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又至佳節(1 / 1)

推荐阅读:

八月十五水月佳節乃祈福團圓之日,親朋好友當齊樂相聚。

周元共收到三份宴帖,一是大魏皇帝親書的君臣相歡帖、二是四部王烏尤呈送的與友賞月帖。

三是清源掌教李思代他向逸島將士所發的無憂同聚帖。

君臣帖與同聚帖李思早有傳信,周元作為都督逸島諸軍事的大魏少府丞,理應為一眾離鄉將士設宴。

若再加上星宿宗佳節晚宴,多少有些過於密集了。

思慮片刻後,他通過留守楚國雲和王府的土地化身告訴烏尤,需前往月宮秘境一探奇景,賞月之事延後一日。

至於懷州都督之約卻無大礙,魏皇之宴少不了他,周元可與其一同赴宴。

隨後他安排羅睺化身返回幽冥血河營,自己則卸下坊神之皮道具,傳送回了無憂地蓋原縣。

當他抵達蓋原縣清源分院後,發現駐紮於此的大魏將士難得卸下重甲,於城中駕起數十大鍋熬煮各類肉食。

另有數隊將士依舊警惕巡邏,不為佳節所動。

清源掌教李思見他走出道觀,緩步慢行至他身前。

“都督按時返回便好,眾將士家書已審查完畢,皆無泄露無憂地之言。

現在就等都督加蓋帥印,方可將書信送回豐都,令各家親眷知其平安。”

“掌教知我為人,此事既無憂患,持我帥印公正便是,何須等我返回。”

“那可不成,你留戀秘境難施恩惠,當趁此機會親自帶眾將士家書返京,令眾將士知曉你有愛護之意。

如此你日後都督逸島政務時,才會更為省心。”

李思考慮的比較周全,他知道以周元現在的功績與絕佳天賦,逸島之國早晚會成為其屬地。

為此在周元沒有明確表示不喜政務、隱退靜修前,安撫下屬善待將士之事,其他人便無法代勞。

“也好,我這便加蓋帥印,再攜眾家書返京。”

又閒聊幾句,周元得知大魏將士已接管天理教徒的起義布置,並在八月八日如約起義。

一時間逸島兵將多有降伏,大魏兵將分占各城征當地青壯為輔兵,足糧足餉以保運輸通暢。

不過逸島之國各地糧儲並不充沛,無法支撐長時間戰鬥。

大魏朝廷隻能保證靈物充足,再補給部分糧草,無法過多輸送尋常補給。

為此諸位將軍多行斬首衝陣之策,來不及梳理各地政務,一路猛進直逼逸島國都。

“如此說,逸島各地此時頗為動蕩。”

“倒也還好,我等開戰不過七日,兵將又凶悍善戰,各地豪強尚未從驚恐中回神,短期內應當不敢輕易作亂。

我已派出多位將軍統親衛督降兵鎮守各地,避免發生豪強擄人血祭秘境之事。”

“為了給年輕人機會,我將你那些羽林同僚儘數封為招討將軍,命他們鎮守郡縣壓製動亂。

那位來自靖安郡的薑任校尉亦在此列,日後若能立下功勳,當不負你提攜關照之意。”

李思所做與周元所托頗為契合,他當初托付李思督軍時便言明,可給羽林同僚、舊日友人獨自領軍的機會。

至於他們能否抓住機會,領部分大魏將士、督各地降兵攻城破敵,就要看他們自身能力如何了。

有李思這位統兵經驗豐富的護國公居中傳信調度,若是再立不下功績,便該入其他軍陣為先鋒校尉。

“多謝掌教費心,讓我能安心探索各處秘境。”

“你我之間何須言謝,此去多日可有收獲。

先說好,若你不尋傳法真人所言的道宮,又怠慢道法修行,我就回道觀靜修去了。”

李思見過周元福德何等深厚,難免對他有過多期待,甚至將道宮之事儘數寄托。

因此周元探查秘境之事在他看來便是機緣所致,或多或少該有些收獲。

“哈哈···,掌教知我,此次出行確有所獲。”

說話間周元取出桃竹畫卷舒展揮動,其上五彩墨跡脫落而出,化作五位背負寶蓮劍的靈動童子。

李思不明所以上前觀望,隻覺童子衣袍不凡、蓮劍珍貴。

“他們有何能、是何出身,莫不是替你背負寶劍的隨從。”

“掌教小看他們了,我偶入一秘境,得見七月花靈青蓮君。

其師曾入如意玄丹宮論道,與我道門金丹派有些關係。”

“我助其擊退入侵邪魔後,青蓮君不僅贈送五色蓮子,還以種蓮奇術養出五位蓮花童子。

莫看他們身軀低矮,卻可布五色寶蓮陣對敵,實力不俗善於圍困。

掌教若想驗證不若入陣一試,有我引導當無甚風險。”

李思聞言頗為好奇,但還是保持鎮定並未生出以身試陣之心。

“莫要激我,老道不會上你的當。

你福德深厚,誰知你會收獲何等奇珍,我若勝了你的童子是應有之理,敗了卻要焦慮數月。

不過你若對他們有信心,可在九月九三山法會時將他們喚出,與金壇乾元、霞光淨樂兩派的道人比試。”

李思到底是沉穩修士,無幾分把握不會以身試法。

蓮花童子之事也讓他明白,周元此次出行亦有所獲,甚至打聽到了如意玄丹宮的消息。

若再給其一些時間,早晚會偶入道宮尋得後續轉修之法。

“道友之福德著實令人豔羨,望道友早日入道宮得見前路。”

水月節是較為重要的團聚之日,但並非所有人均有機會安享佳節。

至少出征在外的將士無此等閒心,位於蓋原城的兵將也需提前過節,好讓周都督將他們的家書儘早送回京城。

為此蓋原縣的水月節正午時分便開始舉辦,盛水器皿中雖不見明月入懷,卻無礙相聚之情。

周元巡走街道與一眾將士勝飲幾番後,方才在他們的恭送下攜信箱傳送回偃山清源觀。

早已等待多時的各地信使鞠躬行禮,打開信箱取出豐京各坊、京師各縣的信囊,下山快馬奔赴各地。

等他下山時見眾多信使接力,一路高呼,出征有書至、諸家有平安。

又行兩刻鐘至大魏豐京城,此地毫無變化依舊人來人往熱鬨非凡。

南門之外護城河道處有一威嚴老者撐杆垂釣,兩少年立於其後左顧右盼。

“阿爺,少府丞已至。”

“善,我懷州兒郎果然守約,你們且隨我前去迎接。”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