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穿越時空的青銅門 > 第六百一十五章頂級謀士

第六百一十五章頂級謀士(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其實顏旭最想要的人才是被譽為三國毒士的賈詡,這位天生乾地府的料,不給他留個單間都虧得慌的那種。

那天地府要是沒活了,讓他投胎一世,保證爆滿。

就是這位跟劉備的相性太差,畢竟一個講究仁義道德,一個說傷天和不傷文和。

到時候劉備問計,賈詡說我有千計。

“不能傷天和。”

“還有百計。”

“不能傷人和。”

“還有十計。”

“不能死太多人。”

“那您問錯人了。”

而且這位不光毒,還能摸魚,整個三國能活到壽終的有幾個,能活到七十多又有幾個。

不過這也不能怪曹老板不壓榨員工,這位一輩子就出了幾條計謀,不光把大漢的國運給提前斷了,還順帶送了幾位數的人去加急投胎,他要是天天加班,這誰受得了。

更要命的是,曹老板手下還有一個狠人程昱。

拔叔頂多吃個自助,這位可是開食品廠的,而且為了吃的放心,還專撿熟悉的父老鄉親下手。

賈詡加程昱,兩人一加班,不光活人沒了,連死人你都找不著。

因為相性問題,把賈詡找來也沒啥用,到時候劉備既不敢采用他的計謀,又不敢放人,難道白養著不成。

而且想想還要這位加快曆史進程,顏旭就沒讓人打攪他,於是將目光轉投他處。

隻是不論顏旭還是劉備都沒想到竟然會有謀士主動上門,所以哪怕對方很年輕,劉備依然慎重接待,沒有一點失禮之處。

這時的劉備可不是落魄到連個落腳地都沒有的劉跑跑,不光被譽為大漢三良將,還是彆部司馬兼職涿縣縣令,軍政一把抓,因此他的禮遇更具有份量,至少對方暗自點了點頭。

此人姓陳名宮,字公台,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與海內知名之士相互結交,是三國早期最頂尖的謀士之一。

這位的能力有多強,若非呂布剛愎自用,他的武力加上陳宮的智謀,天下當有一席之地,三國變四國都未必不行。

可惜架不住喜歡作,愣是把大好局麵給作沒了。

陳宮是那種有點道德潔癖,有點執著,有點擰巴的人,因此當他看清曹操的真麵目後,毫不猶豫的分道揚鑣,並且不斷給曹老板添堵。

呂布一身缺點,可人不虛偽,就這一點,陳宮為他儘心儘力,白門樓前甚至願意陪他去死。

就這麼一個人,是怎麼看上劉備的?

這就是名氣與聲望帶來的好處。

在針對黃巾軍的戰爭中,盧植看似與最大的功勞失之交臂,可他被宦官誣蔑含冤入獄,事後又有董卓的襯托,證明他的遠見與策略,這些對他名氣與聲望的提升比立下大功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備作為他的弟子,完美證明了名師出高徒,不但斬了三張之一,還被譽為大漢三良將之一,自然不再是無名之輩。

而且劉備雖然不擅長內政,至少現在不擅長,可他宅心仁厚體貼百姓,上任以來輕徭薄賦,鼓勵生產,加上手下一幫精兵強將,黃巾賊都躲著他走,讓涿縣快速恢複穩定跟生產,畢竟百姓的自愈能力是很強的,隻要沒有天災人禍,就會繁衍生息,畢竟導致民不聊生的從來不是老天爺,而是老爺。

如今老天爺有顏旭頂著,人禍有劉備擋著,百姓自然快速得到休養生息。

這些傳到陳宮耳朵裡後,忍不住生出好奇心。

在拜訪劉備之前,陳宮其實已經在周圍轉悠了二三天,確認不是做假後,才來拜訪的,否則人早就走了。

不得不說,兩人的相性確實很高,一番暢談後,雖然沒有倒頭就拜,陳宮已經願意留下幫劉備完善內政。

對此劉備舉起雙手歡迎,他雖然素有大誌,可改變不了學渣的本質,於是趕忙將課堂筆記與自己塗塗改改的方案交給陳宮。

“這”陳宮雖然不是頂級的內政達人,可作為頂級謀士,內政方麵就不會差,因此一眼就看出這套方案雖然還不夠完善,卻直指事務的本質,頓時渾身一個機靈,趕忙接過劉備做的課堂筆記翻看起來。

