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要想富,先修路!(1 / 1)

推荐阅读:

短短一個月時間,襄平大捷傳遍大慶南北,各地官吏、百姓無不歡呼雀躍。

一時間,李徹的名字家喻戶曉。

慶帝以武建國,橫掃諸多起義軍,這才奪下天下。

所以大慶軍人的地位和福利很高,這就導致大慶有尚武之風,百姓聞戰而喜。

打勝仗是最能揚名的,為政一方造福的隻是一地百姓,哪怕是政績斐然,名聲也很難傳到其他地方。

戰爭就不一樣了,中國人民一直是一個尚武的民族。

把陣亡戰士鮮血染紅的授帶,授予七八歲幼童以繼承遺誌,無論放在哪個奇幻世界觀,都是妥妥的戰狂民族。

而這一個月時間,李徹也沒閒著。

往帝都送出信件之後,李徹又在遼陽城駐紮了幾日,隨後開始帶大軍返程。

期間路過了廣寧城,見了李勒石。

襄平一戰,他不負李徹厚望,儘管不斷有契丹部落襲擊廣寧城,意圖切斷李徹的後路,但都被李勒石擋了回去。

指揮得當,臨危不懼,已經有了一名合格將軍的風範,算是獨當一麵的人才了。

李徹記了他大功,擢升將軍之職,可獨立領軍。

廣寧城改名‘北鎮城’,以政委石勇為知縣,李勒石為總兵,率兩千將士駐守。

北鎮城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位於遼陽城和朝陽城中間,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是奉國很重要的中點站。

李勒石出身罪徒營,是李徹嫡係中的嫡係,把防務交給他李徹還是很放心的。

隨後大軍繼續南下,終於回到了朝陽城。

此時已經是深夏,天氣逐漸變得炎熱起來,城外的莊稼已經逐漸有了長勢。

剛開出來的荒地並不適合直接種糧食,最好是種豆子。因為豆子有養地的功效,來年就是一片沃土肥田。

所以城外的農田中基本都是成片的豆秧,隻有少部分的半荒地種了其他作物。

大豆又稱黃豆,古代叫菽,起源於中國,至今已有數千年曆史。

豆子是個好東西,春秋戰國時就是主糧,這東西能榨油,能做成豆腐,還能釀醬油。

殘留下來的豆渣還能做成豆餅,喂豬喂雞皆可。

東北地區屬於北方春大豆區,氣候寒冷,在4月下旬種下豆子,9月中下旬才能收獲。

這就讓勞動力出現了空閒,李徹有了足夠的人手去做其他事情。

王師歸來,又打了勝仗,百姓們夾道迎接歡呼自不用提。

李徹重新回到王府後,楊叔、懷恩等人情緒激動地迎了上來。

“恭賀殿下凱旋!”

“哈哈哈!”李徹揉了揉秋雯丫頭的腦袋,伸手從她懷裡接過小鬆。

小老虎長得很快,秋雯抱起它已經很吃力了,李徹的力氣越來越大,倒是能輕鬆抱起。

大鬆卻是個沒心的虎,回了家也不和自己兒子親近,自顧自進了府門,跑到後院專屬位置去曬太陽了。

倒是李徹肩上的小青不安地撲了撲翅膀,默默拉開了自己和小鬆的位置。

小鬆越長越大,早已經超過了海東青能應對的體型,這讓之前總欺負它的小青有些不安。

李徹回了王府,在秋雯和眾侍女的伺候下舒舒服服洗了個澡,又躺在大鬆肚皮上睡了個午覺。

這才來到府衙,諸葛哲、錢斌等人已經等候多時了。

“參見殿下。”眾人齊聲道。

“哈哈哈,免禮免禮。”李徹爽朗一笑,看向眾人,“出征一月有餘,本王甚是想念諸卿啊。”

眾人心中感動,連忙拱手道:“殿下厚待,臣等感激不儘。”

“今晚王府開宴,本王從北麵搞來了不少吃食,其中還有幾對熊掌,此物甚是肥美,諸位不可不嘗。”

“謝殿下。”

寒暄過後,李徹也不再客氣,直入主題:“本王走後,朝陽城如何,可有什麼大事發生?”

諸葛哲等人對視一眼,隨後依次上前彙報。

諸葛哲先行出列:“城外播種已經結束,百姓農閒之餘,臣把他們安排到了工廠、礦場。但這些地方的崗位畢竟有限,還有很多勞動力閒著。”

李徹輕輕點頭:“此事我已知曉,無妨,過幾日便有事情做了。”

工正所王崇簡出列:“工廠一切正常,各坊各司已經全部遷往城外,除了火藥司三天兩頭還會弄出點動靜,大家頗有微詞”

李徹看向隊伍中的陳規,有些頭痛:“你不是隨本王出征了嗎?怎麼火藥司還天天爆炸呢?”

