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將門梟虎 > 第九百零三章 君臣

第九百零三章 君臣(1 / 1)

推荐阅读:

不管是楚朝也好,蒙元也罷,還是漢朝,聖旨都是神聖的。

四個官兒對視了一眼,然後汪由校帶頭,先讓囚犯們站在一旁,自己掀起官服,跪下接旨。

“臣接旨。”

四人都是聰明人,大概能猜到這封聖旨的內容。其他人對於這件事情如何處置,並沒有意見。

律法無情,但是人心是有情的。

那些個無情對待臣下,或是讓臣下背鍋的君王。是有。而且統治的極為穩固,但不是咱漢王。

汪由校則做好了抗旨的準備。

是。

法律無情,人心有情。但原則的事情,卻不能輕易改變。君無戲言。既然已經下令處置這些人了。

那麼就不應該,因為張晨是劉知行的老師,就赦免張晨。

這不行。

那不是亂套了嗎?這要是以後李勇的親族,或故舊犯法,是不是也要赦免?

囚犯們看到這一幕後,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整齊劃一的緊緊盯著張震手中的聖旨,眼眸中露出了希冀之色。

莫非。莫非漢王要饒恕我們?

張震可不管這個,熟練的宣讀旨意道:“奉天承運,漢王詔曰........。”

聖旨這個玩意,就是廢話多。

中間隻有一小段內容是有效內容。

“寡人聽聞廣川之民張晨,以教書為生,名享士林,德流遼東。至子不慎,家門即將泯滅。寡人湣之。特赦張晨、張忠父子。張晨小子張永斬,永家屬流放高句麗,給武將為奴。張晨、張忠父子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抄家,流放漢城。”

陸謙、朱建明、陳家貴三人聽聞心中凜然,哪怕是當朝首輔的麵子,也就這麼大了。

法外尚有人情。

但是原則性的事情,不能原諒。

隻是君王拐了個彎,把主犯張永從張家脫離了出來,按照之前的決定判了。張晨、張忠脫離死罪,活罪難逃。

“臣奉詔接旨。”

三人先行叩拜行禮。

汪由校想了一下,沒有選擇抗旨。慢了一拍,也叩拜道:“臣奉詔接旨。”

如此。張家三人的命運,便是一錘定音了。

張永已經躺在地上,表情呆滯,癱軟如泥。

張晨、張忠雖然逃脫死亡,保住了張忠這一係的家人,避免給彆人做奴婢。卻也是悲從心來。

張晨看向小兒子,老淚縱橫,說道:“永兒。為父沒有把你教好,是為父的錯。”

“是為父的錯。”

人心都是肉長的,雖然他打的狠,罵的狠,但到底也是自己的兒子。

“永弟。”張忠也哭道。

在場的人,卻沒有同情他們的。自己做的事情,就要自己負責。大漢朝可不是楚朝,吏治敗壞。

張震把聖旨交給了汪由校之後,便領著太監、大內侍衛等人,回去了王宮。

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對於這件事情,江縣城中高層幾乎人人皆知。都在看這件事情呢。

吳年威望蓋世,哪怕不理會劉知行,也無損於他的威望、德業。畢竟律法無情,吳年又是殺伐果決之主。

但是吳年取了一個巧,饒恕了張晨、張忠父子。

名義上,還是張晨自己是個教書先生,大名在遼東流傳。

這是對功臣的態度。

史書上記載的那些個開國之君,除了雄才大略之外,分作善待老臣、殘害老臣。

雖然都是明君,但誰希望自己攤上一個刻薄寡恩的君王呢?

但是吳年又給了有限的情麵,張晨、張忠還是抄家、流放。

這滿朝文武,勳貴重臣,誰都得考慮一下,犯法的後果。畢竟誰也不是首輔劉知行有這麼大的麵子。

如果誰敢犯法,犯重法。就得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接受嚴懲的代價。

不管怎麼樣。

這件在江縣舉世矚目,而且不管吳年怎麼做似乎都是對,似乎也都是錯的。現在落下了帷幕,並且對整個朝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華閣內。

內閣三人正在辦公,一名小吏從外闖了進來。走到了劉知行的身旁,貼著耳朵說了幾句。

李勇、張海平各自心中一動。

劉知行終於繃不住了,仿佛是泄了氣的皮球一般,一夜未眠的疲勞,在身體中肆虐。

但他很快振作了起來,生出對吳年的無限感激之情。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啊。

就算是三司會審,張氏父子全部被殺,他也沒有怨言。更何況吳年放過了張晨、張忠父子。

定了定神,劉知行舉手對二人抱拳道:“二位大人。請容我離開一會。”

“大人請。”

張海平、李勇抱拳說道。

劉知行下了榻,穿上了鞋子,在太監的簇擁下,進入後宮,來到了一處殿宇內,看到了正在涼亭內坐著的吳年。

涼亭內,擺了兩張案幾。上方擺滿了酒菜。涼亭內外,有許多的太監、宮女服侍。

“知行,來的正好。我們喝一杯。”吳年抬頭看著劉知行,笑著招呼道。

劉知行看著這個場景,哪裡不知道吳年是等自己呢。他不由的眼睛微酸,深呼吸了一口氣,才平靜了下來,拱手行禮道:“老臣遵旨。”

“彆這麼說。雖然按照咱們漢人的風俗。十三歲就可娶妻,三十歲就有孫子,自稱老夫了。但是曹孟德說的好。老驥伏櫪,誌在千裡。老了也可以有雄心壯誌,彆隨便自稱老臣。”

“再說了。寡人也三十多了,寡人還不服老呢。”

吳年擺了擺手,一半認真,一半開玩笑道。

“大王說的是。臣失言了。”劉知行立即彎腰行禮道。

然後,首輔大臣落座,與君王一起喝酒。劉知行先敬了吳年一杯。吳年很給麵子的舉杯飲儘,然後回味無窮道:“妙,妙。這高句麗的禦酒真是妙。但所剩不多了,喝一點少一點。”

劉知行立刻說道:“大王。高句麗雖然已經滅亡,但是釀酒的地方都還在,可以令幽燕總督進貢禦酒。”

“算了。太靡費。咱們遼東的酒,雖然比不上高句麗的禦酒。但量大管飽。”

吳年心動,但還是搖了搖頭說道。

“是。”劉知行應了一聲。

君臣都不是酒鬼,喝了個微醺。然後該乾嘛就乾嘛去了。

這事兒也就這麼過去了。

對於漢朝君臣來說,最緊要的還是北伐黃龍府。

光複遼東,驅逐韃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