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進山後,沿著山路一路前行。
山路狹窄、崎區、危險。尤其是在這樣的月夜之中。但是,沒有人說話。行軍禁止喧嘩。否則打軍棍。
儘管他們每人都背負著四十斤的鎧甲、武器、物資等裝備。但是,他們長途行軍依然非常的矯健。
此時,他們在之前的訓練時,每天早上一個二十裡的武裝越野發揮了作用。他們的體力能都獲得了極大的提高,尤其是耐力提高最多。
一口氣走了十多裡路,沒有一個掉隊的。
張順緊盯著前邊那個小旗係在胳膊上的白手巾,生怕掉隊。這荒山野嶺的,要是掉隊了,等著被野狼叼走吧。他不斷的回頭,看看自己的小旗情況。要是有人丟了,責任就是他這個小旗的。
大軍一路日夜兼程,向著趙王城前進。因為主要是步兵,騎兵隻有五百人的斥候隊。這還是為了這次出戰,臨時撥過來的繳獲的蒙古戰馬。但是馱馬有一萬匹。這三萬人的輜重都用馱馬馱載,一路牽著在山路上前進。
他們的斥候都是在這三萬六千人裡,篩選出來的。一共五百善於騎射的壯士。其實,這些家夥都是積年的老馬匪。被本地勢力招攬,當了家丁護院。
閻應元把他們分成十個小旗。每人先賞賜五十兩銀子。畢竟斥候夜不收部隊就是拿命拚的兵種。閻應元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道理。
三天三夜過去了,他們在山路上,每行軍四小時就休息兩個小時。
這是從京營那裡學來的,叫什麼達芬奇休息法。閻應元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方式的好處,士卒們行軍四個小時,也就是兩個時辰,基本都會精疲力儘。
這時候,立刻停下,吃東西、喝水,排泄。然後睡覺。一個時辰後繼續起來行軍。
這種方式保證了,他們始終處於最高效的行軍狀態。每天都多走了不少路。如果他們一直走,就會越走越慢。遠不如這種方法狀態好。
達芬奇睡眠法要求工作四小時,睡眠十五分鐘。顯然這不適合高體力的行軍運動。所以楊凡改為行軍兩個時辰,睡眠一個時辰。
這樣把一次睡眠分成多次睡眠,就保證了每一段行軍時間都非常高效。體力非常充沛。
午夜十分,大軍正在行軍。
沒有人說話,隻有莎莎的腳步聲。
陳擒虎從前麵匆匆趕來,找到閻應元說道:“大帥,前麵就是黑虎口了。斥候發現山口上有三十人的青海永謝布部的騎兵。如果我們大軍通過,一定會驚動他們,請大帥立刻停止行軍。以免打草驚蛇。”
閻應元沒想到這裡距離山口還有三十裡,居然蒙古人就設了觀察哨所。他立刻下令停止前進。任何人不許發出聲音。
“地圖,還有叫營長以上軍官來開會。”閻應元說道。
楊凡派過去的十幾個興禾書院講武堂的學生,組成的臨時參謀班子,立刻帶著地圖趕了過來。
山坳裡,有一顆大樹,樹冠大如華蓋。遮蔽了好大一片的麵積。樹下一張三米見方的地圖鋪在了地上。
四周點起了柴油馬燈。燈芯被調整到最大亮度。五十個營長十個團長,還有軍部的參謀等都聚集在一起討論對策。
“黑虎口是我們的畢竟之地,大軍必須從那裡通過,如果我們強攻,立刻就會暴露。如果我們在山地上和敵軍大部隊遭遇,我們不擔心。山地騎兵沒有優勢,我們步兵反倒靈活。但是,如果我們被哨所發現,他們點起狼煙,我們就麻煩了。”閻應元語氣沉重的說道。
看著這一帶的地形,軍官們倒吸了口冷氣。
葫蘆形山口,根本沒法不被發現的通過。最要命的是,一旦他們點起狼煙,驚動了敵軍大部隊,他們把山口堵住,就災難了。
因為山區補給困難。大軍被堵在山裡,出不去,就會進退失據。一旦糧食耗儘非得大敗不可。所以必須在蒙古人反應過來之前衝出山口。
眾將一時間大感棘手,想要神不知鬼不覺的衝上山十分困難。
閻應元摸著下巴思索了半天,忽然說道:“部隊的士卒成分,你們都摸清了嗎。有沒有些奇人異士,不要小看了雞鳴狗盜之徒,關鍵時候,他們有大用。”
第三團收編的都是監獄裡的匪徒,是各個團裡最複雜的。團長謝天恩說道:“我們團裡倒是有一幫打悶棍和套白狼的賊子。不如讓他們試試。”
打悶棍和套白狼都是古代搶劫的一種細分行當。
所謂打悶棍就是黑夜裡,穿著一身黑,腳上穿棉花墊底的撒鞋,跟蹤看著像攜帶財物的夜行人。
趁其不備用棗木棍子敲擊其後腦,致其昏迷,然後實施搶劫的行為。
這些人走路無聲無息,能利用周圍的環境隱身潛行,接近目標不被發現。這是他們吃飯的本事,要是弄出動靜,驚動的目標,目標跑了,他們就白忙活一場。
打悶棍有很多種方法,除了在背後用木棍擊打外,還有帶著低沿帽子,把鉛球連上鎖鏈,收在袖子裡。
當夜裡和人擦肩而過時,趁其不備用鉛球猛擊其麵部,打倒後,快速實施搶劫。
套白狼相對打悶棍,還是有些高技術含量的。
比如,一個老頭提著個鳥籠,在路上行走。
大眾認為這種養鳥之人多是闊綽的閒人,年紀一般較大,不會出什麼事的。於是,便放鬆了警惕,毫不猶豫地從提鳥籠人身邊走過。
誰也不知道,這鳥籠子製作特彆。
無底不說,而且勒著一圈密密傾斜的竹簽,上口小,下口大,活像一隻捉螃蟹的簍子。這種東西扣在頭上,頓時就把人勒得閉過氣去了。正好趁機搶劫。等受害者蘇醒,賊人早跑了。
而套白狼最低級的就是用竹竿頂部安裝繩索活套,從隱蔽處把敵人的脖子套住,收緊繩索,敵人被向上吊著,發不出任何聲音,正好另一名同夥趁機搜身實施搶劫。
這些古來的技術一直流傳到清末,清末的《點石齋畫報上有詳細的揭露。
眾人眼前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
這三十個蒙古人一定大多數都在睡覺,留下幾個放哨的靠在那裡打瞌睡。
他們絕對想不到明軍會從這個方向摸上來,他們之所以在這裡,完全是對方的主將小心的結果。
閻應元當即拍板,說道:“你去選五十個套白狼和打悶棍的好手。你親自帶隊給我摸上去,把這些蒙古人悄無聲息的收拾了。回來我給你請功。這件事要是辦成了。每人賞銀百兩。升官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