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的一個軍營裡。
坦克六師宣傳隊乾事馮曉鋼正在閱覽室翻找報紙。
最近剛剛因為能編會寫分到宣傳隊的梁添湊了過來。
“嘛呢嘛呢。”
“喲,天哥,”雖然馮曉鋼比梁天大一歲,但他知道梁添家世很好,所以甘願為弟,“我昨天在報紙上看到特好玩一小說,正準備看後續呢。”
“什麼報紙啊?”
“文彙報。”
“不就這的嗎。”梁添一伸手就從報紙堆裡找到了今天的文彙報。
馮曉鋼豎起大拇指:“要不老話說的好,小眼聚光,您這眼神真牛逼。”
梁添翻了個白眼,你誇就好好誇,還得埋汰我眼睛小。
好在他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問:“什麼小說啊?”
“就這個,《春江水暖鴨先知》。”
梁添摟了一眼,然後就看到了作家的名字。
“哎呦喂,魏明?”
“咋了,這人很有名嗎,我以前沒聽說過啊。”馮曉鋼算是很喜歡閱讀的,當兵一年多,最近冒出來的那些作家他都認識。
“如果是我知道的那個魏明,現在應該沒什麼名氣,不過以後就說不準了。”
“呦,怎麼個意思,這還是條潛龍啊?”
梁添:“你這個詞用得好,說不定就是一條潛龍。”
然後他把從母親和大哥那裡聽到的關於魏明的信息跟馮曉鋼講了一下。
又是《收獲》發小說,又是七步成詩,關鍵大前提,他就是個看大門的!
聽得馮曉鋼這個善於鑽營的小人物眼睛裡都在放光,這也太勵誌了,所以隻要有才華,不管出身有多麼低微,都不會被埋沒是吧!
然後梁添又問他:“這小說寫得怎麼樣啊?”
本來隻覺得一般牛逼的馮曉鋼立即道:“簡直太牛逼了,風格自成一派,滿篇都是包袱,而且以小見大,雖然說的是賣貨的事,但我感覺其實是說的改開。”
馮曉鋼眼光不錯,隻看了三分之一,就把魏明隱藏在最後三分之一的意圖猜了出來。
然後他找出昨天的《文彙報》給梁添,兩人排排坐看報報。
~
經過半天的培訓,魏明基本知道巡邏要乾啥了:隻要沒事發生,你啥也不用乾,隻要有事發生,啥事都得管。
不過這年頭也沒監控,所以偶爾偷個懶也沒啥。
中午他去學校小賣部買了包煙,剛要去教職工食堂,就被劉振雲遇見了。
“哎呀,你可算回來了,你不會忘了吧,請客吃飯這事!”
聽他這急切的語氣,好像是魏明要請他吃飯似的。
“記得啊,就現在嗎?”
“對,就現在!”姑娘們都迫不及待了。
就這樣,魏明被劉振雲拉到了學一食堂,這也是魏明第一次在學生食堂吃飯,雖然已經是小有家資了,但魏明覺得能省一頓是一頓。
他穿著製服,一進來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不少人竊竊私語。
“這就是南天門的門神嗎?”
“寫《理想》的大詩人?”
“聽說剛從魔都回來,巴老都指定他是文壇接班人了……”
雖然不是北大學生,但魏明顯然已經是學校風雲人物了。
通過抽簽,今天請他吃飯的是77級中文係的王曉平,燕京本地人,未來的著名編劇。
魏明很喜歡她那部表現東西方文化衝突的《刮痧》,不過看的最多的還是《甄嬛傳》,雖然有原著,但編劇功不可沒。
他是電視上看完抖音上看,今天甄嬛開機關槍掃射後宮,明天華妃開始修仙鎮壓全場,後天皇後就學會了黑魔法,這劇常看常新。
沒想到王曉平上來不問他吃什麼,而是問他現在走七步能寫一首詩嗎。
“不能,我說過的,沒靈感,彆說詩了,屁都憋不出來。”
沒想到大詩人大作家說話這麼粗俗,他好特彆!
