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晉末長劍 > 第五十章 官員

第五十章 官員(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神龜五年(321)臘月二十七日,晴。

行完跪拜大禮之後,梁芬慢慢起身,將女兒迎進家中。

梁蘭璧看著這個新家,微微有些失望。

新宅其實不算新了,建起已有數年,是老梁自南陽回來後躬耕所用。

梁蘭璧沒在這個宅中找到任何熟悉的東西。

入宮多年,母親已在去年撒手人寰,兩位兄長更是先後故去,隻留一個小侄兒奶聲奶氣地向她行禮。

這個家,空空蕩蕩,沒有任何溫暖的氣息。

好在族叔梁綜從平陽趕了過來陪父親過年,讓這個家不再那麼冷清。

行禮完畢後,梁芬請梁蘭璧坐上首。

梁蘭璧不肯,道:“今日隻有女兒,沒有皇後。”

梁芬歎了口氣,也不堅持,坐於上首。

梁蘭璧高高興興地坐在父親旁邊,看著對麵的梁綜,問道:“聽聞叔父已得官?”

“是。”提起此事,梁綜有些高興,道:“梁王改十八級官製,爭持許久,終於定下了。得兄長相助,老夫得了梁國給事中之職,乃正五品,年後即可授官。”

從京兆尹、雍州都督變成給事中,看似一落千丈,但重新起複真的不容易,彆要求太多——給事中原為加官,現已是正官,主要職責是當君主顧問並規勸。

梁芬的吏部尚書是正三品,比給事中含權量大多了,就連王衍等人都要和他做交易,行個方便。

“梁王定了十八級官,天下士人應很欣然吧?”梁蘭璧問道。

“那是。”這裡都是家人,梁綜說話就沒那麼謹慎了,直接道:“若非有這好事,我看已經有豪族造反,引吳兵北上了。”

九級改為十八級,官員數量沒有翻倍,但還是增加了一些的,算是一種安撫。

梁蘭璧聞言先是一驚,然後暗暗鬆了口氣,再又有些羞愧。

梁芬看著女兒的表情,心下暗驚,想要說幾句,卻又放棄了。

若老妻還在,倒可以讓她對女兒旁敲側擊一番,他卻不太合適了。

“梁王慣會抽一巴掌再給點甜頭,這招俗是俗,但好使啊。”梁綜還在那瞎扯:“河南算是被他硬生生安撫下來了。”

梁芬沉默著,心思仿佛不在這邊。

梁蘭璧似乎也感覺到了什麼,臉一白,不再說話了。

“宮中情形如何?”梁芬突然問道。

“天子發了脾氣。”梁蘭璧說道:“女兒勸解了。”

發脾氣是因為有幸進之徒上疏,給予邵勳諸多特權:“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鐘虡宮懸。進王妃為王後,世子為太子,王子王女爵命之號皆如帝者之儀。”

這些特權一給,什麼賜九錫、讚拜不名之類都弱爆了,因為這是在政治層麵上將梁王與天子置於平等地位。

神龜天子再沒脾氣,這會也要表示反對了。

好在邵勳上疏請罷,這事才算了。

但上奏疏之人並未受到懲罰,這事就不簡單了。從今往後,保不齊還有人繼續提。

如果梁王攻滅代國、漢國之中的任何一個,提的人會更加多。

“明日你就回宮吧。”梁芬看了下女兒,說道:“身為皇後,怎能四處亂跑,成何體統。”

梁蘭璧低下了頭,驀地又抬了起來,鼓足勇氣道:“自父親為梁王做官後,天子震怒,已三番五次要廢後,女兒不敢說什麼,但父親何必——”

梁芬無言以對。

梁綜更無言以對。

第(1/3)頁

第(2/3)頁

如果說梁芬二子皆歿,長孫尚幼,他純粹是為了天下而當梁國之官的話,像梁綜、梁肅之輩就純粹是為了自己了。

像他們這種情況,正常來說梁皇後已經死了——先廢掉,送至金墉城後給一杯毒酒了事,也就如今天子失勢,說話沒人聽,梁皇後才能活到現在。

梁芬是虧欠這個女兒的。

在兩個兒子都沒了之後,亡妻臨死前仍念念不忘女兒,讓梁芬更是內疚萬分。

所以在麵對女兒的反駁時,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罷了。”梁芬歎了口氣,問道:“護衛你來的可是冗從仆射鄭世達?”

“嗯。”

“請他入內一敘吧。”梁芬看向老仆。

老仆點了點頭,出門而去。

梁蘭璧起身,在宮人的陪同下,在院內四處轉悠了起來。

******

“今歲滎陽如何?”將鄭世達請進來後,梁芬先觀察了下這個人,然後問道。

“族人信劄多矣,仆閱畢,隻得‘粗安’二字。”鄭世達回道。

他也悄悄觀察了梁芬。

梁王已經回了平陽,下令一切從簡,今年就不舉辦朝賀了,令郡縣使者將禮物帶回。也正因為如此,官員們得到了長假,有些人便離了平陽,回鄉與家人團聚。

梁芬就是其中之一。

鄭世達與他隻有數麵之緣,算不得熟悉,但梁國吏部尚書誰敢得罪?

