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吳年更希望的是一個能統帥這一支重甲騎兵的武將。
吳年沒有離開這座營寨,當然也按照約定,沒有插手馮衝的練兵。
他就這麼看著,看了半個月後,才放下心來離開了營寨,回去了北山堡中。
馮衝是個驕傲,甚至說是狂妄的人。
他帶兵極為嚴格,但並不殘暴。他的訓練量很大,但卻有一個度。是往精兵去練,而不是往殘廢去練。
他不僅練兵,自己也跟著兵丁練。與兵丁同吃同住。
因此兵丁們都沒有什麼怨言,反而更加刻苦的訓練。
吳年沒有看錯人。這一支重甲騎兵,交給那些個百戶訓練,最終的結果可能不會太好。
但是交給馮衝來練,來統帥,一定能成為一支足以能縱橫天下的重甲騎兵。
未來可期。
而隨著馮衝的加入,吳年最後一個短板也被彌補了過來。
重甲重斧兵。
神臂弓營。
重甲騎兵。
各部精兵在校尉、千戶的帶領下,訓練的極為刻苦,劉知行在背後作為大奶,不斷的調動米糧、肉食作為他們的後盾。
吳年一下子擴軍到二十二個千戶,向前的步子邁的很大。但有驚無險,走的反而極為平穩。
時間緩緩流逝,夏去秋來。
北山堡外的莊稼已經金黃,沉甸甸的穗彎下。今年的遼東,已經是釘在鐵板上的大豐收了。
上午,風和日麗。
北城門上。
吳年身上穿著一件普通的紫色錦袍,束發上綁著一根同色的綢帶,挺胸收腹站立,左手按著刀柄,目視前方。
四周是一個個身披戰襖,扶刀站立的親兵。
吳年轉動腦袋,目視前方金燦燦的田野,臉上露出了充滿了喜悅的笑容。
秋收糧足,精兵足用。
“我的身體,我的心都已經蠢蠢欲動了。”吳年的左手握緊腰間刀柄,鬆開又握住,仿佛是一頭嗜血的野獸,已經迫不及待了。
抗衡蒙元人的戰鬥。
從剛開始的三百精兵,到了現在的二十二個千戶的精兵。
從剛開始的北山堡到了現在的九堡之地,數百座山村。
有劉知行、李勇撐起的輔漢將軍幕府,統籌全局。
有馮衝、章進、龍且、劉武、鐵牛、衛襦、王貴、張聲作為領兵大將。
他不應該隻待在山中,苟延殘喘。應該殺出大山,殺出一個朗朗乾坤了。
吳年霍然轉身,踏著石階走下了城牆。親兵們隨之而動,護衛簇擁著吳年。
在街上活動的百姓們紛紛停下腳步,分開兩旁,對吳年稍稍彎腰行禮。
一年過去了。
雖然因為糧食的原因,百姓過的不算太好。但是沒有一個人挨餓的。而今年城外的莊稼注定會大豐收。
百姓們臉上的喜悅,也是肉眼可見。
吳年時不時的輕輕頷首,回應百姓。很快。他來到了輔漢將軍府,找到了正在辦公的劉知行。
“將軍稍等。我還有一點公文要處理。”劉知行政埋頭在書桌上處理公務,聽見動靜後抬頭看了一眼,便又低下了頭。
吳年點了點頭來到了一旁的太師椅上坐下,讓人去泡茶。等親兵端著兩盞茶進來的時候,劉知行也把公務處理完了。
他站起來走到了吳年身邊的太師椅坐下,二人隔著茶幾喝茶。
“將軍有什麼事情嗎?”劉知行先拿起蓋子,吹了一口氣後,才喝了幾口茶,抬頭問道。
“我們商量一下出兵的事情。”吳年單刀直入道。
劉知行的身體頓了頓,然後輕巧的放下了茶盞。抬頭認真說道:“將軍。我以為還是要等熊無我先動手,我們再伺機而動。”
“現在將軍的實力這麼強大,他一定會心動的。”
“從他一直與龍且往來,送給龍且許多的鹽巴,就可以看出來。”
吳年聽了之後,卻是躁動起來。站起來負手來回踱步,說道:“以楚國朝廷的情況,熊無我不知道還要拖延多久才會動手。而蒙元人也在慢慢恢複之中。”
“時不我待。”
“而且。知行你不要忘記了。我們手裡頭,可還有一個殺手鐧。”說到這裡,吳年停了下來,目視劉知行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表情。
殺手鐧。
當然是張布派遣過來北山堡的奸細。
劉知行一直在培養這個奸細,提拔這個奸細慢慢的爬上高層。
隻要用的好了,這個奸細就可以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饑渴。
嗜血。
劉知行從吳年的身上,感受到了饑渴、嗜血,知道現在的吳年仿佛是一頭野獸。
渴望把蒙元人撕成碎片。
這當然是好事。
一將勇,而三軍振。
身為軍魂,身為主將。吳年一直保持初心,光複遼東,驅逐韃虜。
他的目光堅定,心若磐石。
圍繞在吳年四周的他們,也都是朝著這個目標廢寢忘食,堅定的跟著吳年向前,向前。
終於,走到了現在這個地步。
他們現在手握二十二個千戶的精兵,擁有足夠的糧食。要走出大山,與蒙元萬戶正麵廝殺。
他們哪一個人,不是熱血沸騰?急於把蒙元人趕出遼東?
但是事到臨頭,就應該越謹慎。
“再等等。順便讓陳家貴派遣探子出去探聽一下,看楚國今年是不是風調雨順。如果楚國風調雨順,也是大豐收。那麼熊無我,一定會出擊。”
“他手握數萬精兵,又有將軍你呼應。”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戰功成,立刻名垂青史。”
“說不定,他比將軍你還急。”
劉知行表現出了驚人的沉穩,沉聲說道。
銳意進取的統帥與沉穩睿智的大總管。
吳年體內沸騰的熱血,漸漸平緩了下來。他來到了太師椅前重新坐下,端起了茶盞喝了幾口茶後,點頭說道:“好。”
“那就再等一等熊無我。”
劉知行露出了笑容,然後舉起了茶盞,對吳年說道:“將軍放心。我們一定贏。”
“我堅信不疑。”吳年也舉起了茶盞,斬釘截鐵道。
“叮”一聲,二人碰了碰茶盞,一起喝下了這盞茶。
箭在弦上。
隻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