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晉末長劍 > 第十九章 暢談

第十九章 暢談(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肅殺秋風之中,一眾俘抵達了洛陽。

其他人繼續送往汴梁,編為役戶,但石勒和他百餘名親信則被留了下來,羈押於京西的邵園之中。

十月初五,邵勳在親軍簇擁下抵達邵園,提審石勒,其餘人等則被大理卿邵璠帶人提走,審判後梟首示眾。

說是提審,事實上大胡的待遇還是很好的。

被解了鐐銬,吃了飽飯,洗了澡,換了身新衣服,整個人精神了許多。

邵勳到來時,他隻略略抬了下眼皮,便又繼續眯著眼睛,享受著暖意融融的陽光。

“二十年來首見君。”邵勳滿麵笑容地坐在石勒對麵,揮了揮手,讓親兵給兩人倒茶。

石勒這時候才正眼打量了下邵勳。

一個誌得意滿的武夫!

是的,就是武夫。

武夫的味道是藏不住的,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即便他的打扮和士人彆無二致,但那看人的眼神、說話的語氣、臉上的神態、下意識的肢體動作以及性格脾氣,瞬間就讓他與那幫一輩子算計利益得失、策劃陰謀詭計的人區分開來了。

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截然不同。

石勒在邵勳身上嗅到了同類的味道,於是他抬起了頭,正視此人。

“梁王不一般。”石勒說道。

“大胡你亦不是尋常人啊。”邵勳說道:“二十餘年矣,可曾後悔?”

“事至此也,並無悔意。”石勒說道。

“為何?”

“昔年於武鄉種地,然官府貪暴,掠賣諸胡為奴。又逢連年天災,實在活不下去。彼時不反,早已是塚中枯骨。反了,縱最後落敗,亦能多活二十年,豈不美哉?”

“君所言甚是。”邵勳笑道:“我若是武鄉一羯奴,也要揭竿而起,無他,實在活不下去。”

石勒亦笑。

兩人起家方式不同,但殊途同歸,其實都是反賊,不過一個在體製外造反,一個在體製內另起爐灶。

結果證明,世家大族力量太大,體製外造反這條路走不通。

什麼齊萬年、張昌、石冰、劉伯根、汲桑,通通被剿滅,各路流民帥紛紛被收編,沒有一個能成功。

石勒最後也隻能投靠匈奴。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淵也是體製內另起爐灶,隻不過邵勳需要現起爐灶,而劉元海可以直接繼承一套還算完備的爐灶。

“與司馬虓、苟晞相持於大河之時,如何?”邵勳問道。

石勒先不答,飲了口茶。

邵勳見狀,吩咐親兵端來幾碟點心、果子。

石勒也不客氣,拿起就吃,泰然自若,顯然什麼都放下了。

吃喝儘興之後,石勒直接拿衣袖抹了把嘴,道:“那會部眾戰力很差,亂哄哄的。汲桑隻知縱兵燒殺搶掠,提振士氣,但與司馬虓、苟晞的豫州兵對上時,還是頗感吃力,每每依靠騎兵擊退晉兵,挽救危局。”

第(1/3)頁

第(2/3)頁

“彼時上黨羯眾、烏桓,冀州烏桓都被汲桑誘來,打到一半,發現無利可圖,平原烏桓最先散去,然後是巨鹿、安平等地的烏桓散去,沒了這些兵,最終被苟晞擊敗。”

“現在想想,恍然一夢。苟晞之兵強嗎?”石勒搖頭失笑:“一塌糊塗。隻不過彼時我部亦初出茅廬,不甚堪戰,打來打去,雙方都錯漏百出。苟晞犯的錯少最後贏了,如此而已。”

邵勳唔了一聲,道:“此真知灼見也。野馬岡之時如何?”

石勒看了邵勳一眼,良久後才道:“隻恨各部騎軍多臨時召集,一見不對,便保存實力,紛紛走避。若肯勠力死戰,即便最終仍然失敗,卻未必有這麼慘。”

說到這裡,他又歎了口氣,道:“我頭一次在一處地方聚集如此多的大軍,自覺比起之前強盛許多,以前常犯的毛病改了不少,軍容大整,戰力大增便想著碰上一碰。”

“你比我會練兵、會帶兵,仿佛生而知之。更會鼓舞士氣、抓戰機,仿佛將門世家出身,我輸得不冤。”

“大胡真是清醒人啊。”邵勳撫掌大笑,招呼他吃冬棗。

野馬岡之戰時石勒部的戰鬥力,比起汲桑那會肯定強了不少,流寇習氣逐漸清除,正規軍的氣息愈發濃厚,就在這蛻變的前夜,一戰被打斷脊梁骨。

當時石勒在諸胡中的號召力也正處於上升階段,至少能召來兩三萬騎兵了,但未必願意為他死戰,部大們的說走就走,自由度較高。

但若讓他打贏野馬岡之戰,威望大增之下,對諸部的影響力就會增強,甚至能引誘一大批胡人在河北定居,實際控製。

這樣一來,像野馬岡之戰時一旦局勢不利,就聞風而遁的情況會大大減少,乃至不可能出現。

軍隊、政權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係統化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中間還充滿了變數,石勒隻能感慨自己時運不佳了。

“當年附你之諸胡,今多附我,汝有何話?”邵勳又問道。

“你是晉人,我是羯人,你能做的事我不能做。”石勒說道。

“為何?”

