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八部天龍(1 / 1)

推荐阅读:

木婉清手掐一朵金色波羅花,穿過珠寶鑲嵌仿佛純金打造的輝煌王宮,路過奢侈華麗的圓頂寺廟,來到一片草地前。

草地顏色翠綠悅目,各種野花點綴其中,那一邊儘頭是無邊無際,連在一起的巨大佛國。

她過了草地,行至這片佛國之前,隻見輕煙嫋嫋,檀燭氣息悠悠,還有各種異香飄蕩在空氣之中。

微微仰望這片佛國,哪怕沒有走進其中,不知為何木婉清心裡卻升起此處還是沒人的念頭。

可若沒人,那香火是誰所點?法器是哪個奏響?這麼恢宏雄偉,妙寶莊嚴,看不到邊際的佛國建築,是誰在打理?

木婉清咬了咬唇,心中頗為不安,她想念家裡,思念趙倜,一刻都不想在這裡呆著,但又不得不到處尋找出路。

她往佛國之中走去,佛國地勢有些高高在上,前麵一百零八個階梯可以登臨。

這些階梯都極長極大,銀白的顏色,發出瑩潤光輝,似非凡間之物。

木婉清踏上第一層台級,忽然心中亂跳起來,氣息不穩,腦內雜念紛遝而至。

她急忙念誦起大智度經,這些天已經將覺法住持留下的大智度經全部背熟。

木婉清低聲念著經文,此地不見人煙,處處神秘奇異,心慌意亂之時,全靠此經穩定心神。

果然,誦起經後台級上的影響消失,氣息也穩定下來,她吸了口氣繼續往上麵行走。

一百零八個台級,看似不多,但越往上行越吃力,似乎每一步都沉重無比,哪怕將內功催發到極致,也是步履艱難,若沒有大智度經從旁輔助,清心靜意,恐怕她連十級台階都登臨不上。

漸漸的幾個時辰過去,她終於邁上了最後一級,頓時覺得身子一輕,似乎耳目都一陣清明,心靈都受到洗滌,攀登石級損失的內力更以平時幾倍的速度開始恢複。

木婉清抬頭打量起四處,卻比在下方望著還叫人震撼,那些殿堂連綿無際,每一座樣式都不相同,各有特色,雄偉壯麗。

她略微猶豫了一下,沒有走正前方的那座大殿,那大殿雖然外表金光閃閃,但卻瞅著太大太宏偉了,隱隱散發出莊嚴的氣氛,叫人有窒息之感。

木婉清繞過這座大殿,朝佛國裡麵行去,這時不少殿堂內都傳來梵音鐘聲,仿佛在歡迎她一般,叫她心中微微慌亂。

最後尋了一座小殿走入,隻見裡麵供奉著一尊羅漢之像,容貌極其猙獰凶惡,金漆粉身,光芒閃閃,一隻手拿著降魔杵,一隻手拿了件不知什麼名堂的法器。

木婉清看了半天,沒認出是哪尊羅漢,她對這些知之有限,不過在苦梵寺了解一些,從東京大相國寺知道一點。

而大理雖然崇佛,她在城中也進過些寺廟,卻是無人介紹走馬觀花,佛菩薩還算認得,羅漢卻是不識了。

從這座殿退出,繼續往前麵找去,又進了些殿堂,但依舊是羅漢像,表情各異,形態不一,有歡喜惆悵,有悲傷憤怒,有長眉多臂,有跨虎騎鹿。

木婉清不由心中納悶,怎麼都是些羅漢,沒有其他菩薩護法?

