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立盤(1 / 1)

推荐阅读:

……

“如何?”

“是不是比那醫書好看多了?”

嗯!吳文點點頭。

術數之道,幾乎囊括了世間所有的學問,玄妙至極。

不懂的人,看之便覺頭疼。

懂的人,樂在其中。

“你現在所看到的,還隻不過是一角而已,連皮毛都算不上。”

李淳風笑著搖搖頭,語氣中充滿了對術數之道的自豪與敬畏。

吳文再次點頭,認可他的說法。

扶鸞請仙,這門術數之法的精髓,在於立盤。

立盤,看似簡單,實則深奧無比。

要求不僅要精通易經,更要理解陰陽、五行、八卦之間的相生相克關係,以及它們如何構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邏輯思維框架。

然後,再將需要解決的問題巧妙地融入這個框架之中。

就像是在一張錯綜複雜的網中,找到那條通往答案的線索。

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逐步揭示出問題與各個因素之間的內在聯係。

這些聯係,往往以卦象的形式呈現出來,它們就像是一麵麵鏡子,反映出問題的本質和真相。

四方上下謂之宇。

古往今來謂之宙。

在這宇宙之中,仿佛有一套浩瀚無垠的天道係統在運行。

隻要立的盤足夠大。

那麼,便沒有解不開的謎題,沒有尋覓不到的答案。

看著吳文的興趣被吊了起來,李淳風手指輕點著麵前的書架,緩緩說道:

“這裡的書卷我都已整理過,你可以從這排開始看起。待你將這些書全都讀完,理解其中的道理,便算是入門。”

眼前書架上的書卷琳琅滿目,少說也有三四百冊。

彆說是學會,理解裡麵的知識,光是從頭至尾走馬觀花地看一遍,也至少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

說完這些,李淳風便不再多言,轉身離去。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剩下的,就看吳文自己的考量。

吳文在原地站立了許久,沉默地注視著眼前這一堆堆的書卷。

思索了半晌,才伸手抽出第一卷開始閱讀。

這第一卷書,就讓他感到意外。

書名既非《易經》,也非《八卦》之類,而是《黃帝內經》。

吳文將其緩緩展開,隻見開頭寫著:“素問”二字。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吳文一直還以為《黃帝內經》隻是一本醫書,沒想到它竟然也蘊含了術數的精髓。

沉浸式的看下去。

這卷書中的內容,以最為基礎的方式,為吳文打開了術數的大門。

陰陽、五行、乾支。

陰陽是吉凶的依據,五行既是陰陽的具體狀態,又是其作用變化的表現。

乾支則是陰陽五行結合的具體表示,它代表了方位、時空與周期。

而且,乾支不僅是對陰陽、五行的具體細致表示,其本身還蘊含象征意義,也是占卜的具體演算內容。

……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

吳文一直沉浸在術數的研究之中。

在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之後,他對術數的認知越來越清晰。

總結發現,術數主要有四個基本概念:

盤概念:包括大六壬、奇門遁甲、太乙式、紫微鬥數等。

卦概念:如六爻法、梅花易數等。

乾支概念:涵蓋四柱推命、河洛數理、風水術、鐵板神數、演禽法等。

形式概念:則包括麵相、手相、骨相、字相等。

這些看起來好像並不很多。

但實際是,即便隨便從中單拎出來一個,也足夠一個人窮極一生去鑽研。

所以,術數對於吳文來說,何止是任重而道遠,簡直就是一望無際,看不到儘頭。

這天。

吳文剛從藏書閣走出。

恰巧遇見了魏征。

他連忙快步上前幾步,恭敬地打招呼:“魏大人。”

“吳文呐!”魏征回應道。

吳文開口問道:“魏大人,不知我上次請您辦的那件事,今天如何了?”

“哦,是這事啊,已經妥當了。如果我所料沒錯,你師傅昨日應該就已經回去了。”魏征說道。

“是嘛?”吳文聞言一喜,對魏征表示感謝。

接著,他又開口說道:“既然如此,我也想回祝家村一趟,這段時間就不來東宮了,還請魏大人應允。”

“沒事,你回去吧!”魏征爽快地答應。

“多謝大人!”

吳文對著魏征告辭,離開東宮。

趁著天色還早,直接離開長安城,回往祝家村。

“九爺!”

來到小院外,隔著籬笆牆,吳文就看見祝九爺正在園中忙碌著,收拾著竹架上晾曬的草藥。

快步地進入院中。

“阿文,你上哪去了?我一回來沒見到你,心裡好一陣擔心。”

見到他,祝九爺輕聲責備道。

“讓九爺操心了!”吳文笑著回應。

然後,他將九爺離開後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大致的給祝九爺講述了一遍。

“唉!”

聽完後,祝九爺長歎了一口氣。

“沒想到你居然有如此一番際遇,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

“九爺,那青衣堂的人帶走你,都讓你去乾什麼了?”吳文疑惑地問道。

“他們也沒有怎麼苛待我,就是讓我每天不停地煉製丹藥。”祝九爺答道。

“煉製丹藥?什麼丹藥?”吳文好奇地追問。

“養血丹!”

祝九爺笑著說道:“這一次也算是因禍得福,我在青衣堂中學會了此丹藥的煉製之法。”

說著,祝九爺來到一旁的板凳上坐下,吳文緊跟著。

“我講給你聽,你且記好。”

祝九爺詳細講解養血丹的煉製方法。

“養血丹,其效果是補精益血,主治氣血虧空。

所需藥材有益母草、廣皮、阿膠、熟地各二兩,杜仲、白芍、白術、椿皮、續斷、川芎、艾炭、茯苓各一兩,製香附、當歸各四兩,延胡六錢。煉蜜為丸,每服二錢,用黃酒和溫水送下……”

聽完九爺的講述,吳文將這養血丹的煉製方法牢牢記下。

同時,心中暗自思量:煉藥丹方是何其重要的東西,九爺在青衣堂學會後,對方怎麼可能輕易讓他離開?

如此想來,這背後的原因,必定是因為魏征的幫忙。

背靠東宮太子府,彆說是一個丹藥秘方,恐怕即便是整個青衣堂,隻要一句話,對方也得雙手奉上。

想到這,吳文心中不由地感到慶幸。

幸虧自己當時沒有在家傻傻地等待,祝九爺這一去,分明就是一去不複返的事態。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