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永遠無法理解為惡者的想法,安大太太勉強還能接受鎮國公父子是馬革裹屍,為朝廷戰死沙場,但她真的接受不了他們是被人給生生害死的。
安大太太病倒了,病了好多天,要不是有安暖守著她,還有外孫兒在,不然極可能就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了。
鎮國公父子戰死沙場,十二年前就震驚朝野,十二年後被翻出來是被人所害,更是朝野震驚。
皇上心有愧疚,賞賜了鎮國公府不少東西,隻是那些東西,鎮國公府並不需要,豫王帶人上折子,恩及鎮國公府旁支,安老太爺兩個兒子入朝為官,一個七品,一個從六品。
葉貴妃被打入冷宮,非死不得出冷宮一步,王妃要葉貴妃痛苦的活著,許皇後派了人看守葉貴妃,免得她受不住尋死。
昌平伯府被悉數下獄,那晚葉貴妃的招供,皇上聽得一清二楚,刑部連審問昌平伯都沒有必要。
皇上下令將昌平伯府滿門抄斬。
葉貴妃和昌平伯做下這樣的事,哪怕齊王是皇上的親骨肉,也不可能逃脫得掉。
皇上下旨將齊王廢為庶民,沒有抄齊王府,這是皇上留的最後一點骨肉親情。
不過皇上沒抄,謝歸墨派暗衛去抄了一通,但凡暗衛能拿走的都拿了。
齊王黨不止昌平伯一人,還有左相,還有一堆追隨者,那半個月,京都幾乎每天都有大臣下獄,有府邸被抄,齊王黨土崩瓦解,下獄的下獄,流放的流放,朝堂上再沒有哪位皇子有和豫王爭奪儲君之位的勢力。
和齊王走的近的皇子都夾起尾巴做人了。
這日,沈棠坐在床邊,逗兩個孩子玩,外麵四兒進來道,“世子妃,刑部將於十日後,於西街菜市口處決昌平伯府滿門……”
這日子定的實在是好。
剛好是沈棠出月子的日子。
她可以出門去觀刑。
等謝歸墨回來,沈棠道,“那日,我要去菜市口看昌平伯被處決。”
謝歸墨看著沈棠道,“被砍頭有什麼好看的,你不怕回來夜裡做噩夢?”
沈棠搖頭,“我不怕!”
她眼神堅定,謝歸墨想到沈棠經曆過齊王和昌平伯大權在握,對他們生殺予奪的前世,她想去看昌平伯一敗塗地的樣子,還是同意了,“好,那日我帶你去。”
沈棠喜歡謝歸墨一臉寵溺的看著她的樣子,她抱著他的胳膊,但謝歸墨把胳膊抽了回去,“安生坐好。”
他那可憐的自製力已經在崩潰的邊緣了,哪裡經得起她這般親近,他現在可是在數著時間過日子呢。
沈棠盼著出月子,他比沈棠還要期盼。
但出了月子,也得半個月之後才能想有的沒的。
嗯,某位爺最近都是上半夜睡床,下半夜老實睡小榻,都快養成習慣了。
日日一天天過去。
沈棠惡露已經差不多排乾淨了,覺得和懷身孕之前沒差彆,但王妃和周媽媽誰也不許她不出月子就出門,沈棠悶在屋子裡,都快悶出病來了。
好在有兩個孩子和謝歸墨陪著她,才不算太無聊。
這日,吃過早飯,透過窗戶看著外麵的燦爛陽光,天知道沈棠有多想出去走走,但隻能忍著了。
奶娘將孩子抱來,沈棠逗孩子玩,外麵四兒跑進來,高興道,“世子妃,柔嘉郡主要生了!”
這消息來的太突然,沈棠都怔住了,銀杏道,“怎麼就要生了呢,不是還有小半個月才生嗎?”
沈棠怎麼算柔嘉郡主都在她出月子之後再生,她還想第一時間去寧王府看她呢,沒想到提前了這麼多。
沈棠沒法出門,又擔心的緊,便派銀杏去寧王府看看。
銀杏這一去,到傍晚才回府,她一進來,沈棠就問道,“生了沒有?男孩女孩?”
銀杏咧嘴笑,“世子妃猜猜看。”
沈棠想打她一頓,“快說。”
銀杏道,“柔嘉郡主和世子妃一樣,也生了一對龍鳳胎。”
沈棠眼睛睜的圓溜溜的。
自打柔嘉郡主懷身孕後,她就沒見過她幾回,不知道柔嘉郡主的肚子有多大,但她見過蕭桓好幾回,柔嘉郡主肚子裡懷著雙胎的事,竟一點沒和她這個妹妹透露,瞞的可真夠嚴實的。
難怪都說家族裡出過龍鳳胎,後輩生龍鳳胎的幾率就大了,果不其然。
銀杏道,“兩孩子沒小少爺小小姐重,一個四斤,一個三斤九兩,不過趙院正說,孩子很健康。”
不過銀杏沒看到兩孩子,也不知道是像蕭桓,還是柔嘉郡主。
沈棠替大哥和寧王府高興,一下子添了兩個孫兒,寧老王爺寧老王妃得高興壞不可。
銀杏從懷裡摸出來一荷包,拋給秋桐,秋桐道,“這是……?”
銀杏道,“寧老王爺寧老王妃高興極了,賞寧王府上下半年月錢,我也有喜錢,塞錢的嬤嬤知道你和我都是世子妃身邊的大丫鬟,讓我也給你帶一份兒。”
第二天,王妃去寧王府道賀,謝歸墨也去了一趟,回來後,謝歸墨捏著女兒的小手,道,“還好顏兒長的像我,不然長大該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了。”
沈棠聽得糊塗,“怎麼這麼說?”
謝歸墨道,“你大哥的女兒眉眼像極了你。”
沈棠,“……”
都說外甥似舅,侄女像姑。
大哥的女兒像她這個姑姑很正常。
但是——
能讓謝歸墨發出這樣的感慨,那就不是一般的像了。
沈棠很好奇,“真有那麼像嗎?”
謝歸墨笑道,“顏兒和她放一起,我都得遲疑一下哪個是你生的程度。”
沈棠,“……”
本就想去寧王府看小侄兒小侄女,謝歸墨這麼說,心情就更更更迫切了。
兩對龍鳳胎,前後就隔了一個月生,四個孩子長大後,走到一起,經常被人誤會是四胞胎。
四個孩子最喜歡玩的就是換妹妹,換哥哥的遊戲。
經常一兒一女出去,回來兩個兒子或者兩個女兒。
回來兩個女兒,蕭桓和謝歸墨就等對方送兒子回來換,女兒沒回來,那得趕緊去換回來不可。
此乃後事,暫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