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日的小日子還需要什麼理由?直接乾就完了!
李徹隻怕打小日子不夠狠,不怕沒有理由。
再說,真當此時的小日子是軟柿子呢?
那倭國使臣看似軟弱,而實際上這個民族的生物最喜歡扮豬吃老虎。
按照前世的時間線,過不了幾年倭國的船就會漂洋過海,開始曆時數百年的倭寇之患。
倭國畢竟是個島國,他們依靠海洋生存,掌握的航海技術沒準已經超過了大慶。
現在不揍他們,更待何時?
但慶帝不是李徹,他沒有上帝視角的全局掛,自然無法理解李徹的想法。
“朕早就覺得,你似乎非常痛恨倭國人。”慶帝奇怪地看向李徹,“彆告訴我,你之所以費這麼大力氣,就為了那座島上那些不知真假的銀礦?”
“隻是銀礦不夠嗎?”李徹苦口婆心道,“父皇您應該知道,我中原王朝向來缺銀。而掌握了銀礦,就等於掌握了交易話語權,我們可以借此大肆收割鄰國的資源。”
中國一直是缺銀的,產量隻是一個問題,還有其他因素。
古代盛行陪葬習俗,隨著達官貴人和有身份地位的人相繼去世,有很多財寶和金銀元寶都陪伴著他們一起入土,導致銀子越來越少。
見慶帝不為所動,李徹咬了咬牙,繼續說道:
“兒臣確信,倭國確有不臣之心!”
“查抄各國使館時,就數倭國使館內的書籍最多,他們甚至自己從民間高價收購各種書籍,可見其狼子野心。”
“而且如若大慶想要開啟大航海,那倭國就是繞不開的一環,他們的島嶼如同一道牆橫在我大慶海域當中,隻有徹底占據那裡,才能控製整片海洋!”
“所以,為了大慶,倭國必滅!”
見李徹越來越激動,慶帝的眼神變得怪異起來:“怎麼一提到倭國,你就這麼衝動呢?”
李徹微微一怔,沉默不語。
“算了。”慶帝擺了擺手,“你既然有你自己的想法,那就去做吧,朕不攔著你!”
“可隻有一條,你準備對倭國用兵之時,要提前和朕打招呼,不可莽撞行事。”
李徹咧嘴一笑,連忙道:“兒臣遵旨。”
“至於船隊的事情,大慶的水軍也不多,大船更是較少,都集中在大江、河水這樣吧,朕想辦法給你調集幾艘過來,先把船隊搭建起來再說。”
慶帝此刻的態度已經變了,對李徹很多行為選擇默許,畢竟李徹給他畫的餅足夠大。
李徹大喜:“謝過父皇。”
不知道大慶的造船業發展如何,但李徹不想用慶帝支援的船來組建自己的船隊。
在江河裡行駛的船,連火炮都不能安裝,沒什麼戰鬥力,速度也不夠快。
之所以向慶帝討要,不過是為了操練組建奉國海軍,暫時當做訓練用船罷了。
奉國早就開始設計自己的船隻,奈何李徹對這方麵了解不多,隻知道幾個經典的船型,還需和船匠們一點點推敲。
慶帝又問道:“可還有彆的?”
李徹搖了搖頭:“這些就夠了。”
他本打算再管慶帝要些人口,但奉國剛剛占據契丹,自己的糧食都不太夠用了,短時間內養不起更多的人。
“朕曉得了。”慶帝微微頷首,看向一旁的李霖。
“朕回京之後,這北方邊疆之地就交給你們兩兄弟了。朕不管你們如何折騰,唯有一件事要記住,朕要一個強大、安穩的邊疆。”
李徹和李霖齊聲道:“兒臣領命!”
。。。。。。
回到朝陽城後,慶帝在城中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便啟程回京。
李霖雖有不舍,但也隻能護送著慶帝去山海關。
出發之前,慶帝攜帶走了大量圖紙和書本,其中囊括基本的科學知識和民生、工業技術。
除了火藥、冶煉的核心技術外,李徹幾乎毫無隱藏,全部交給了慶帝。
相信大慶得到了這些技術,很快便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畢竟大慶和奉國不同,奉國是從零到一,而大慶已經有了完整的行政機製,以慶帝的威望想要推廣這些東西並不困難。
他要做的事情需要放眼全世界,科學想要發展,就不能在思想上落後。
無論是大航海,還是科技革命,都需要強大的國力、民力支持。
光有關外之地難以支撐,必須調動全國之力,方有成功的機會。
慶帝走後第二天,李徹通過內閣決議後,在朝陽城府衙召見了越雲、吉泰罕。
兩人在府衙和李徹商議了一上午,隨後拿著軍令興衝衝地往軍營而去。
李徹命兩人從各軍當中挑選精銳,再加上索倫三部的勇士,湊齊了八千精騎。
這把八千人皆是弓馬嫻熟的百戰之士,修整集訓半個月後,便開拔往草原而去。
李徹沒給越雲他們配備火槍,隻帶了手雷,因為這個時候草原降雨較多,沒有後勤支持的火槍並不比原始的弓箭好用。
八千人沒有輔兵,全是戰兵,每個人都武裝到牙齒,戰鬥力拉滿。
他們將從上京城出發,直搗草原諸部的腹地,攪個天翻地覆,直至草原各族聞風喪膽,談奉軍色變為止。
越雲出發後的第三天,一支車隊緩緩到了朝陽城腳下。
車隊的人不多,並沒引起太大注意,但李徹卻是親自去城門迎接。
隻因車隊中有一個人,對奉國接下來一段時間的戰略極為重要。
此人正是養傷歸來的黎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