“我以小族淩大國,河北父老儘皆疑懼,緩急之間,無法歸心。”石勒歎道:“若不厚遇諸胡,則兩頭不討好。但如此一來,河北父老愈發離心。若能給我二十年時光,或能緩緩圖之,然大爭之世,哪來這般輕巧?”

“君雖出身低微,終究是晉人,又有晉廷官職在身,大河兩岸之豪族天然親近汝,卻省了太多事了。”

“我敗之後,諸胡喪膽,心氣低落,所求不過溫飽罷了。君亦是有氣魄、雅量之人,胡漢一視同仁,諸胡不附何待?等死麼?”

“大胡你這二十年,也不簡單啊,見識多了不少。”邵勳笑道:“今北地悉平,唯西涼未下,以你觀之,比起漢末曹孟德如何?”

“昔年在鄴中聽人講史,知曹孟德之事。他開始可沒你這麼會打仗,但家世比你好,名望比你大。”石勒說道:“回鄉之後,頃刻間募齊五千兵馬,又有諸曹、夏侯為臂助,汝家遠不及也。”

“汝隻能依附豪族,狐媚婦人,得養數千兵。曹孟德全軍覆沒之後,還能去丹陽募兵,一次不行兩次,你若全軍覆沒,再無起勢可能。說起來你確實比曹孟德厲害,但你家不如曹家。說不定,再過十來年你這邵梁王朝二世而亡,屆時幽壤之下,你我相會,可要讓我看笑話了。”

周圍親兵們聽了,怒目而視。

邵勳聽了,卻笑得樂不可支。

他以為石勒完全放下了,無悲無喜,聽到這裡,發現他心中終究還是有著恨意。

“我本東海士息。若在太平年間,則為奴為婢,斷無出頭之日,四十歲便蒼老不堪,百病纏身,五十歲時蒲席一卷,委於山崗,無人知我,無人懂我,無人念我。”

“若烽火四起,要麼被司馬楙、司馬越征發,輾轉於溝壑之間,一通亂箭、一盆沸水、一缸金汁,都能讓我淒慘哀嚎,死無葬身之地。”

“今我虎踞河南,四方豪傑之士為我驅使,世代簪纓之族為我所用,遠邦異域之君長,紛紛來朝,天下絕色之美人,競相侍奉。如此,豈非大賺?”

“人生數十春秋,不過一夢耳,大胡如何看不開?”

“況我誌向,非汝所知。大胡——該上路了。”

石勒聽得此言,手微微一頓,不過很快鎮定了下來,繼續抓起茶碗,旁若無人地飲了起來。

第(2/3)頁

第(3/3)頁

茶水飲儘之後,親軍督黃正端來一個酒壺,為石勒倒了一杯酒。

酒色澤微黃,仿如黃金,其中還有一些懸浮物,故稱“金屑酒”。

所謂“金屑”,並非真的黃金,隻是看起來像而已。

其實這是道士煉丹的產物,邵勳懷疑其中的懸濁物是一種砷化金屬,故自曹魏以來就以此物賜死大臣、妃嬪。

“汝子弘,居於洛陽,終日讀書,無人加害,汝勿慮也。”邵勳看著石勒,說道。

石勒沉默許久,感慨道:“梁王雅量,無人可及。”

邵勳點了點頭,起身離去。

石勒看著桌上的金屑酒,手微微有些顫抖。

黃正按刀立於一旁,也不催促,隻靜靜等待。

石勒的手碰到酒杯時,奇跡般地穩了下來。

片刻之後,他閉上雙眼,抓起酒杯,一飲而儘。

邵勳回到洛陽大將軍府時,便得到了石勒已死的消息。

這個時候,西邊又有消息傳來。

金正總督各路大軍攻打楊難敵兄弟,楊堅頭前番負傷遁回,據城而守,兩月之後,傷勢惡化而死,餘眾奔竄武都,陰平克複。

楊難敵利用地勢在武都頑抗,大軍難以攻克。因山勢艱險,糧饋不繼,加之天氣轉寒,諸部都不想再打了,金正最終下令撤軍。

臨行之前,大肆擄掠,得三千戶氐羌民人,強遷而走。針對仇池氐羌的第二次戰爭結束。

王師撤退之後,楊難敵無力追擊,隻遣使至長安,請求歸附。

邵勳看完之後,給金正下令:召楊難敵入朝,若願來,則給官;若不願,則開國後繼續征討,打到他們徹底敗亡為止。

西邊如此,南邊的戰事也結束了。

樂凱得朝廷大軍相助野戰擊敗了陶侃部前鋒,然後圍攻襄陽,破其外圍衛城三座。

但終究沒能拿下,最後無奈撤軍。

陶侃派兵追擊,為質子軍擊退,斬首千餘,大軍安然回返。

汝南的氐羌也被義從軍、銀槍左營、中營以及自枋頭南下的氐兵擊破,邵勳順勢下令將部落貴人儘皆斬首,餘眾編戶齊民。

開國前夕,各地的烽煙陸陸續續停止了,仿佛都在等待什麼似的。

十月初八,大群官員出太極殿,至大將軍府,宣讀晉帝頒發的第四份禪位詔書。

(本章完)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