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無人機看還是就這樣,眼見為實,我們上街吧。”
通過無人機看了許久,朱雲峰提議。
洪武南京確實變化非常大,利用後世技術、材料、機器,八年時間,竟然翻天覆地。
不僅人口從當初的二三十萬,膨脹了十倍達到了三百萬的程度。
連火車站、輪船站以及一些跨河橋梁都建起來。
城內時不時還有人騎著自行車劃過,顯然自行車製造對於大明來說也已經不是問題。
但工業底子還是太薄,純靠從現代進口機器,發展的速度還是太慢了。
要是換後世,以後世的工業能力,如果上麵想建造一座新的國際大都市,恐怕八年時間,都能再造個深圳出來。
而且背靠現代,有充足的造橋技術和種類齊全的大型機器,大明還是無法在長江上造橋。
火車網絡確實已經鋪開,但主要覆蓋地區還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為主。
基本就江蘇南麵和浙江等地。
江北也有鐵路,卻與江南不溝通,隻能坐火車到鎮江,然後再在鎮江坐蒸汽輪船渡河,再在對岸的揚州坐火車。
目前鐵路最遠也就到淮安,裡程攏共不到兩千公裡。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明這些年的發展甚至可能都比不上非洲黑叔叔們。
至少如果非洲某個國家受到我國的一切技術、材料、機器援助,又有一個市值接近千億的大集團做後盾,gd恐怕早就起飛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盧旺達。
反觀大明,還是無縫銜接,不像非洲那樣需要跨洋渡海,結果發展成這樣,確實不太行。
不過也沒辦法。
歸根到底,技術、材料、機器不缺,缺的是人才。
與非洲黑叔叔們合作,國內大把的高端人才過去,搞土木、搞基建、搞通訊、搞采礦,要什麼有什麼,黑叔叔們隻要出點人工就行。
甚至如果黑叔叔們懶,人工都不用出,國內很多土木畢業的學長們搶著去打灰,乾幾年就能攢幾十上百萬回來。
大明就急缺人才,哪怕已經在全力做教育,全國興辦學校,進行現代化教育改革。
可人才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培養出來。
因此的確不能怪朱標。
現在能發展成這樣,基本已經是極限,真正的高速發展,估計至少得十年後,大批擁有高中大學學曆的學生畢業才能進入飛速增長期。
“嗯,你們去吧。”
朱標聽到朱雲峰的話,笑道:“待會還有些事我要處理,就不陪你們逛街了。”
“走走走。”
朱雲峰從椅子上站起來,伸個懶腰道:“好久沒逛街了,不知道街麵上還有沒有熟人。”
從洪武十二年開始,他就喜歡在南京城街頭四處溜達,當街溜子。
先是走路,後來換摩托車,再後來換大g。
南京的街道也是他看著慢慢變多起來,人口日益繁華,甚至秦淮河上出現了畫舫,城內有了青樓。
如今一年多沒去了,人口又暴增了那麼多,不知道江湖上還有沒有他的傳說。
三小隻隨即大搖大擺地出了奉天殿,再次坐上了奔馳車。
汽車轟鳴駛出。
順著奉天門,一路向著午門的方向而去。
雖然下了大雪,但宮中自然會時常掃雪,除了乾清宮外大殿不允許人過去,不能大規模清雪以外,宮中其它地方隻有屋頂白皚皚一片。
大g陡然開到了奉天門口,門口的侍衛一個個都睜大了眼睛,有人甚至伸手阻攔,開口大喊道:“誰?”
“噓!”
旁邊有衛士把他拉住,嗬斥道:“八要命了?這是吳王殿下的車駕。”
“沒事。”
朱雲峰停在宮門口,把窗戶打開,探出頭笑道:“小夥子,我下的是車,你下的是崗,你攔的不是車,是你的前程,喝醉的是我,該醒的是你。”
“啊?”
衛士人都傻了,呆愣在原地。
“哈哈哈哈。”
朱雲峰樂道:“好了,適才相戲爾,孤一年沒來過了,新來的衛士不認識也正常,爾等儘忠職守,這是應該表揚的事,賞他兩個銀元。”
“是,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眾人慌忙應道。
而之前攔車的衛士早就嚇出了一身冷汗。
站崗的隊長訓斥他道:“下次招子放亮點,這車駕隻有吳王殿下和楚國公能開,以後看到這車就馬上放行,明白嗎?”
