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到大連的時間是七月份中旬,全部戰船改造完畢時,已經進入了九月份。
兩個多月的時間,上千名工匠加上數萬勞工辛勤工作,才將改造工作順利完成。
前世看到隋煬帝建龍舟、下運河導致百姓民不聊生這段曆史時,李徹心裡還有些疑惑。
不過是造個船而已,怎麼就耗費民力到如此程度了?
輪到自己實操時才發現,在技術低下隻能靠人力的古代,就連修船這種工程都消耗相當巨大,更彆提造船了。
隋煬帝六年內累計征調人力近五百萬,如此大規模的征發,導致大量青壯年脫離農業生產,農田荒廢,糧食生產驟降。
此外,民夫需自備糧食工具,加之惡劣的施工條件,如疾病、饑寒等等,史載‘死亡者過半’。
這也是古代的通病,但凡心存大誌的帝王,無論曆史評價是好是壞,想要創下一番偉業,必然會對百姓造成一些傷害。
隋煬帝如此,漢武帝也如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徹自然不會如此苛待勞工,隻要是在碼頭工作的,不論是工匠、還是民工,都會提供每日餐食和住所。
相比之下,待遇更好,工作積極性自然高漲,所以工程完成得也更快。
雖然消耗了大量財力、糧食,但相比於更難以修複的人心,李徹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過,工程速度的問題解決了,該如何保證質量呢?
其實也很簡單,每艘戰艦都有一個負責的主工匠,他會作為船匠隨船出發。
坐你自己修的船去大海,總不敢偷工減料了吧?
改造工作進入尾聲,接下來就是往船隊裡裝載物資、貨物了。
第一次遠航,炮彈、火藥、武器什麼的還是其次,最剛需的還是食物。
茫茫大海上補充食物極其困難,有時候航行好幾天都遇不見陸地和島嶼,即便遇上了也很難補充能供給五千人大船隊的食物。
所以食物一定要帶夠,多帶高熱量的糖、肉乾、乾糧,還有一定數量的蔬菜和水果,補充各種維生素。
至於貨物方麵,更需要精挑細選。
此番出航少不了和各地的原住民、土著打交道,那些上來就有攻擊性、完全沒法溝通的原住民無需多說,直接武力碾壓就是。
而那些相對比較愛好和平,能進行簡單溝通的,還是要通過以物換物來建立基礎信任。
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李徹想要控製東南亞,未來還要掌控全世界,光靠奉國的幾百萬人遠遠不夠,算上大慶的也不夠。
而和這些土著貿易,用食物、礦產這些基礎物資顯然不太合適。
這些東西對方也有,而且太占地方。
李徹精挑細選下,從奉國出產的商品挑出了幾個。
首先是武器,用奉國鋼材製造的武器水準,絕對遠超土著手中的長矛、石斧。
還有玻璃製品,如鏡子、玻璃杯之類的,這些廉價但新奇的小物件對土著具有強烈吸引力,葡萄牙人就曾在非洲用玻璃珠大量換取黃金和奴隸。
李徹為此特意讓玻璃坊生產了一大片晶瑩剔透、五顏六色的玻璃珠,用於和土著交易。
其他的,如打火機、羅盤、望遠鏡等物件,也多帶了一些,既可以自用,又可以交易。
趁著備貨裝貨的空擋,李徹回了一次朝陽城。
此刻的常凝雪已經有些微微顯懷,平坦的小腹多了一點弧度,將手放上去似乎能感到一個小生命在輕輕跳動。
懷孕導致她的情緒不是很穩定,見李徹來了後還哭了一場。
李徹隻得安慰一番,並許諾孩子生下來之前一定會回來,親自迎接小生命的降臨。
他又叫來燕氏,囑咐她好好照顧常凝雪,並將耶律仙也托付給了她。
雖說李徹身為王爺,完全可以帶女人上船,還能在枯燥遠航的過程中多一項活動。
但李徹還是沒這麼做,長期的性壓抑會使船員意誌動蕩,若是大家都如此還好,但凡出了個特例,眾人嘴上不說什麼,對士氣依然是一種打擊。
身為領袖,李徹有以身作則的責任,憋幾個月就憋幾個月吧,又憋不壞。
安撫好後宅後,李徹又去了一趟府衙。
李徹不在的這段時間,府衙一切事物運行如常。
主要也是如今奉國沒什麼戰事,也沒什麼大工程,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科技的研發和船隊的組建上了。
越雲那邊的情況不知如何,最後的戰報顯示,越雲又擊敗了一個大部族,活捉了那個部族的北胡公主,結果發現那公主竟是結了三次婚、已經有四十歲的高齡
於是,雲大怒!
當即率軍再次西進,說什麼都要給即將誕生的小世子,抓來一個年齡合適的童養媳。
李徹看完戰報後,有些無語地扶著額頭,隻覺得越雲有些死腦筋。
倒也不必非得抓個北胡公主,抓個北胡王後什麼的也行,雖說不能給自家兒子當童養媳,給自己不也是一樣嘛。
兒子的就是老子,他還小,不能享受的讓老子替他享受,此乃天經地義!
楊忠嗣那邊又是另一種情況。
中室韋已經平定,奉國的地盤進一步擴張。
楊忠嗣收了兩萬降卒,用於擴建部隊,其餘的全部送了過來,補充奉國緊缺的勞動力。
室韋的勢力再次被削弱,儼然已經到了瀕臨滅亡的地步。
但楊忠嗣卻是不急不躁,隻是一邊訓練士卒,一邊放牧,順帶著修建堡壘、城池、村落,鞏固現有的土地。
如今奉國朝堂中有很多人對他不滿,覺得楊忠嗣完全可以一舉攻下室韋,卻按兵不動,有養寇自重之嫌。
這種事,三位閣臣也不好決斷,隻能讓李徹處理。
李徹卻是清楚楊忠嗣為何如此,室韋人比較占據北麵的土地數百年,駱駝死了也比馬大。
若是步步緊逼,發動總攻,對方必然會殊死抵抗,到時候沒準還會落得一個兩敗俱傷的下場。
以這種步步蠶食的戰略,可以將戰損降到最低,同時還能維護現有土地的治安。
於是,李徹寫信給楊忠嗣,讓他不必擔心後方的事,放手施為即可,自己永遠相信他。
後方的問題解決得差不多了,李徹在朝陽城停留了三天,隨後再次趕往大連城。
到達城外,李徹仰首望天,隻見天氣晴朗,萬裡無雲。
卻是一個出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