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朝其實不缺有能力的大臣,也不缺敢於辦事的大臣,缺的其實是皇帝無條件的信任以及有一個明確的治理方針。
特彆是皇帝的信任極為重要。
不提袁崇煥這類有爭議的事,也不提陳新甲這位背鍋俠。
單說軍隊方麵。
己巳之變中第一個趕到北京勤王的耿如杞,部下連續三天趕路沒飯吃,士兵們嘩變,崇禎把耿如杞拖出去砍了。
甘肅巡撫梅之煥在勤王途中鎮壓了嘩變,崇禎以他遲到為名把他抓起來免職。
楊鶴跟崇禎說十幾萬兩銀子辦不了招撫之事,崇禎強迫著讓他辦,招撫失敗準備把他砍掉。
盧象升奮勇殺敵,被高起潛坑死為國捐軀,崇禎懷疑他投降,讓他曝屍荒野八十多天,並且兩年不發撫恤。
鄭崇儉,領著賀人龍左良玉一幫子兵痞、軍頭硬是一路暴打張獻忠,追著張獻忠揍,崇禎以他害死了楊嗣昌為由把他殺掉。
顏繼祖,清軍入寇山東時特彆聽指揮,楊嗣昌讓他去哪去哪。五十天換了三個地方駐守,結果濟南失守,被崇禎處死。
要知道當時顏繼祖奉楊嗣昌的命令駐紮在德州,離濟南二百多裡地,濟南失守與他毫無關係,卻落得這麼個結局。
換而言之。
在明末當軍隊主將,你是聽上麵命令會死,不聽命令也死,導致左良玉高傑等大批將領聽調不聽宣。
從這裡就能看出來崇禎的能力簡直是低得令人發指。
如果朱由檢敢背鍋,敢信任大臣和軍隊將領,不會因為將領的一時失誤就要人命。
並且敢下大力氣整飭江南,大力查處江南士紳們偷稅漏稅的問題。
那麼大明不會缺銀子缺糧食,也不會缺敢戰的軍隊。
但崇禎卻有諸多性格缺陷。
多疑、喜歡推卸責任、剛愎自用不聽勸、急於求成、看不透利益、極端輕率等等。
這就導致許多有能力,想幫他辦事的大臣,要麼被他坑死,要麼被他多次下獄,要麼不敢再幫他做事。
最後的結果就是等到崇禎末期,滿朝都是無能之輩,已經沒有一個可以值得托付的大臣。
因而毋庸置疑,老朱對於崇禎的諸多操作非常不滿,也是他大罵崇禎的主因。
可從另外一個方麵來說,崇禎的騷操作隻是加速了大明的滅亡,卻不是大明變成今天這幅模樣的根由。
大明的衰敗不是崇禎造成的,他接手的就是一個爛攤子。
從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這幾個皇帝時期開始,大明就已經在走下坡路。
甚至更遠要追溯到正統、成化。
崇禎隻是沒能力把它治理好,並不代表他是大明滅亡的直接推手。
因為哪怕崇禎一直維持著江山不倒,沒有改變現狀的話,後續接手的皇帝想要讓大明不滅亡,依舊十分困難。
所以如果僅限於崇禎朝的話,那麼崇禎的各種操作必須要負百分之五十的責任。
但若是從整個大明王朝的來算,崇禎的責任就小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老朱狠狠地訓斥了崇禎,隨後又把矛頭指向了大明的官場,南方士紳蛀蟲,以及軍隊的腐敗。
隻是他在南方已經殺了很多很多,朱棣到北京之後,又殺了一大批。
滿朝當中或許還有大把的貪官。
可剩下的都是殉國忠臣,貪歸貪,總歸是殉國了,也就不好再說什麼。
因而老朱隻是談了一下大明的弊端在哪裡,他之後要如何做,就也沒有舉起屠刀,對下麵那些群臣動手。
“好了。”
一番話語結束後,老朱坐回龍椅上,說道:“朕要講的也講得差不多了,國家已弊病,便是該剔除頑疾,恢複治理的時候。爾等安心各司其職,權當大明已經亡過一次,以後就該是新朝新政,從前的那些個陋習陋規,也要大力整頓。什麼祖訓祖製,朕當年製的時候,也有目光短淺的地方。從今日起,全國衛所全部撤掉,田地分發給士兵,那些貪腐的衛所主官,全給朕殺了。”
“全國藩國,一並撤裁。當年朕是要藩王們為朝廷鎮守邊疆,結果現在一個個弄成了地方蠹蟲,害了大明百姓,這是朕的過失,朕承認。”
“還有其餘變革之事,交由吳王處置吧。”
“至於你。”
老朱又看向崇禎道:“廢為信王,發配鳳陽守陵去,列祖列宗因為你而遭受多大罹難?朕的父母兄嫂侄兒的屍骨都得不到安息。”
崇禎眼睛發紅,與周皇後一起跪倒在地上道:“孫兒領命。”
太子朱慈烺哭著說道:“太祖爺爺,不要讓父皇母後走,請太祖爺爺發發慈悲吧。”
老朱搖搖頭道:“你父親不是個合格的皇帝,他也不配做皇帝,所以他不能留在京師。你以後要做一個好皇帝,如果你做得好了,讓大明再次興盛起來,等朕走後,未嘗不能讓你爹娘回來。”
崇禎強笑著摸了摸朱慈烺的頭道:“太子有孝心是好的,但父皇確實做得不好,惹太祖他老人家不高興,以後要聽太祖的話,做個好皇帝,不要學父皇知道嗎?”