“是是是。”
衛士如夢初醒。
其實朱雲峰和季赫不在的這一年,江湖確實有他們的傳說。
人們都知道大明有兩個特殊的存在,吳王殿下與楚國公,向來都不拘小節,在宮裡宮外亂竄。
但奔馳大g一直停在奉天殿外廣場,那裡是禁區,不允許任何人過去,就連冬天地宮結冰,都是朱標親自拿開水化冰。
季赫偶爾過來給車發電,也最多就是在奉天殿廣場上轉悠幾圈,導致侍衛們已經很久沒看到大g了。
特彆是那些新來的衛士,彆說奔馳大g,就連朱雲峰和季赫他們都沒見過麵。
也就使得今天車被攔住。
不過隨著朱雲峰和季赫的出現,也粉碎了不少謠言。
畢竟兩個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忽然消失,甚至連燕王殿下也神秘失蹤了,這令人不得不產生聯想。
當然。
朱元璋也不見了。
但他對外宣稱是染病休養,外界自然有些謠言,可沒人敢造朱元璋的謠,何況朱標還在,自然就影響沒那麼大。
反觀三小隻不見了就不同,老朱常年待在宮中,平日裡也就一些親信大臣、侍衛和宮女宦官能見到,再不濟就是一些親族和後宮皇後妃嬪。
因為染病不見人很正常。
他們三每天在外麵當街溜子,南京城大街小巷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五六年都是如此,宮中侍衛和宮外街坊鄰居早就習慣了。
結果突然失蹤,早已經習慣他們的人自然會感覺到奇怪,從而家長裡短、市井街頭傳出閒話。
有人說他們被皇帝派去邊疆了。
有人說他們被賜死了。
還有人說他們遠赴海外,去了其它國家。
反正各種謠言都有。
朱雲峰他們自然不知道這些。
出了奉天門後又穿過午門,外麵就是大明門,兩側是五府六部內閣的辦公場地。
如今這裡已是大變樣。
從午門一直到大明門,長達一公裡修了整齊的馬路。
兩側以前是宮闈,有宮門進出,宮牆後則是許多低矮的房子,用於各個部門辦公,不僅辦公條件簡陋,而且出入也不方便。
現在那些宮牆全都拆掉了,修了碎石子鋪的人行道,兩側種滿了花圃、樹木,還有大型人工湖泊,引秦淮河水進來,光水麵麵積就多達三百餘畝。
在這些水麵上有很多人工島,上麵修建了各種建築物,猶如宮殿般耀眼,許多拎著現代公文包,拿著文件的官員在其中進進出出。
而更外圍靠近大明門的宮牆一側,更是修了停車棚,裡麵清一色的自行車,很多官員都騎自行車上下班。
穿著大明官服,拎著公文包確實很有違和感。
不過也沒辦法。
由於朱雲峰老家是打字複印之鄉的緣故,他搞來的打字複印機非常多。
然後就是紙張。
有了電力,有打印機,有a4紙,那大明公務處理自然就拋棄了原來的方式。
甚至朱標還打算推廣打字機來著,但由於拚音還沒有在官員之間普及,就弄了少量打字機,找了幾個打字員學習。
官員之間則依舊是手寫稿子,然後需要多份的時候就複印,從而增加了辦事效率。
此刻大g從各部衙門中間穿梭而過,前麵還有不少騎自行車的官員攔路,見到後麵大g開過來,紛紛讓到兩側,詫異地看著這台轟鳴的機器。
能在內閣、五府、諸部辦公的官員肯定不是低級官員,在這兒三四品滿地走,五六品不如狗,一二品大員才算是高官。
但在朱雲峰他們這兒全是低級官員,也都不認識,把窗戶打開,探頭出去,其他人都是一個個懵逼,隻有極少數人十分詫異,打招呼道:“吳王殿下。”
“喲,你是那個那個那個誰來著?”
“臣是刑部左侍郎劉九皋啊,當年臣在戶部當郎中的時候,家就在長安街外,殿下每日進出還常與臣打招呼呢。”
“哦,原來是你啊,一年不見高升了呀,不錯不錯。”
“這一年不見臣等想死殿下了,若是殿下不嫌棄的話,殿下有空的話可以來臣家裡喝茶。”
“好說好說。”
“誒,燕王殿下和楚公也在呀,臣參見殿下楚公。”
“免禮免禮。”
三小隻與熟人打了個招呼就走了。
剩下的人頓時把劉九皋圍了起來,紛紛說道:“劉侍郎,剛才那三位就是燕王殿下、吳王殿下和楚國公啊。”
“不錯,都好久沒見了。”
“看來謠言是假的啊,不過既然都在的話,怎麼一年都不見人呢?”
