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漢國的都城,江縣依舊繁榮。但是在繁榮之下,新兵的征召、調動,糧草、軍需物資的轉運,卻無時無刻不顯示。
漢國正以舉國之力,與蒙元決戰黃龍。
江縣城中,彌漫著凝重的氣息。
肅殺、壓抑。
皇宮。
文華殿。
劉知行、李勇、張海平的工作十分繁忙,批閱一本本的折子。
處理一件件的事情。
見必須要見的官員。與六部聯絡。
事情是雜而繁複。
李勇很快吃不消了,放下筆,苦笑著對二人說道:“二位大人撐一撐。我先歇一歇,喝口茶。”
說罷,李勇站起來,往殿外走去。他一個不慎,差點摔倒在地上。
“李大人小心。”
劉知行、張海平驚呼了一聲,一起上去扶著李勇。
“老了。老了。腿腳不中用了。坐的久了,血氣不暢,麻木了。”李勇彎著腰揉著腿,苦笑著說道。
文華殿內,內閣大臣辦公是坐在坐床上。床上放著小案幾,置文房四寶。這樣一來,天氣冷的時候,可以在下半身蓋張毯子,再放個暖爐什麼的。
方便是方便,但對腿腳不好。
劉知行叫進來一名小太監,扶著李勇下去喝茶了。
過了一會兒,劉知行與張海平也覺得困乏,便也一起下去,到了旁邊的茶室,三個內閣大臣坐在一起吃著上好的碧螺春。
茶是好茶,但是三人的心神完全沒有放在茶上。
“也不知道前線怎麼樣了。”劉知行放下了茶盞,憂心忡忡道。
江縣與黃龍府,就隔了幾天的路程。
後方糧草轉運的同時,前線的情況,也會傳達回來。劉知行是個知兵的,猜出大戰可能已經發生,甚至結束了。
實在是坐立不安。
“劉大人放心。大王無敵,這一戰我們贏定了。”張海平寬慰道,但是自己卻也是憂心忡忡。
這蒙元的主帥,代親王純遠絕對不是泛泛之輩。他舍棄城池,而集中兵力與漢軍野戰。
他的底氣,到底是什麼?
真是恨不得自己也在前線啊。
就能第一時間知道,到底是贏了還是......不,大王是不會輸的,漢王是不會輸的。
張海平在心中,給漢國加油打氣。
李勇搖了搖頭,說道:“前線的事情,就交給大王吧。我們隻要辦妥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如果大王戰勝,當然是可喜可賀。”
“如果大王戰敗了。我們得迅速的征召遼東、高句麗的新兵,保家衛國。”
“不管前方成與敗。漢國都不會敗。”
劉知行、張海平聞言都是露出嚴肅之色,朝著李勇拱手一禮,齊聲說道:“李大人說的對。”
他們是讀書人。
這位李大人論學問,那真是不值一提。
他年紀也大了,精力不濟。
但老成謀國,屬中流砥柱。
“大王常說我是蕭何。漢高祖百戰百敗,之所以能戰勝項羽。卻是蕭何守備關中,供給兵丁、糧草,可以讓漢高祖重新振作。”
“李大人說的對。我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管前方勝敗,漢國都不會敗亡。”
劉知行振奮了一下,喝了這一盞茶後,與張海平一起離開了茶室,回去了文華殿工作。李勇休息了許久,又吃了一些糕點,才起身回去了。
他剛上了坐床,盤腿坐下,拿起一本折子觀看。便聽到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
內閣大臣們都是心中一動,整齊劃一的看向大門口。
緊張又激動。
莫非?
很快,一名兵部的官員從外走了進來,麵紅耳赤,氣喘如牛,但他很快就壓下了身體的不適,深呼吸了一口氣,大聲宣布道:“報三位宰相。”
“前方大捷。漢軍大勝。”
“大王滅了蒙元黃龍軍十之**,斬純遠以及十位萬戶。”
說罷。這名官員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邊喘氣,一邊傻笑著。
“哈哈哈哈!!!!!!!!!!”
他笑的痛快,笑著笑著眼淚就流出來了。
十幾年了。十幾年了。
當年蒙元十個萬戶南下,席卷遼東全境。在整個世界最黑暗的時候,輔漢將軍橫空出世。
轉戰十餘年,立社稷,稱漢王。
多少人埋骨他鄉,多少人傾家蕩產的付出。
光複遼東,驅逐韃虜。
這個目標,終於完成了。
終於完成了。
哈哈哈哈。
“大王威武。”官員情到深處,不由的振臂高呼道。
“哈哈哈哈!!!!!!!”
內閣大臣們先是一愣,然後渾身的骨頭仿佛被抽光了一樣,整個人恨不得攤倒在坐床上。
肩膀上的萬鈞重擔,終於卸下了。
我們贏了。
是我們贏了。
哈哈哈哈。
內閣大臣們仿佛是孩子一樣,純粹的發自內心的笑了,笑著笑著眼眶也紅了,眼角泛起了淚花。
“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啊。”過去了許久,李勇最先從狂喜的狀態中掙脫出來,但這巨大的狂喜消耗了他的精力,他坐靠在坐床上,滿是笑容的對劉知行、張海平,說道。
“是啊。日以繼夜的工作,沒有白費啊。”張海平伸手入懷,取出了一張手帕,擦了擦眼睛。
他與劉知行都很年輕,但都有白頭發了,身體也站不直了,有點駝背。
日以繼夜的勞心勞力。
沒有白費。
沒有白費啊。
劉知行忽然把手中的折子一扔,說道:“不乾了。我要告假一天,回去喝口小酒,開心開心。”
“我也不乾了。告假。”張海平眼睛一亮,下了坐床,穿上了鞋子。
“你們都不乾了,我這老骨頭可受不了。我也不乾了。”李勇哈哈大笑,然後也麻利的站了起來。
三個內閣大臣走路帶風,笑容滿麵,如沐春風。
走了,走了。
今天大放假。
開開心心的玩一天。
有什麼事情,明天再說。
哈哈哈哈。
三個向來勤政的內閣大臣,忽然撂擔子不乾了。可把文華殿內的官員、太監看呆了。
過了許久,他們才反應了過來。
官員們對著三位內閣大臣的背影,整齊劃一的躬身行禮。
王常在外,而朝廷平穩。
宰相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