陳規拱了拱手:“火藥司之職責就是不斷改良黑火藥,探究其用處,這隻能說明工匠們儘忠職守。”

李徹無奈地看向王崇簡,表示自己也沒辦法。

這就是科學家地位超脫的原因,人家為了科學而獻身,一切為公。

隻要不把火藥司弄爆炸了,誰也沒法挑人家毛病。

王崇簡歎了口氣,隻得繼續說道:“殿下之前所說的玻璃,已經做出來第一批樣品了。”

“哦?”李徹眼睛一亮,“成色如何?”

“此物的確比琉璃透亮,而且成本極低。美中不足的是,其中經常有很多氣泡,工匠在想辦法解決。”

李徹點了點頭,玻璃氣泡大多是人為造成的,是最普通也最難解決的缺陷。

“取一批成色好的送上來,也是時候和關內通商了。”李徹道。

王崇簡拱手應道:“是。還有一事,城中鐵錠堆積如山,而如今是農閒,很多農民都去了礦場,導致鐵礦石也越來越多。”

“如此多的鐵錠都存在庫房裡,萬一保存不當生了鏽,就太可惜了。”

李徹無奈地笑了笑,這還真是幸福的煩惱。

之前的寧古郡,那是家家戶戶都找不出一件鐵器,連農具都沒有。

而現在的朝陽城,鐵錠都多到用不完了。

“停止打造兵器和農具吧。”李徹有些頭痛地揉了揉太陽穴,“此次出征,繳獲的武器以十萬計,普通武器肯定是不缺了。”

隨著火藥科技線的不斷發展,冷兵器的需求會不斷降低,鐵這東西也就不再是單純的戰略物資了。

“農具沒必要用精鐵,將殘次的兵器融了,就足夠製作農具了。”

“至於堆積的鐵錠待本王想想。”

鐵能做的事情可太多了,但如果隻有鐵,能做的事情就沒多少了。

工業革命需要多種材料,鐵隻是基礎中的基礎。

隻能先出售一部分了,賣給蠻族和高麗肯定不行,那是資敵。

還是要賣給便宜父皇,奉國鐵的質量肯定是遙遙領先全國,但也不用賣太貴,畢竟自己是個孝順孩子。

“留一部分鑄甲,另一部分就賣給朝廷吧,我寫信給父皇。”李徹大手一揮,“咱也不多占多得,定個小目標,先賣他一億兩!”

“啊?!”眾人目瞪口呆。

“玩笑話,玩笑話。”李徹笑道,“勞煩錢師定個價格,咱們鐵的質量好,價錢要比官鐵高,但也不必高出太多。”

“是。”錢斌拱手應下。

賀從龍最後上前:“城中防務一切如常,朝陽軍新兵也已經訓練完成,隨時可上戰場。”

李徹輕輕點頭,朝陽軍他本意是想要當做城防軍培養的。

但賀從龍練兵的確有一手,靠著從李徹那裡學的來前世軍訓的方法,硬是把一群新兵練得嗷嗷叫。

李徹入城的時候都看到了,守城的士兵軍容整齊,目光如炬,身穿厚重的鎧甲在太陽下曬著,愣是半點晃動都沒有。

這樣的士兵已經有了紀律性和服從性,隻要經曆幾場實戰,就能立刻蛻變成為精兵。

“此戰我軍損失不小,又分出了一部分軍隊負責連城防務,此刻蠻兵的數量都快超過慶人了。”

李徹開口道:“將朝陽軍的士卒編入寧古、護國二軍,再招收一批新兵,數量就先定兩萬人。”

“賀從龍練兵有功,朝陽軍有此風貌軍紀,隻是當城防軍卻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朝陽乃是東升之旭日,新兵乃是奉軍的新鮮血液,正合‘朝陽’之意。”

“以後朝陽軍專們負責訓練新兵,隻有在朝陽軍完成了訓練,成為了一名合格的奉軍戰士,才能上戰場。”

賀從龍心中一蕩,拱手道:“末將替朝陽軍一萬將士,謝殿下!”

旬日東升之朝陽,以後奉軍新兵全部出自朝陽軍,這一軍的地位必然水漲船高。

雖然不是寧古、護國二軍這樣的主力部隊,但也絕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了。

李徹環顧四周:“諸位,無事來報了?”

眾臣沒人再出列。

李徹走的這一個月,朝陽城也算是風平浪靜,穩步發展,沒發生什麼大事。

“那就輪到我了。”李徹目光一肅,“此戰我奉軍打下大片土地,但關外沼澤遍布,通行不便,很難實際掌控這些土地。”

“我欲在遼陽、北鎮、朝陽、山海關四地之間,修建一條大路,將這四地緊密聯係起來,進而控製所有奉國的土地!”

“此乃致富之道,縱使困難重重,也勢在必行!”

“本王說完,諸卿可有異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