“誰知道呢,興許是真如謠言所說,去了邊疆或出海了吧。”
“誒,你還敢邀請殿下去家裡喝茶?不怕死嗎?”
“你們不知道,殿下隨和著呢,你去外大街隨便找個住了幾年的老街坊問問,殿下向來都不拘小節,不管達官顯貴還是升鬥小民,都能結交,人很好的。”
“原來如此。”
諸多新晉官員們議論紛紛,一時間朝野各類朱雲峰他們的小道消息傳播出去。
朱雲峰這邊出了大明門就上了馬路。
以前長安街都被拆了,外麵都修成了之前在視頻裡看的那些高樓,目前應該是南京文武百官們住的官邸。
而從宮門往右手邊走,也就是西麵,才是進城的方向,這裡修了一條筆直的大馬路。
兩側梧桐樹落葉紛飛,雖是冬季,但枝椏卻並不枯萎,反而堆滿了積雪,隻是樹葉發黃,儼然成了一條林蔭大道,若是春季來看,必然很美。
道路因為百官們要騎自行車上班而早就清掃過,馬路平坦毫無波瀾,朱雲峰甚至能把車速提到六十碼左右,開得飛快。
不一會兒他就出了原來的長安街與大通街相彙的角,過大中橋,這裡也有城門。
一過去就是另外一個世界。
街道人來人往不計其數,人們都穿著厚實的棉衣。
正是年底,估摸著是上街買年貨,比平時還要熱鬨,店鋪琳琅滿目,無數人群穿梭,把整條街道都給占滿。
當汽車緩緩駛出來,不少人都嚇了一跳,紛紛避讓。雖然他們見識過火車,但很多人都是外地鄉下來進城打工,對於汽車這種新鮮東西自然不曾聽聞。
但也有一些店鋪街道的老板突然躥出來,迎著汽車過去,喊道:“殿下,殿下。”
“哦,老張啊,還在做布匹生意呢?生意怎麼樣?”
朱雲峰探頭看去,最先過來的是個中年胖子,穿著綾羅綢緞,戴著鑲玉圓帽,一臉的老板樣子,三步並做兩步到了車窗邊,他就開窗打了聲招呼。
“托殿下洪福,生意還行,殿下可是許久沒來了,小人那兒新進了不少料子,都是蜀錦好貨,殿下若是要,小人馬上安排人送府裡。”
張胖子憨厚地笑著。
朱雲峰入鄉隨俗,因為覺得漢服不錯,就搞了不少布料打造帥氣的漢服穿,因此在張胖子那買了很多布料。
“最近沒想做新衣服,過段時間啊,我上街溜達溜達。”
朱雲峰應了一句。
下一秒,做酒樓的、賣早點的、乾茶葉的,甚至還有胭脂鋪老板老板娘們蜂擁而至,把他的車團團圍住。
“殿下,可是好一陣子沒看到了,最近忙什麼呢?”
“殿下,來我這兒喝茶。”
“現在中午喝什麼茶,殿下,來我那吃個便飯,都是殿下最喜歡的菜,以前殿下不是喜歡辣椒嗎?小人特意從皇莊那邊要了一些,自己種了很多呢。”
“殿下,俺那可有好多姑娘們盼著殿下呢,都是大家閨秀,模樣身段個頂個的好看,喲,楚國公也在呢,國公也看看?”
胭脂鋪老板娘當然不是找他們兜售胭脂,而是給他們拉媒牽線。
畢竟早期朱雲峰和季赫的確時常在街上當街溜子。
由於穿著和頭型古怪,南京城的大小姐小姑娘們看到他倆還以為是什麼登徒子色狼,紛紛遠離。
過一段時間聽說他們的身份,那是恨不得貼上去求著他們娶她們。
奈何朱雲峰和季赫玩心大,據說青樓畫舫倒是沒少去聽曲,可就是沒有找個漂亮姑娘娶回家,讓那些姑娘們遺憾不已。
現在當初那批十五六歲的大小姐小姑娘們基本都嫁人了。
可架不住又有一批新的十五六歲大小姐小姑娘們長起來了,一個個水靈靈的,都盯上了那兩個鑽石王老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