接下來兩人一起排隊打飯,劉振雲在小本本上把王曉平劃掉,一個了。
劉振雲照樣簡樸的吃著一毛錢一份的鍋塌豆腐,啃著饅頭,等魏明和王曉平打了飯,他招呼兩人坐自己這桌。
然後他咽了咽口水,一份紅燒肉,一碗米飯,還加了一個四喜丸子!
這些加起來得有五毛錢了吧,關鍵王曉平毫無芥蒂的樣子。
王曉平很好奇魏明去魔都改稿的經曆,聽他說起見到了巴老,還得到了一本親筆簽名的《新生》,很是羨慕。
劉振雲隻羨慕魏明的胃,他忍不住問了句:“你說這四喜丸子不能是純肉的吧,應該在裡麵加了麵粉吧。”
魏明:“我嘗嘗。”
說著他夾了一筷子:“有澱粉,還有豆腐跟雞蛋,不過主要還是肉。”
說完,他幾口就把四喜丸子吃了個乾淨,而劉振雲也眼不見為淨了。
等吃完飯,跟心滿意足的王曉平分開後,劉振雲翻著小本道:“晚上請你吃飯的是……”
“晚上我沒空,跟我們宿舍的幾個約好了出去吃的。”
“哦,那就明天中午……”
“明天中午也不行,明天我要出去一趟,晚上可以。”
“好吧,那就明天晚餐。”劉振雲認真地幫魏明排班。
“振雲兄啊,今晚你要是不介意我們都是保衛員,你就一起來嘛,人多熱鬨些。”
“啊?你們說出去吃?去哪吃啊?”
“就長征食堂啊。”
劉振雲本能地咽了咽口水,彆說長征食堂了,就學校食堂的肉菜他都沒吃過。
有一次打長征食堂外麵路過,裡麵的香味在外麵就能聞到,回到學校他多吃了一個饅頭。
不過他還是第一時間拒絕了:“我就不去了,那裡消費太高了。”
吃一頓頂他在學校吃三天的。
“不用你消費,今天我請客,你帶張嘴,帶糧票就行。”
“那就更不能去了。”無功不受祿嘛。
魏明:“那你就是看不起保衛員。”
見魏明用這話激自己,劉振雲隻好扭捏道:“為了證明工農一家親,都是階級兄弟,那這次我還非去不可了。”
反正這段時間他常去南門,跟趙德彪、梅文化早混熟了,都沒外人。
跟劉振雲分開後,魏明去找帶自己的前輩,準備開始第一次正式巡邏。
兩人首先來到了燕南園彆墅區。
北大校園南部,臨近大飯廳,有一片由一堵短牆圍護著的特殊區域,地勢比周圍略微高出,占地48畝,17棟灰磚砌就的曆史建築坐落於此,依次編號為50號到66號,這便是燕南園。
這裡住著的都是學校最頂級的教授和學者,因此也是巡邏的重中之重,以前魏明隻是在周圍路過,不曾進去過。
前輩指著66號院道:“這裡住的是朱光潛先生,在之前住的是冰心一家,朱老現在八十有二,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了,但還在堅持帶研究生。”
“這62號住的是林庚先生,中文係教授,也是個詩人,你如果遇見他,自報姓名,他估計要拉著你討論詩歌了。”
“這61號住的是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也是地理係主任,最近不在家,跑去西疆研究沙漠了。”
然後他又指著56號院:“這是咱們校長周培源先生家,他是物理學家,研究力學的。”
魏明笑著聽他講每一個院子,每一位學者的故事,看得出來,前輩對北大愛得深沉,每一處院子都了若指掌。
正說著,就聽有人喊“媚兒,快下來~”
前輩忙帶著魏明來到57號院外。
“馮老,你等著,我這就去搬梯子!”前輩道。
隻見一個白胡子老頭拄著拐正站在樹下,樹上是一隻漂亮的長毛白貓,它在樹上急的嗷嗷叫,而且還是夾子音。
魏明輕輕一笑,直接擼起袖子:“還用什麼梯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