選官的時候卡你一下,說你這個地方不符合,什麼都沒了。即便你還可以找人,但請托之人不要消耗人情麼?總之非常惡心的,能不得罪就不要得罪。

“‘粗安’這個詞用得好。”梁芬苦笑了一下。

形容一個地區的局勢有“粗安”和“大安”兩種,內裡是不一樣的。

“粗安”隻能說能勉強穩住局麵,但地方上著實不太平靜,暗流湧動,需要警惕。

滎陽是梁國屬地,曾經幾乎打成一片白地,前些年安置了不少流民,稍稍有了點積蓄,又被掏空了,急需休養生息。

“有鄭氏在,滎陽當安枕無憂。”梁芬給鄭世達戴了頂高帽。

鄭世達勉強笑了笑。

滎陽鄭氏其實走得很一般,鄭世達也不算主脈,他能當上冗從仆射純粹是投機,是很多人眼裡的“幸進之徒”。

先投靠庾琛,再獻美姬鄭櫻桃給梁王,然後不怕名聲壞掉,對當今天子多有恐嚇,監視甚勤。

說實話,庾氏的家門遠不如鄭氏,鄭世達出身旁支,小意投靠倒也沒什麼,隻能說不太好看。

但獻美人給君上,完全就是標準的奸臣做派。

另外,恐嚇、監視晉帝這種臟活,高門大族的人愛惜名聲,是不太願意乾的,但鄭世達願意!

這人為了往上爬,真的什麼事都願意乾,太想進步了。

梁芬對他的看法也不太好,但今日決定結交一番。

“宮中之事,還請鄭仆射多多看顧。”梁芬說道。

鄭世達一聽就明白了,梁尚書讓他幫忙看顧點皇後,彆出事了。

“梁公且放寬心。”鄭世達保證道。

其實,宮中之事若有皇後協助,會方便很多,甚至可以聯合皇後隔絕內外,隻不過沒這必要罷了。

但天子畢竟是天子,他還是可以拉攏一些宦者、宮人乃至外臣的,群臣在天子麵前也要裝模作樣。若有皇後幫忙,可以保證一點岔子都不出,讓天子從出不了洛陽變成出不了寢殿。

第(2/3)頁

第(3/3)頁

今上這個性子,不知道願不願意禪讓。

若不願意,保不齊還得重新立一個好說話的,或者乾脆立個小兒,那就更需要皇後幫忙了。

想到這裡,鄭世達心中激動了起來。

這可是潑天大功啊!

乾成了,他就是沒有弑君的賈充、成濟,這是何等的富貴?

“聽聞鄭氏在江東有人?”梁芬又問道。

鄭世達愣了一下,老實答道:“確有。”

這個沒法隱瞞。

司馬睿的正妃虞氏死後,沒有再娶妻,本欲納吳氏女為夫人。恰好吳氏女與表姐、前安豐太守鄭愷之女鄭阿春一起遊園,被司馬睿知道後,決定納鄭氏為夫人。

吳氏尚未出嫁,鄭阿春與亡夫田某(出身渤海田氏)已育有一子,司馬睿舍吳而就鄭,其間是什麼考量,外人不得而知。

甚至於,安豐郡輕易陷落是不是有鄭愷舊人幫忙,都很值得懷疑。

鄭阿春雖然不是司馬睿的正妻,但琅琊王現在也沒正妃,鄭氏的地位形同正妻。

因為這事,滎陽鄭氏有苦說不出,甚至比濟陽虞氏還要苦。

世家大族分仕兩邊,確實很常見,但不代表君主心裡沒想法,曆史上就有心直口快的北朝天子罵這種行為,本時空邵勳心裡也不痛快。

“此尋常事也,君勿憂。”梁芬笑了笑,道:“大王分設十八級官,多出了不少空位,鄭氏若有俊彥,可多多薦舉,而今正是用人之際。”

這……鄭世達有些遲疑。

我是庾相國的人啊,你這樣拉攏真的好嗎?

“為國薦才,何分彼此?”梁芬又笑。

梁綜在一旁幫腔道:“隻是為了還鄭君看顧皇後之情,無餘事。”

鄭世達心下稍安。

他這種利欲熏心之人,其實沒什麼忠誠度,況且梁芬隻是為了還他人情罷了,好像也沒什麼。

於是便起身行禮道:“多謝尚書。”

“鄭氏乃滎陽望族,當為梁王穩住諸縣,勿要懈怠。”梁芬又提醒道:“大王提戈奮勇十餘年,方有如今之局麵,可千萬不能出了亂子。君乃鄭氏疏屬,然立功受賞之後,焉知不能成為主家?”

“滎陽不能亂,天下也不能亂。”梁芬繼續說道:“鄉間或有風言風語,不必理會,徑直報官便可,天下百姓經不起第二遍折騰了。”

“是。”鄭世達連聲應道。

從梁芬的話中,他隱隱明白,梁芬之所以忠於梁王,恰好是因為梁王在這個位置上,有這個局麵。如果換成其他人,梁芬多半也會這麼說。

他忠的隻是一個能收拾局麵的雄主罷了。

鄭世達則不同——自己舍不得用的女人都送給梁王睡了,還有啥可說的?

“正月十五老夫會召洛陽舊友與會,君若有空,自來可也。”梁芬邀請道。

鄭世達應了一聲,心中暗忖梁芬多半又是在幫梁王安撫士人,讓他們不要因為這兩年的困難而輕舉妄動。

管他呢!有好處誰吃飽了撐著反梁王啊?

況且梁王已經收斂了,今年不舉辦朝賀就是一個信號,明年休養生息,怨氣也就平息下去了。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