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疆土新局(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眾人都談的差不多了,李泰卻是扭扭捏捏了起來。

李泰站在李承乾麵前,嘴唇微微顫動,還想要接著再說些什麼。

李承乾見狀,臉上露出一抹溫和卻又帶著幾分急切的神情,連忙抬起手,在空中虛擺了一下,打斷了他的話。

李泰這小子要放什麼屁,李承乾一猜就知道了。

“好了,那些矯情的話都不必再說了,我們兄弟之間,沒有那麼多欠不欠的。”

李承乾的聲音醇厚,帶著兄長獨有的親昵與不容置疑。

他微微頓了頓,繼續說道:“兄弟齊心,合力斷金。咱們攜手並肩,何愁大唐不興?”

他說著,上前一步,輕輕拍了拍李泰的肩膀,眼神裡流露出深深的疲憊,“難道你不願意幫你大哥我減輕一下負擔,一同治理這大唐天下嗎?”

“你大哥,真的快累死了。”

李承乾對著李泰苦笑了一下,那笑容裡,藏著身為天子肩負起天下重任的艱辛。

李泰聽到李承乾的話,原本準備好的說辭瞬間卡在了喉嚨裡,到了嘴邊的反駁也咽了回去。

他望著大哥那略顯憔悴的麵容,心中一陣酸澀。

“大哥……”李泰剛開口,話還沒說出口,李承乾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搶先說道:“放心,我會照顧好父皇。”

聽到李承乾這話,李泰鄭重地點了點頭,原本擔憂的眼神裡,此刻多了幾分安心。

“那我就放心了,大哥!”

李泰說了那麼多,其實最牽掛、最放不下的還是李世民。

彆看李承乾總是時不時地去鹹陽探望李世民,可要是論起對李世民的悉心照料、儘心儘力,非李泰莫屬。

李治呢,天性跳脫活潑,根本就不是照顧人的性子。

彆看李世民平日裡老是嘴上損著李泰,可實際上,和他最親近貼心的,還是這個被他昵稱為“青雀兒”的兒子。

想當年,李泰身形肥胖,行動極為不便,上朝對他來說成了一件難事。

李世民心疼兒子,非但不讓他減肥吃苦,還特意下旨讓人用轎子抬著他上朝。就從這一件小事,便足以看出李世民對李泰的喜愛和寵溺程度有多深。

可過度的寵溺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

慣子如殺子,李世民最喜愛的這個兒子,最終還是沒能擺脫權力的誘惑,卷入了造反的漩渦。

論起帝王之才,李世民雄才大略,開創貞觀之治,讓四海來朝,無人能出其右。

可若論做父親,他在對待子女的教育和平衡上,無疑是失敗的。

他給予李泰的偏愛,在不經意間引發了兄弟間的嫌隙與爭鬥,讓原本親密無間的皇子們陷入了殘酷的權力角逐。

至於李承乾為什麼要讓李泰和李治一起前往東京任職,其中自有深意。

李治年紀輕輕,平日裡看上去天真單純,一副傻乎乎的模樣,可實際上,他的心思極為細膩,鬼點子多得很。

一般人根本管不住他,也隻有他的兄長們能夠讓他有所收斂。

按照李治的性格特點,若是讓他獨自前往東京,以他那不安分的性子,還真怕他會把東邊攪得不得安寧,所以才安排李泰與他同行,希望能借助李泰沉穩的性格,對李治起到一定的約束和引導作用。

乾武十二年四月。

大唐迎來了一次重大的行政區劃變革。

李承乾在朝堂之上,與一眾肱骨大臣經過多日的深思熟慮和激烈討論後,決定重新劃分大唐各道。

除了沿用前世的二十三個省份作為道名外,(其中包括了那片與大陸血脈相連的灣灣土地,在李承乾心中,灣灣永遠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唐還將新納入版圖的土地進行了細致的規劃。

曾經與大唐多次交鋒的高句麗,其土地被設為三道,分彆是高南道、高中道、高北道。

這三道的設立,旨在加強對高句麗故地的管理與統治,促進當地與大唐其他地區的融合。

而對於隔海相望的倭國,大唐設朝陽道。

在廣袤無垠的漠北地區,大唐同樣設立了兩道,內漠道和外漠道。

漠北草原一直是遊牧民族的天下,如今大唐勢力延伸至此,這兩道的設立,對於穩定邊疆、促進民族交流和貿易往來,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再看安南地區,這裡被設為五道,分彆是安東道、安西道、安南道、安北道、安中道。

安南地區地形複雜、民族眾多,五道的劃分,能夠更有效地進行行政管理,保障當地百姓的生活安寧,同時也為大唐的經濟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

從此以後,大唐便是擁有三十六道的龐大帝國,疆土之遼闊,前所未見。

(內漠道就是內蒙,但是多了一個外蒙,所以是三十六道!)

放眼望去,從繁華的中原腹地,到遙遠的邊疆塞外,皆是大唐的領土。

而且,這還是李承乾有意暫緩擴張的情況下所取得的版圖。

以大唐如今的國力和軍事實力,若是鐵了心的擴張,遠在西方的阿拉伯地區未必不能納入大唐的勢力範圍,讓其信奉唐文化。

可自古都是擴張容易,治理卻難。

當下,人口依舊是大唐麵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想要徹底消化中東那塊土地,以目前的人口基數和分布情況來看,還遠遠不夠。

李承乾隻能將希望寄托在李璟祐那一批人身上。

在過去的十年間,大唐迎來了一段人口增長的高峰期,新生子加起來可有萬萬之多。

等到這些孩子長大成人,成為大唐的中堅力量,大唐的實力必將更上一層樓。

而到了第三代,人口數量將會更加可觀。

到那時,大唐無論想要開拓哪片土地,都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去徹底將其消化吸收,將新的領土真正融入大唐的血脈之中。

而現在,大唐看似疆土幅員遼闊,實則暗藏隱憂。

由於地域太過寬廣,在沒有先進通信手段的情況下,朝廷的政令很難準確地傳達至每一個角落,朝廷的管理之手還伸不了那麼長。

這也讓李承乾頭疼無比,而這還是在大唐國庫充盈的情況下。

倘若大唐處於國庫入不敷出的艱難境地,收取這些新領土,非但不能為國家帶來財富,反而會成為年年貼錢的沉重負擔,一分錢的稅都收不上來。

在那種情況下,怕是就連李承乾也不得不忍痛割愛,使用放棄那些暫時難以有效治理的無用領土的辦法。

好在李承乾來自後世,比這個時代的人多看了千年的曆史。

這些新納入版圖的土地,看似荒蕪貧瘠,實則蘊藏著無儘的寶藏。

隻要合理開發資源,憑借大唐的智慧和力量,運氣好的話,可能一年就能收回治理這些土地的成本,甚至還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所以,哪怕麵臨諸多困難,李承乾也決心堅守這些領土,為大唐的未來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