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帝好奇道:“此江比之大江、河水如何?”
大江、河水是古時長江、黃河的稱呼。
李徹開口道:“若是論水量和長度或許略遜一籌,但相比於大江、河水,鬆花江更溫順一些,鮮少有水患發生。當然,前提是不能亂砍亂伐。”
“此江發源於長白山天池,流域麵積廣大,幾乎包括了整個關外地區,孕育出上萬畝富饒沃土。”
其實東北的水係也很凶,明代采伐森林導致洪水泛濫,直到建國後整頓水係才穩定下來,最終成為大糧倉。
李徹接手後,很早就下過命令,禁止過度開采木材資源,尤其是靠近江河流域的森林。
看到李徹侃侃而談,慶帝心念一動,起了考教的心思:“關外區域隻有這一條江嗎?”
“自然不是。”李徹回道,“據兒臣所知,關外有黑龍江、牡丹江、嫩江、烏蘇裡江、遼河、鴨綠江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以及構成這些江河的上千條支流,水係錯綜複雜覆蓋極廣。”
慶帝微微一怔,顯然李徹對關外之地描述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自古以來,江河孕育生命。
所有偉大的文明幾乎都是在江河邊上發展起來的,河流是支撐人類社會進步的生命線。
靠近江河的地方,無論是農業、經濟和工業都會相對發達。
在慶帝和朝堂百官印象中的關外不毛之地,竟然有這麼多的江河,豈不是說此地的潛力比自己想象中還要大?
李徹繼續說道:“除此之外,關外之地西部有大興安嶺,北部有小興安嶺,東部有長白山山脈,就像天然的地理城牆,將沃土千裡的大平原保護其中。”
“且此地礦產豐富,擁有各種稀缺的資源”
李徹給慶帝惡補關外的地理知識,隻見慶帝的眼睛越來越亮。
慶帝是馬上取天下的皇帝,自然有著不俗的眼界。
關外之地條件如此優渥,哪裡還是刻板印象中的不毛之地,這分明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戰略大後方。
隻要將這裡發展起來,無論中原亂成什麼樣,隻要關外之地尚在,都不失傲視天下的資本。
慶帝淺笑一聲,突然開口道:“聽起來,你這輩子隻想守在此地,不想回中原了?”
李徹默默看向慶帝,心中有所警覺。
這是在試探自己?還是在暗示?
他留了個心眼,一本正經道:“兒臣為奉王,隻願為父皇永守關外,直至千秋萬代。”
慶帝卻是搖了搖頭:“自古以來哪有能活千年的皇帝,也沒有千秋萬代的國祚。”
“朕曾和你說過,山海之外,皆為奉土。以奉國的實力,關外已經沒有人是你的對手,難不成你還要再往北邊打?”
“屆時,奉國的疆土比大慶還要大,到那時誰才是藩國?”
此言一出,身後的黃瑾已經是滿頭大汗了,恨不得自己是個聾子。
這話是自己能聽的嗎?
李徹心中也是大駭,但臉上的表情仍是鎮定。
他快速思考了一番,回道:“兒臣覺得,這也並非是什麼壞事。”
“哦?”慶帝饒有興趣地看向李徹。
李徹在腦海中組織了一下語言:“兒臣以為,父皇分封諸皇子為藩王,雖然壓製了世家,使得皇權更加集中,但也有會一些棘手的問題產生。”
慶帝麵色微微一變。
封王之策是他一手造就的,也是當今皇帝和百官之間最大的矛盾,為了此事他可沒少殺人,完全可以說是慶帝的逆鱗。
而如今李徹這個既得利益者,竟出言說封王政策的不是,慶帝自然心生不渝。
未等他發作,李徹繼續說了下去:“父皇對我等藩王甚厚,有很大的期許,然而我等藩王擁有如此大的特權,卻缺乏鉗製,反而形成了對皇權的潛在威脅。”
慶帝沉默不語,這話倒是沒錯。
藩王手中有錢有權有兵,心中生出野心太正常不過了。
隻不過如今坐在龍椅上的是自己,沒有哪個藩王敢在這時候造反,所以這個缺點還未顯現出來。
不對!
慶帝突然想起了什麼,眼神複雜地看向身旁的李徹。
若非說藩王之中有人有反心,又有造反的能力,那隻有麵前的老六了。
“兒臣看來,與其讓諸藩王為皇位爭奪不休,骨肉相殘,不如讓他們把視線看向外麵,將內部矛盾轉移成外部矛盾。”
慶帝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連忙問道:“何解?”
李徹笑道:“父皇這幾日也旁聽了不少課,應當看過地理相關的內容,知道我們所處的天下其實相當廣袤,大慶隻是世界的一小部分。”
“除大慶之外,還有更多的國家,他們的實力遠不如大慶,卻占據著大片優質的土地。在海的另一麵,或許還有大片無主之地,隻有野獸遊蕩,無人居住。”
李徹看向慶帝,認真說道:“父皇,世界這麼大,與其讓藩王們窩裡鬥,為何不讓他們出去看看?”
“去征服其他蠻夷,去搶占那些無主之地,將大慶的版圖不斷擴大,建立一個亙古未有的日不落帝國!”
慶帝疑惑道:“何為日不落帝國?”
李徹輕笑道:“父皇也知地球自轉之事,所謂日不落帝國,便是指太陽無論何時都不會在其領土上落下,不管日月如何交替,總有被太陽照耀的土地!”
慶帝目光微亮,仿佛已經看到了一個繁榮強盛,擁有廣袤無垠的國土,連太陽都無法征服的強大帝國!
若李徹所暢想的能成真,他都無法想象曆史將如何記載自己的功績?
怕是連千古一帝都不夠格!
不過慶帝還是有理智的,他很快就冷靜下來,又問道:“你的意思是,讓藩王們去攻打其他國家,做他們的封地?”
“沒錯!”李徹眼睛發亮,“大慶的土地是有限的,而我李家子嗣延綿,未來會封更多的王,早晚有一天會無地可封。”
“不如隻給藩王開拓疆土的權利,給他們軍隊,讓他們自己去打下自己的封地,有多大本事,就占據多大的國土。”
“到時候,藩王們不再想著造反,而是會想著如何從異族手中搶奪每一寸土地,這便是內部矛盾轉移為外部矛盾!”
李徹看著沉默不語的慶帝,心中覺得好笑。
便宜父皇天天給自己畫餅,今天自己也給他畫個餅。
隻是這餅足夠大,大到慶帝隻要吃下,這輩子都不會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