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親啊,你現在還是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呢,鄧……表叔同樣年輕,你們曾經有過一段感情,現在可以共續前緣了。”
“孩子,在皇宮裡可不能發生那樣的事情,那可是被人指摘的?”
“有你女兒給你們運作,娘親你不要擔心什麼,皇宮裡麵的事情我說了算,一切有我呢。”
既然把話說明白了,馬佳就讓鄧平收拾收拾和娘親一起進宮了,進了宮,他的身份成了娘親的帶槍侍衛,屬於獨立特行的侍衛,也不屬於胡丘管轄。
這些,都是用獎勵鄧平辦事牢靠的借口,以後保衛娘親,也需要這樣的人。
馬佳既然來了八達洞,就用機器崩了許多品種的小食品,還不忘崩出一種娘親和鄧平用的藥物。因為娘親在別人眼裡是公主的生身娘親,如果突然懷孕了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情了。
懷孕了,或者生孩子了,那就是行為不檢點,傳出去民間連馬佳臉上也無光。
若是被三王爺或者皇家旁支抓到了這個把柄,把娘親裝豬籠沉塘倒不至於,她女兒的公主地位會跟著受損,想當女皇是徹底當不上了。
事情定了下來,馬佳後來給鄧平叫了禦醫,治療他的語言障礙,一段時間下來,也見效了。
宮裡留下了不多的宮女,幾個嬤嬤也是有學問的才留下的。
那些出了宮住在原金府裡的宮女們,知道公主讓她們住在這裡不是吃乾飯的,也想琢磨個掙錢之道,起碼能養活自己。
她們一開始是給三軍仿製軍服的,這年代都是粗細的棉布,根本就沒有耐磨的化纖布料。
做衣服,也都是手工縫製,沒有什麼縫紉機的。
後來,公主看她們人少速度慢,就把製作軍服和皮鞋的骨乾分出去了三十人,去了工部的大作坊,以她們為骨乾,又招收了二百人,接著製作軍服和皮鞋。
其餘各行當的,都是以製作食品為主的,還是留在這裡。
剩下的這些有些也陸陸續續的走了,有些是年齡要超出婚齡了,怕太大了不好找婆家,經過彆人介紹相親找了婆家把自己嫁了出去。
有的是自己當宮女幾年了,小有積蓄,北國人攻擊京城的時候,因為聰明提前把財務藏起來了,手裡有錢看那個買賣好做,就出宮去買店鋪開店。
也有的錢不多,想獨立自主的生存,在金府也學了些謀生的技能,不願意讓人管著,就去找喜歡的職業去了。
比如養鳥,養金魚,繡花,結瓔珞,紮燈籠〔宮燈〕。
那些嬤嬤,有些是處罰過宮女的,現在地位沒有了,被處罰過的宮女也就沒有了顧忌,對著她們無情奚落。她們有時候被宮女集體圍攻,自感無聊,全部自行尋出路去了。
剩下的人都是不喜歡做針線的,但在這裡住著,免費的吃喝也不是常事,就集思廣益,要自己養活自己,不再拖累皇家。
她們有的說是做吃食,有的說是做物件,反正是不能閒著沒事乾。
一直過了許多天後,佳佳公主親自過來了,聽了他們的計劃,就告訴她們,現在就做一種鍋巴,不同於粘在鍋底上的哪一種,是故意做出來的,品種有幾個,現在先做一種麻辣口味的。
鍋巴,就和平常的鍋巴差不多,不過不是悶米飯粘在鍋底下的那一種,是烘爐烤出來的。
直白的說,烤鍋巴的也不是鍋,而是四個鐵質的大抽匣,連抽匣的外框也是鐵的。
抽匣的下麵是一個爐膛,燒木材也好,木炭煤炭也好,把四個抽匣烘熱了,把配好了料的米飯攤薄了加熱,火候達到把米飯烘熟變硬成了鍋巴就行。
烤製鍋巴的炊具,也就是特製的鍋子,是生鐵澆築的,烘製的時候是在抽匣裡麵,避免了被煙氣和粉塵的汙染,成品顯得特彆乾淨。
因為是抽匣外麵的烤箱始終是熱的,溫度傳導給了抽匣,傳導的均勻,鍋巴整體受熱一致,就沒有了鍋巴受熱不均,有的烤焦了,有的還是半生不熟的現象。
焦黃酥脆的鍋巴,裡麵提前就放入了麻辣作料,讓人嗅著香味就食指大動。
一開始製作的時候,因為鍋巴是在烤箱裡麵,烤製的人隻能是憑感覺掌握。感覺火候差不多了的時候,抽匣抽出,取出熟了的鍋巴,接著把生的鍋巴餅放入。
製作這些抽匣,就委托了工部去製作了,袁康劉廣福看了她畫的圖紙,兩人去工部的煉鐵廠監製去了。
“馬佳,我以為你找我製作什麼精密的東西呢,怎麼要我製作灶具呢?你可知道,我和劉廣福在仿製手槍,處在緊要關頭啊。這一停下了,會耽誤我們很多事情的,不如你把這個什麼鐵箱子交給彆人去製作……”
“你們兩個研究仿製手槍,做的怎麼樣了?”
