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我不是袁術 > 三百零七 這多是一件美事啊!

三百零七 這多是一件美事啊!(1 / 1)

推荐阅读:

袁樹下馬走到了迎親車前,親自請新娘下車,車內的杜凝隨之下車,依然手持團扇遮住臉龐,隻留一雙眼睛。

也是到這個時候,杜凝才終於看到了自己的丈夫的真容。

值得她欣喜的是,她發現袁樹的容貌與她在漫長時光裡自己於腦海中勾勒出來的那個形象並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比起她所設想的還要更好看一些。

她伸出去的那隻手很快便被袁樹握住,她覺得袁樹的手有些粗糙,許是常年練武的緣由,除了粗糙,便是火熱的觸感。

袁樹眼見杜凝一雙眸子死死地盯著自己,沒說話,笑了笑,握住她的手把她攙扶下車,而後牽著她一路向前,在眾人的恭賀聲中,踏入了張燈結彩滿是喜慶之意的後將軍府。

婚禮的流程也有很多,並不遜色於迎親流程,從最開始的卻扇禮,到後麵的同牢禮、合巹禮,再到最後的解纓結發與執手盟誓。

卻扇禮便是由新郎念舊卻扇詞,新娘則順利放下團扇,露出真容。

同牢禮是夫妻雙方分食太牢或少牢祭肉,各執青銅匕首取食三次,象征三生結緣。

合巹禮則是用鎏金葫蘆杯盛鬱金香草苦酒,夫妻雙方各以一半的葫蘆飲酒,而後拚接葫蘆以紅絲纏繞,藏於漆盒,寓意合二為一。

解纓結發更有象征意味,需要新郎解下新娘發間彩纓,與雙方頭發以紅繩結存於青絲匣,象征血脈相融,二人合為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東漢貴族婚禮並沒有所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之類的流程,因為東漢時期的婚禮還有上古遺風,所注重的並不單單是兩個個人或者兩個家庭的結合,最本質的,是兩個家族的結盟。

這一時期,如此隆重的婚禮往往都是各自家族的嫡子嫡女之間才會舉行,若是庶子庶女則不可能如此的隆重。

這一點,從最後的執手盟誓環節就能體現。

這一環節中,需要刻“天地為鑒,日月為盟”八個字於玉璋,將此玉璋分藏於兩家宗廟,作為婚姻合法性證明。

宗廟對於每一個家族來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把婚禮證明分藏於兩家宗廟,也就意味著兩個家族之間的重要聯合。

若是背棄,則是連祖宗都瞞不過去,是要經受巨大的宗法、社會、道德壓力的,甚至會引起一係列的連鎖反應,造成整個家族的信譽危機,進而影響到家族的政治利益。

從這一點上來說,當初楊賜的背刺對於袁氏來說有著極大的衝擊力,畢竟楊彪是楊氏家族嫡子,而袁樹的姑姑也是袁氏家族的嫡女,雙方家族各有玉璋在各自的宗廟內。

結果你老楊居然背刺袁氏!

那之後,袁氏家族已經憤而將楊氏玉璋取出宗廟予以摧毀,實質上等於不再承認與楊氏的盟誓。

楊賜在此之後追悔莫及,但已無濟於事。

楊彪的婚姻從那個時候開始倒也算是真正成為了兩個人的婚姻,隻是這未必是楊氏和楊彪所想要的結果,甚至對他們來說,到了這個地步,這婚還不如不結。

而從此時此刻開始,袁氏與杜氏之間的聯盟也正式結成,雙方各自對對方都有一份義務與責任,這是這場涉及到祖先的盟約所帶來的婚姻的直接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盟約的影響對於袁樹和杜凝兩人的影響反而沒有對袁氏和杜氏這兩個家族的影響大,這也充分體現了這一時期貴族婚禮的本質。

甚至不是兩個家庭的結合,而是兩個家族的結合。

一直要到隋唐以後,中古時期的世代貴族與傳統宗族勢力在五代十國的衝天戰火中灰飛煙滅,宋代君主、平民二元社會穩定之後,婚禮的含義才更接近兩個家庭的結合。

至於婚禮的意義進一步發展到被廣泛認為是兩個個體的結合這一階段,那就更是一次又一次的社會革命與解放運動之後所產生的連鎖反應了。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整個人類曆史之中,純粹代表兩個個體的結合的愛情婚姻從來也不是主流,這也是袁樹並不太在意這場婚禮的緣由之一。

不過事已至此,他還是坦然接受了這個結局。

望著眼前那個略有些緊張、略有些羞澀的小女子,他隻是輕輕歎息,想著就算不喜,以後也要與她舉案齊眉、和平相處。

正式的婚禮流程到這一步已經結束,接下來,新娘進入新房,新郎則需要留下來與家中長輩一起招待賓客,舉辦正式的婚宴——合歡宴。

合歡宴上,需要按周禮奏“房中樂”,舞者執羽龠跳“靈星舞”,賓客們則根據自身社會地位的高低,依次用金、銀、漆製的酒杯喝喜酒。

袁氏大擺宴席,將所有能夠找到的珍奇食材一一奉上,在整個三河之地搜集而來的著名庖廚通力協作,共同烹製一場饕餮盛宴以滿足賓客們貪婪的腸胃。

袁樹本來想趁此機會大吃特吃,因為他真的很餓,結果萬萬沒想到居然被一群部下包圍起來挨個兒的敬喜酒,非要和他喝一杯沾沾喜氣不可。

盧植,賈詡,程立,十三太保,甚至還有喝了點酒有點上頭的段熲和董宣,他們像是眾星拱月一般的把袁樹裹在中間,大有一副不喝就不讓你去洞房、憋死你的架勢。

袁樹左右回避,施展靈活的身法試圖逃出生天,但是在左右為男、滿身大漢的情況下,他是雙拳難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三潑稀,一個不留神,就被灌進肚子裡好幾杯酒。

如此熱鬨的景象落在袁逢眼中,那是十分滿意的。

好大兒要結婚了,真的要成大人了,很快就要生孩子,他也很快就要當爺爺、抱孫子了!

這可多是一件美事啊!

此時此刻,袁逢似乎忘記了袁基已經給他生了一個孫子兩個孫女了。

沒辦法,對袁樹的偏愛在袁逢這邊是越來越明顯的,再加上袁基、袁紹兩人常年不在雒陽,遠近親疏的關係一目了然。

看著袁逢一臉老懷大慰的模樣,坐在他身邊的親信、大司農毛陽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略有些無奈。

他隻覺得袁逢和袁樹這對父子的感情非常深厚,且互相之間的關係也頗為融洽,甚至在關乎到至關重要的權力層麵,這兩父子也從來沒有鬨過矛盾。

袁樹在他看來是一個比較強勢的人,袁逢則相對寬和,本來朝政局勢是以袁逢為主、袁樹為輔,但是在相當多的場合與局勢中,袁樹的意見才是最後得到貫徹執行的意見,而並非袁逢的意見。

而袁逢對此卻似乎樂見其成。

他往往會旗幟鮮明的支持袁樹的意見,要求部下們按照袁樹的意見去執行。

這一點一度讓袁逢身邊的門生故吏們感到擔憂。

袁逢身邊的親信們數量其實並不少,兵變之後也大量占據朝堂高位,是目前實際執掌朝政運轉的主要力量,大量擔任主要長官職位。

而袁樹的部下則因為資曆不足而多數擔任基層職位。

不過這隻是暫時的,隨著時間流逝、袁樹不斷成長,他部下的這些年輕人必然會奮起,會開始威脅到他們這幫老登的權力地位。

這一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