等再次回過神來,天色已經變得昏暗,劉備讓人在周圍點起一圈蠟燭照明,還擺放了屏風遮擋寒風,一旁還備好了酒食,不得不說在貼心跟細節方麵簡直拉滿,就連陳宮心中都是暖暖的。

“這可是盧中郎的著作?”陳宮對手中的筆記愛不釋手,而且這才發現采用的是某種潔白堅韌的紙張,於是心中更為好奇了。

“不,是聽先生講課記下的重點,說來也巧,再有三天就是先生講課的日子了。”劉備已經學會了如何拿捏這些文化人的要害,因此這話一出,陳宮就眼前一亮,現在就算趕對方走,對方也不會走。

不過在聽完課後,再看劉備的筆記,陳宮滿臉的鄙視都快掩蓋不住了,大儒講課,你就記了這?

有了陳宮的加入,涿縣得到飛速的發展,劉備總算能夠從中脫身了,顏旭也不需要再操心,這就是一個頂級謀士能夠起到的作用。

陳宮並非事事親為,就算腦子再聰明,轉的再快,可人的動作與說話的速度限製了效率,所以真正的作用是物儘其用,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讓其發揮出自身的才能,並且將所有人全部串聯起來,形成整體的上升力。

劉備的小勢力初步成型,朝廷這邊,劉宏在借助盧植三人的大勝獲得了一些優勢後,立刻再接再厲,試圖進一步消弱世家,同時加深皇權,也因此十常侍的名聲更臭了。

沒辦法,朝臣已經與世家死死綁在一起,靠文武百官去消弱世家怎麼可能,這跟讓自己割自己的肉有啥區彆,隻要刀不架脖子上,彆指望他們真動手,所以隻能依靠十常侍為首的宦官。

這麼做自然落不到什麼好名聲,可劉宏也是沒辦法,因為這時期的漢朝以察舉製、征辟製、上書拜官、任子蔭襲、貲選製度和太學考試等方式選拔官員,可不論哪一種都跟平民百姓沒有絲毫關係,最低也得是個士,才有被選拔的資格。

事實上平民百姓幾乎沒有接觸知識的渠道,偶爾有,徐庶這樣的幾乎就是頂點了。

而且徐庶也不算是真正的平民百姓,因為他少時能習劍,還有條件求學,普通百姓彆說買劍了,飯都吃不飽好不好。

在整個朝堂都被世家壟斷的情況下,劉宏不靠宦官,難道靠外戚不成。

外戚要是靠得住,劉宏也不會專門設置西園八校尉,以小黃門蹇碩為統率,以此製約大將軍何進的軍權了。

可以說劉宏從始至終,真正能夠信任的隻有這幫太監,哪怕盧植三人忠心耿耿,可他們效忠的是大漢,是皇上,而不是他劉宏。

但是劉宏太急了,或者說他察覺到了什麼,十常侍的動作越來越大,讓皇甫嵩跟朱儁都有意見了。

皇甫嵩跟朱儁不是反對皇帝掌權,也不是反對打壓世家,他們都看得出,再讓世家這麼膨脹下去,大漢吃棗藥丸。

他們反對的是劉宏過於依賴宦官,賜予十常侍太多的權利,而且還劍走偏鋒。

在身無寸功的情況下下,劉宏不光封趙忠等為車騎將軍,還將張讓等十三人皆封列侯。

這簡直是把以軍功獲封的功臣耍著玩,也是打所有朝臣的臉,難怪十常侍如此不受人待見。

更加致命的是,皇帝帶頭不講規矩,用十常侍這把快刀給世家割肉放血,那就彆怪對方也不講規矩。

這後果光是想想,就讓兩人不寒而栗。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漁陽張舉、張純造反,一稱天子,一稱大將軍。

雖然跟鬨著玩似的,卻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要知道黃巾賊可是至今未滅,而大漢已經經不起更多的波折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