“嗚嗚嗚嗚嗚。”
朱慈烺哭成了淚人。
王承恩也跪下道:“太祖,臣請隨信王一同去鳳陽。臣自信王府就陪伴王爺左右,臣怕離了臣的服侍,王爺不習慣。”
“唉。”
朱元璋長歎道:“你是個忠臣啊,隨他一起去吧。”
“謝太祖。”
王承恩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
“散朝吧。”
老朱閉上眼睛說道:“朕乏了,爾等該做事就做事,以往貪腐可以既往不咎,但若今後再被查出來,那就小心爾等項上人頭。”
“散朝!”
高時明大喊道。
“臣等告退。”
下方數百大臣齊齊拱手,倒退著出了宮門。
崇禎也很快被太監們簇擁著離去。
他之後會收拾一下細軟,坐著一輛馬車,在衛士的保護下前往南方。
朱慈烺相送去了。
老朱則與朱雲峰去了乾清宮。
回到乾清宮書房的時候,兩個人坐在椅子上。
朱雲峰問道:“老祖宗,真要把崇禎發配鳳陽守陵啊?”
朱元璋閉著眼睛說道:“不發配該如何?繼續讓他做皇帝嗎?他能做嗎?”
“那確實不行。”
朱雲峰撇撇嘴道:“現在還得我們給他擦屁股。”
“你這段時間多費費心。”
老朱說道:“該怎麼治理你就怎麼做便是。”
“所以老祖宗您就要當甩手掌櫃了?”
“我要去趟沈陽。”
“好吧。”
朱雲峰頓時明白了。
老朱估計也沒什麼興趣治理江山。
畢竟他在洪武朝就是皇帝,治理了那麼多年。
不是說厭倦了,而是崇禎朝總歸以後還是他子孫的朝代,他不可能一直給子孫後代擦屁股。
所以先把關外的建奴滅了,甚至可能要派人把蒙古打殘,先消滅外部威脅。
這樣才能在內部放心大膽地搞改革。
隻是他不可能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大明都到亡國邊緣了,肯定要利用自己的威望兩件事同時辦。
那麼兩件事同時辦就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他也可以讓朱棣去滅建奴,可那樣的話,又難消他心頭之恨。
建奴可是屠戮了漢人無數,又奴役了漢人那麼多年,如果不能親自領兵滅亡建奴全族,又怎麼咽得下這口氣?
“你之後有什麼打算?”
