張圖紙上畫的也是前後兩部分的,車頭是四輪的,帶著兩輪的車鬥,一共六個輪子。

還有第二張圖紙,是個客車,是一個整體的,前後共六個輪子,一對前輪是單個的,後輪負重太多是雙的。

說明也標示了,額定的固定座椅十六人,如果想塞人,二三十多個也塞的進去。幾人甚至想到了車的頂上也是可以坐人的,那樣,就多了一倍的乘客了。

女皇哈哈大笑,這讓她想起了一張記憶中,一個南亞鄰國的搞笑圖片。

還有一張紙上畫的是一個手扶拖拉機,隻有三個輪子,後麵的輪子比前麵輪子小了一半,駕駛者還有一個鐵皮的座位。這樣的三輪還可以動力輸出,可以直接的帶動旋耕機抽水機。

動力如果轉換了電能,還能帶動電磨等各種電動機械,也可以掛個車鬥拉貨拉人。

可惜,柴油機隻是仿製出了幾種,最大功率才十四馬力的,彆的規格大功率的都沒有投入仿製。三十八馬力單缸柴油機,還沒有投入仿製。

三百八十二馬力的樣品,甚至沒有拆解。

現在,怕人懷疑,彆的在這兩種中的中間型號就不能接著崩出來了。

按說,手扶拖拉機應該是八馬力的,現在除了八馬力和十四馬力的,其他功率的柴油機還沒有仿製出來,隻能是以後讓他們自行製作小馬力的柴油機了。

不過,手扶拖拉機結構簡單,掛個車鬥即能拉貨又能拉人,大家一致同意,就優先製作這一種了。

現在,她一開始用爆米花機器崩出來的柴油已經用光了,從南方運回裡的油楠產的柴油已經接續上了。采集油楠油有專業的人,運輸也有專業的人。

油楠油可以無限量的供應了,隻是用油的柴油機並不多。

劉廣俊和馬軍強帶領他十幾個人的團隊,在負責仿製柴油機。

袁康和劉廣福研製的優質的高碳鋼有了,製造柴油機的資料和實物的柴油機有了,仿製柴油機應該是不難的。

隻是需要時間,除了三馬力,八馬力,十四馬力的仿製出來了,其他的現在還沒有仿製成功。

她又想到;如果是客車,還得需要製作玻璃窗,擋風玻璃,車窗的玻璃都用得上,就是製造燈泡也用得上,產玻璃的工廠,也納入了建廠的準備。

這後續的車輛製造,必須用到電焊機和氣割槍剪板機,這個都比較簡單,電焊機電焊條就有資料,焊機和焊條三個月就實驗完畢了。

剪板機和氣割槍,也因為有資料,四個多月就成功使用了。

袁康手下的劉廣俊和馬軍強,劉廣俊是分管三輪車四輪車製造的,馬軍強負責仿製柴油機,高文閣分管橡膠的加工,於波分管玻璃製造。這些人都去了工部製造基地,各自建廠在那裡製造這些東西。

因為用到的地盤,那個萬姓前官員的大宅子,在基地哪裡有些擁擠了,就在外圍擴建基地,在已經沒有水了的稻田裡建設幾個工廠。

這些人,女皇讓他們都有了從七品的官職,在提職以後成了正七品的官員,劉廣福袁康馬鵬的領導下,方便各自管理手下的人乾活。

米花和薑小麗,成了教員﹝老師﹞,現在又招收了二十多個新的學員。

這些是大德國科研團隊的重要後備力量,人才是難得的,人才的地位必須比普通工匠,甚至是管理工匠的匠目高一兩個台階,方才能顯出人才的寶貴。

現在的米花和薑小麗,因為在兼職實驗造紙,也是從七品的官職了。

過去,皇家官員裡麵的女官極少,品階也不高,自從女皇登基以後,女官開始漸多了。

她倆教學之餘,就去基地研製現代的造紙,因為這時代的紙張都是蘆葦和秸稈為原料,混合磨漿製作的黃裱紙。這樣的黃裱紙緊密度太差結構鬆散,不利於書寫文字和繪畫。

有了女皇給的資料就不一樣了,按照資料添加藥劑,規範造紙的流程,黃裱紙很快就變成了漂亮的白紙。

現在,因為女皇看重國家的發展,尤其是工業的進步,有才能的都能拿高薪,那是怕人才外流,給他們分配官職也是一樣的道理,還能有利於管理。

限於她撒謊的二百車東西,她現在不再用爆米花機器崩出東西了,包括武器彈藥。除非是小巧的東西,比如軸承和實用的電動工具。

那些東西不占地方,如果裝車也不會占用太大的空間。

現在,她隻是貢獻一些圖紙和文字資料,反正這東西是紙質的,也不占地方。

這些資料記載的都是成熟的工藝,對大德國開啟工業進程有了極大地幫助。

她這次長記性了,說這些資料是在十幾個彈藥箱裡麵發現的,也不準確的說多少個彈藥箱,也不說彈藥箱裝滿了這樣的紙張沒有,故意說的模糊一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