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晉末長劍 > 第十三章 無題

第十三章 無題(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安喜縣外已成了巨大的人員聚集地。

中山、常山、高陽三郡受災的百姓,得到消息的,基本都往這邊彙集。甚至就連拓跋氏治下的代郡以及幽州範陽郡都有人南下。

至八月底,營地向外擴充,人員疏散,共在安喜、蠡吾、魏昌設了十餘個賑災營地。

安喜縣的規模最大,不算邵勳帶來的軍兵,災民人數超過了一萬二千。

隨著源源不斷的糧食自博陵魯口鎮西運,災民們慢慢緩了過來,臉上漸漸有些血色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倒在了糧食抵達的前夜——主要是老弱婦孺。

安喜縣外立了很多新墳,同時也開發了很多舊墳。

餓急眼了的人,你彆指望他還是理智的。舊墳裡隻剩枯骨了,一樣被災民們挖出來煮著吃。營養肯定是沒有的,多半是自己騙自己罷了。

小孩子悲傷來得快,去得也快。

醜奴、春葵兩人繞著一輛馬車,嬉笑玩鬨。

頭裹黃巾的災民路過時,有時候會停下來看著二人,並逗他們幾下。

很難想象,不到一個月前,可能就是他們這幫人把倆小兒丟進釜中,準備煮著吃了。

倉廩足而知禮節,一點沒錯。

邵勳讓人牽來了他的坐騎。

老夥計差一點就被宰了製成肉脯。

可能它怎麼也不會想到,在公卿大將眼裡萬金不換的神駿戰馬,歸宿不是沙場,而是大鍋。

邵勳騎馬出去轉了半個時辰就回來了,臉色不是很好看。

“地沒法種了。”他找了個樹墩坐下,歎息道:“洪水衝下來的東西太多,衝走的東西也太多,一年半載內緩不過來了。放牧或可,種地卻難了。”

衝來的是泥沙、亂石、竹木乃至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衝走的則是耕作多年的土壤營養物質。

當然可以勉強種地,但收成會很感人。

考慮到最多再過兩個月,運河就要封凍了,屆時轉運糧食會十分困難,真的能支持這些災民儘數活到第二年秋收嗎?太勉強了,代價也太大。

或許,可以考慮讓一部分精壯去外地就食,減輕寶貴的糧食消耗。

留一部分家庭相對完整的人——如果不完整,那就湊完整——花一整個秋冬的時間來清理土地,為明年的春耕做好準備。

說穿了就是糧食不夠,長途轉運損耗太大。

今年雖然沒打仗,但賑災產生的消耗,足以吞噬一整年的財富生產盈餘,甚至還不夠。

“大王,毛參軍來了。”楊勤輕聲彙報道。

“讓他過來。”

“毛參軍”當然就是毛邦了。

他是燕國內史,但一直兼領幕職,並未完全脫離中央。原因就是邵勳對他寄予厚望,隨時會調他回來。

他是永嘉十年二月出任燕國內史的,至今四年半了。

劉翰在的時候,他得心應手。

劉翰一走,管理起來就很費勁了。無他,在地方上沒根基。

如果不管什麼事,你好我好大家好,那當然乾得下去。

如果想要做出一番成績,就比較麻煩了。

邵勳觀察了年餘,已經決定把他調出幽州,再待下去意義不大。

毛二已經洞悉地方上盤根錯節的關係,對縣鄉民情有相當了解,熟悉官場運作,不是缺乏經驗的嫩雛了,或可給他一張白紙,看看能畫出什麼來。

第(1/3)頁

第(2/3)頁

醜奴、春葵二人玩累了,撲進了邵勳的懷裡。

邵勳摸著他們的頭,看著大步行來的毛二,微笑點頭。

“邵師。”毛二躬身行禮,目不斜視。

“帶了多少糧食過來?”邵勳問道。

“糧六萬斛、雜畜三千頭。”毛邦回道。

“怎麼來的?”

“學生一家一家討來的。”毛邦說道:“得知邵師坐鎮中山,燕國豪族不敢怠慢,紛紛慷慨解囊。”

“出息了。”邵勳讚道。

很多外地來的官員,在地頭蛇麵前真沒多大麵子。

毛二能討來這麼多糧肉,一是燕國名士劉翰的遺澤;

“燕國還乾得下去不?”邵勳突然問了一句。

“邵師,我……”毛邦瞬間有些臉紅。

“罷了,有點為難你了。沒兵、沒錢、沒糧,與豪族子弟吃吃喝喝,坐而論道,大家都說你好。可若要向他們動刀子,怕是你自己先死得不明不白。”邵勳擺了擺手,道:“來高陽吧。高陽內史遭災後,棄城而逃,不知所蹤,過陣子州裡會遣人抓捕。你先來高陽國,把這四縣之地整飭好。這個郡不大,遭災嚴重,豪族損失也很大,不太成氣候了,比你在燕國容易打開局麵,下個月就來當高陽內史吧。”

“遵命。”毛邦鬆了一口氣,應道。

“我給你留一些人。隨我來。”邵勳溫和對倆小兒笑道:“再去玩一會。”

醜奴懂事地帶著妹妹離開了。

春葵還有些不情願,拽著邵勳的衣角。

邵勳笑了笑,道:“罷了。”

彎腰把春葵抱起,然後帶著毛邦來到外間,指著遠處密密麻麻的茅草窩棚,說道:“給你留幾千人,半是壯丁,半是健婦,你讓他們在高陽城下種地。男丁農閒時操練,是不是擔心缺人?好,我給你留五十親兵,由他們帶著練。隻要種個兩三年地,有一次豐收,錢糧就有了,屆時農兵也練得差不多了,再管理全郡,是不是得心應手?”