老朱轉而詢問。
朱雲峰想了想道:“先把兵權抓好,把錦衣衛組建起來。抄了北京和江南那麼多貪官汙吏地主劣紳,國庫應該充盈了,對全國各地流民能夠安置土地就安置土地,不能安置土地就學學宋朝,全都充軍用於鋪橋修路,大興水利設施之類。但還是那句話,坐吃山空肯定不行,雖然抄了那麼多家,搞了那麼多錢糧,可現在大明是個無底洞,到處都要錢,或許還是需要現代那邊的支持。”
“嗯,你放心大膽地去乾吧。”
老朱點點頭道:“現在都已經成這樣了,再怎麼往下都已經見底,剩下的就是向上,總比國破家亡強吧。”
朱雲峰樂道:“老祖宗您還真看得起我,我當皇帝估計也就兩三天新鮮感。”
“有這兩三天新鮮感也比崇禎那小子做得強啊。”
老朱說道:“何況我們也確實待不了太久,從去年九月到現在,咱們來這邊都已經快一年了,過段時間我也要回去,好長時間沒見你太奶,怪想她的。”
“也是,那我就好好乾唄,爭取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讓大明江山煥然一新。說實話,也就是您來,不然還真鎮不住。”
朱雲峰苦笑著搖搖頭。
太祖太宗的殺傷力太大了,以至於全國各地都沒什麼反對的聲音。
或許有,但抵抗力量太弱了。
一來老朱和朱棣的存在,讓許多官員倒戈,追隨他們的腳步。
二來也是手握強力軍隊,擁有自動步槍和速射火炮,足以鎮殺一切敵人。
因此在有人支持,又有刀握在手裡的情況下,再加之上帝視角,確實可以做到快刀斬亂麻。
若是沒有老朱和朱棣,光一個現代人的力量,哪怕手握一支幾千人的現代軍隊,要想短時間內完成改變,也非常困難。
“陛下。”
就在這個時候,高時明進來,眼睛還紅紅的。
“崇禎走了嗎?”
朱元璋問。
“已經出午門了。”
高時明回稟道。
“”
老朱沉吟許久,輕聲說道:“再賜他二十萬兩白銀,五千兩黃金,絹帛五千匹吧。雖然當了那麼多年糊塗皇帝,但也算是兢兢業業做了那麼多年,也不必苛責於他。鳳陽一切聽他調遣,不可怠慢他。”
“是。”
高時明倒退著出去傳旨。
此刻午門至承天門廣場外,崇禎的馬車徐徐前行。
他的身邊就隻有周皇後和朱慈烺。
到了承天門口,崇禎對朱慈烺道:“吾兒,要出宮了,你留下吧。”
“父皇,母後。”
朱慈烺眼眶泛紅,淚流滿麵道:“讓孩兒再去求求太祖爺爺吧。”
崇禎搖搖頭苦笑道:“你太祖爺爺的性子,沒把你父親殺了就不錯了。現在想來,你太祖爺爺說得沒錯,我確實做了很多錯事,也做了很多糊塗事。如果不是太祖爺爺來了,大明江山就毀在我手裡,我是個亡國之君,能活著就很好了,又何必再有其它的奢求呢?”
周皇後摸了摸朱慈烺的頭,倒是笑道:“烺兒,你還是大明的太子,要聽太祖爺爺、太宗爺爺和吳王的話,將來你做了皇帝,再讓父皇母後回來就是,照顧好你的弟弟妹妹。”
他們夫妻不止一個孩子,隻是現在老朱已經撤銷全部藩國,自然不會再分封出去,因而都要留在宮中,也不知道將來太祖會怎麼安置他們。
不過這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操心的事了。
被發配鳳陽之後,估計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沒法見到子嗣,所以也隻能希望朱慈烺庇佑他的弟弟妹妹。
“是了,還有你弟弟妹妹們,你需負起兄長的責任。”
崇禎嚴肅說道:“他們還小,父皇母後不在身邊,就要托付給你了。”
“是,孩兒知道了。”
朱慈烺想起弟弟妹妹們,擦了擦淚水,眼神中堅定了不少。
人是真的可以一夜長大。
哪怕他現在才十五歲,但經曆了親眼看到朱棣屠殺滿朝官員,看到了老朱一言廢自己的父皇。
如今的朱慈烺沉默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
“好了,去吧。”
崇禎拍了拍他的後背,示意他應該下車了。
朱慈烺最後看了眼父母,慢慢地下了馬車,站在了一旁。
馬車繼續徐徐前行,進入了承天門門洞。
周皇後撩開車簾,再回頭看了眼站在原地的朱慈烺,揮了揮手道離彆。
等回到馬車內的時候,她也早就控製不住,眼淚不斷往下落。
她父親被太宗殺了,丈夫被廢,兒子也離開了她。之前的堅強在這一刻化為烏有,隻剩下哭泣。
崇禎把她抱在懷裡,透過車窗,隱約能看到馬車路過六部的時候,六部有一些官員走了出來,有的向他的馬車拱拱手,有的下跪磕了個頭。
至少今日。
總比今年正月祭祀開朝議的時候有那麼幾個人來看他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