“主要是材質不過關,手槍是鋼鐵的,硬度比現下的百煉鋼還要硬的多了,我倆好困惑,也不知道海外工匠是怎麼做出了高強度鋼鐵的?”
馬佳知道,用最初級的生鐵,經過高溫熔煉變成熟鐵,剔除了些許雜質,用手工打造的方法製作刀劍,和現代的冶金技術是沒法比的。
高強度的鋼鐵,是經過從業人員幾百年摸索出的經驗積累,幾代人的漫長努力過程才成功的。
不過,她可以拿出現代煉鋼加工提煉的資料,讓他們用來做實驗啊。
造酒的資料她拿了出來,就是很好的借口,這個借口可以接著用,也不會有人會懷疑。
隻是現在的時機還不成熟,隻能是以後再拿出鋼鐵的資料了。
“哦,我想起來了,我山洞裡有幾炮彈箱子的海外資料,我當初驗收那些貨物的時候,發現箱子的重量和其他裝炮彈的不一樣。我看了看,都是海外的基礎工業各行業的資料,也許你們用得上。”
“隻是那些資料是海外國家的,有些文字和我們大德國通用的不一樣。我回去以後找宮裡的嬤嬤,那時候大德國沿海三郡還在咱們的手裡,後來才丟了的。有幾個嬤嬤是花高價從大胃國請來的,教授皇子們熟悉海外文字禮儀的,對海外文字熟悉。”
她說的籠統,袁康就當回事了,琢磨著是什麼樣的資料。
“我把那些資料學習一段時間以後,給你翻譯謄寫下來給,應該會對你倆有幫助的。
現在,你倆就先把烤箱督造出來,等完工了後,我給你們的資料也整理的差不多了,你倆再接著仿造手槍吧。”
袁康聽說馬佳有冶鐵煉鋼的資料,心裡也是期盼的,不過,馬佳還得去學習海外的語言,海外的語言文字和大德國的比有些差異,等到她學的精通了,再翻譯謄寫了資料,不得幾個月嗎?
沒辦法,那就耐心的等著吧。
直到十多天以後,第一批的四個烘烤的抽匣才製作完畢了,成功做出了一小批的鍋巴。
鍋巴可以當成零食嚼著玩,也可以接著加工做菜,菜品有香酥鍋巴,鹹蛋黃鍋巴,油炸鍋巴,澆汁鍋巴,鍋巴辣子雞,鍋巴土豆,雙脆鍋巴等許多菜。
接著,他們又製作了二十套烤製鍋巴的抽匣。
鍋巴是自己認可了以後,才往外推銷的,時間不長就暢銷了。大德國人普遍吃過糊鍋底的小米鍋巴,是不添加任何佐料的原味,裡麵還有糊吧味道。
現在金家作坊製作鍋巴,有鹹淡有香料的味道,裡麵還有各種餡料,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金家的食品廠忙碌了起來,公主看他們乾得好,就又讓袁康製作了五套,烤製鍋巴的分出了一二三班輪流上工,歇人不歇烤箱連軸轉。
馬佳給她們製定了各項製度,平常有等同於宮女的薪俸,超產了有獎。
後來製作的熟練了,火候也掌握的得心應手了,幾個抽匣輪番的抽出,和生產線有的一比。
初級的產品就是麻辣口味的,以後還要有河蝦口味的,番茄口味的。這些鍋巴有個特彆的名稱,叫做金府鍋巴,工廠就叫做《金府食品廠》了。
金府很大,有著四五個大院子,開食品加工廠隻是占了其一。
馬佳還計劃讓程豔豔她們製作蒸餾酒,馬佳用機器崩出來的酒曲是五糧液的,一套蒸餾酒的配套工具,有些是銅鐵質的管路,是袁康劉廣福幫助製作的。
這個倒不難製作,鐵的就鑄造,銅的,先做成薄銅板,手工敲鑿就可以。
酒是按照馬佳崩出來的資料生產出來蒸餾酒,未經過勾兌的,達到了八十度以上。
現在還沒有什麼儀器測量酒精度,馬佳就親自品嘗,感覺不烈就不斷地勾兌,最後把酒精度定格在五十度。另一種就是四十度左右的,也比本地土釀酒度數高許多。
儘管隻有兩種,也得到了好酒者的追捧。
這些酒一經上市,就博得了京城人的喜愛,由於馬佳並沒有讓程豔豔保守造酒的秘方,秘方很快就流傳出去了,許多造酒的作坊跟風製作。
跟風開酒坊的,是那些在金府出去的宮女,雖然她們自己開門店,賣糧油雜貨的有,賣布料飾品的居多。可此前並沒有開店的經驗,許多人都經營不善。
她們有許多同病相憐的小姐妹們,也把金府當成了娘家,也經常來金府走動。
看到了蒸餾酒在京城供不應求,他們有心的,就經常來觀摩,有的也跟著上手,時間一長也把做酒的工藝學了去,但她們感恩學到的技藝,不想和金府的姐妹們在京城裡競爭。
很快,蒸餾酒就銷售到了京城以外。
程豔豔管理生產,胡丘管理金府的保衛工作,因為院子裡住的乾活的都是年輕姑娘,不漂亮的就當不上宮女。如果姑娘們出了什麼事兒,那就是大事了,關乎皇家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