但她稍微思索便即明了,這佛國其大不知幾許,自己所走之處多供奉羅漢金身,佛和菩薩應該都在旁的地方。

隨後繼續向其中走去,往中心方向而靠,忽然看到一片建築迥異離奇,雖然還是佛家風格,卻和尋常的寺殿不同。

她好奇行至近前,卻是好大的一座殿堂,華麗程度遠超那些羅漢殿,頗有幾分奢侈之意。

木婉清想了想,走到殿門之前,這門卻是沒有打開,她用力去推,門絲毫未動,她內力運轉,方聽得“吱呀呀”動靜,將殿門打開半數。

進入殿內,看各處皆鑲嵌寶珠寶玉,明亮無比,正中供奉一尊高大雕像,非佛菩薩也非羅漢,十分威嚴,似有無窮大法力。

木婉清仔細辨認,卻是認得了,居然為八部天龍護法神王的天眾首領帝釋天。

帝釋天並非諸天眾之中最強大者,不過卻是天眾名義上的領袖,帶領天眾作戰。

有一些天眾不居於帝釋天所在的仞利天,也就是所謂的三十三天,而是居於彆處,不受帝釋天所管,甚至有的權利比帝釋天還要大。

佛教共有二十八大天,分彆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共為二十八。

而所謂的三十三天其實指的是欲界中第二天仞利天。

忉利天位於須彌山頂,中心是帝釋天居住的善見城,四方各有八天,總三十二天,算上中間善見城的善法堂天,合計三十三天。

也就是說二十八天乃是大天,而三十三天其實是二十八天之中,帝釋天坐鎮統領的欲界第二天仞利天。

仞利天分成了三十三塊,被稱三十三天,是為小天。

木婉清看了片刻帝釋天神像,心中驚奇,暗想這佛國居然還有八部神王供奉,就不知道另外七名神王都在哪裡?

這殿內的神王隻有帝釋天一尊,而大殿兩旁則各是十六名形貌不一的天眾,共三十二個。

這三十二尊神像木婉清雖然沒有見過,但心內猜測是帝釋天最親近的三十二名手下。

忉利天由帝釋天統治,他有三十二個大臣輔佐,加上帝釋天自己,分居四麵八方和中心,每處都有一座大城,城內各自擁有一座天宮。

木婉清又看了片刻,然後退了出去,繼續朝四周探索,片刻她又看見一座古怪大殿,與正常佛殿迥異,不由運轉內力推開殿門。

這座殿內供奉的卻是八部天龍護法神王中的龍王。

八部眾龍眾以難陀龍王為首,意為歡喜龍王,是護法龍神的首領,具大威力大智慧,能夠順應眾生心意,調禦風雨,掌控水域。

龍眾與天眾不同,天眾大法力者都獨立了出去,族中權利集在帝釋天手上。

而龍眾則權力較為分散,在族內主事的除了名義上首領難陀龍王之外,還有跋難陀、婆伽羅、和修吉、五德義迦、阿那婆達多、摩那斯、優缽羅七位龍王。

除此之外其他龍王也不少,並不主族內事務,各自生活,如娑竭羅龍王,作為鹹海一百七十七龍王中的第七龍王,他的女兒便是在法華會上示現成佛的那名龍女。

龍女幼時八歲,智慧猛利,能受持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於刹那之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

靈鷲山法華會上,佛說妙法蓮華經之後,龍女以一顆價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珠獻佛,即刻轉為佛身,騰空駕祥雲前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台,成等正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木婉清站在殿中兩旁看了看,另外七位龍王也在此處供奉,形態不一,有的幾首多爪,有的似大蟒無角,表情也各異,或暴躁,或憤怒,或柔和。

她又呆了片刻,然後走出殿外,繼續向前方尋找。

接著就在不遠之處,又找到了乾闥婆神王的神殿。

乾闥婆神王又被俗世稱為乾達婆、香神,名字中有變幻莫測的意思,梵文裡魔術師也被叫做乾闥婆,海市蜃樓被稱為乾闥婆城,代表隱約飄渺,難以琢磨。

這個神像她最為熟悉,在苦梵寺的時候看的最多,神王嘴角微微含了一絲笑意。

木婉清瞧了好半晌,總覺得神王笑容似乎在哪裡看過,苦梵寺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卻想不起來究竟在什麼地方曾經見到。

隨後出了殿門,又走了幾處樣式有些奇怪的大殿,都是供奉八部神王的殿宇,最後她看到一座色彩金藍相間的殿堂,不由走入進去。

這裡供奉的是緊那羅神王的雕像,神王是女性形象,端莊絕美,手中似乎拿著一件法樂之器。

緊那羅神王又被稱為歌神,還名音樂天,傳聞族中女子多與乾闥婆族中男子結伴,一奏神樂,一唱神歌,配合無間。

就此時木婉清忽然感覺到了一些倦意,這些日子困了她就在各處房屋殿堂,或者草地上睡去,此刻朦朦朧朧間走至前方須彌台旁倚下。

恍惚中殿內似乎響起了歌聲,神秘而空靈,悠揚而悅耳。

她不由露出一絲笑容,口中呢喃誦著大智度經,慢慢地睡了過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