“學生一定辦好。”毛邦說道。

“知道辦什麼嗎?”

“度田、編戶、收稅、練兵。”

“不錯。”邵勳說道:“辦好這些事,你就可再進一步了。”

不遠處升起了嫋嫋炊煙。

災民們用神聖的目光看著一個個瓦罐,嗅著罐中散逸而出的飯香,不知不覺間,有人潸然淚下。

沒經曆過這種苦,很難理解他們對糧食的崇拜。

邵勳步入一片營地。

正在做飯的災民們見了,紛紛拜道:“大王。”

“天天見麵,拜什麼拜?不如省點力氣。”邵勳笑罵道。

眾人起身。

“該做飯做飯,該吃飯吃飯,彆管我,我就隨便走走。”邵勳又道。

眾人這才散去。

邵勳隨意站在一個破帳篷前,這裡擠了七八個青壯。

“家人都沒了?”邵勳找了個木樁坐下,把春葵放到地上,問道。

亂世中人,沒那麼矯情。況且過了這麼多時日,他們早就可以相對從容地談論已經過去的苦難了。

“被水衝走了。”

第(2/3)頁

第(3/3)頁

“你等是何打算?”

幾人對視一眼,齊聲道:“大王活我,此再造之恩,願隨大王而去。”

“跟我走,那可遠了。”邵勳說道。

“阿爺,我跟你走。”春葵突然仰起臉,脆生生地說道。

“哦?你叫我什麼?”邵勳笑道。

春葵害羞得低下了頭,還有些難過。

“好好好。”邵勳又把她抱起,道:“水災之中遇到你,此謂天意。天意不可違,我多個女兒又何妨?”

春葵驚喜地抬起頭,眼睛瞬間亮了,待看到邵勳正對著他笑時,又把頭埋到了他懷裡。

那七八個青壯用羨慕的目光看著這個小女孩。

他們打拚一生,也未必能有什麼富貴。但這個小女孩就運氣逆天,一下子成了梁王的女兒,可能是他們一輩子難以企及的高峰。

“你們跟著我,隻要敢打敢拚,女人、屋宇、田地、錢財都會有的。”邵勳瞟了他們一眼,道:“又想要過上好日子,又不想付出些什麼,斷然是不成的。入冬之後,糧食緊張,中山、常山、高陽等郡恐難就食,可願隨我去平陽?”

“願。”幾人毫不猶豫,大聲道。

說罷,出了窩棚,繼續巡視營地。

所過之處,招呼聲、叫喊聲、歡呼聲不絕於耳。

在這個營地內,有人曾是莊客,有人曾是部曲,有人曾是豪強,甚至還有士族子弟,此刻全都落魄地聚在一起,無分彼此。

他們此刻隻有一個身份:災荒孑遺之人。

而讓他們艱難存活下來的隻有一人:大晉梁王。

這一年的經曆,對這些人而言,可能到死都難以忘懷。

如果足夠幸運活到壽終正寢,興許可以對圍坐在火爐邊的孫子們暢談:“當年阿翁跌跌撞撞,餓得前胸貼後背,將死之際遇到了從天而降的梁王,得以活了下來。”

“當年有個世家子弟,和我睡一條草席,晚上還磨牙哩。”

“當年有個小吏,收稅時凶得要死,遭災後被人吃了。”

“當年有個知書達理的富家女,和她睡一次隻要給半塊人肉脯。”

如果自己給自己加戲的話,還可以吹下牛:“當年梁王邀我從軍,因顧念你們阿婆未去,王甚為惋惜,說他痛失一員猛將。”

吹到最後,直到老太婆再也聽不下去了,才算告終。

雖是吹牛,但夜深人靜之時,回憶起當年那堪稱滅頂之災的苦難,亦不覺潸然淚下。

哭的是什麼,自己都弄不清了,反正隻知道難過。

這一輩子,聞水災而色變。

這一輩子,聽不得任何人說梁王的壞話。

這一輩子,活得掙紮又痛苦,唯願子孫們富足平安。

九月十五,眼見著高陽等地的局勢日漸好轉,邵勳遂南下巨鹿,視察災後重建情況。

隨其南下之諸郡精壯不下二萬,人皆裹黃巾,時人俗謂“黃頭軍”。

(本章完) d qq qq guan. read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