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再議科舉(1 / 1)

推荐阅读:

得到具體命令之前,賈石他們,還不敢對被控製起來的世家做點什麼。

但怎麼處置他們,這又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世家是絕對的,不能留下,否則今天做的事情,將會沒有意義。

“按照大寧律法處置。”

寧無雙想了一會,道:“朕不相信,他們都是乾淨的,找人去審問,還有你們府衙、刑部和大理寺,肯定有不少關於世家的證據,直接拿出來公開,按照律令,死罪的死罪,發配到發配,坐牢的坐牢。”

“是!”

賈石明白,陛下還需要一個,好的名聲。

用證據來處理那些世家,把證據公開,那麼陛下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大寧律令上的內容,而世家豪族又確實罪惡滔天,大義將會站在朝廷那一邊。

朝廷占據了,絕對的大義,做得都是正義。

賈石是最後離開藏書閣,準備回去連夜安排人,把那些關在大牢裡的人直接處理了。

陛下都開口了,該殺的人,那就直接殺了。

正好可以給牢房,空出足夠的位置,因為接下來肯定還有不少人要被捉進來,牢房真的不夠用了。

至於牢房內,現在肯定哀嚎一片。

所有世家的人,包括四大家族都沒有想到過,寧無雙真的敢對他們如此之狠,今天就是寧國世家的末日。

“回寢宮。”

寧無雙放下最後的文書,起來的時候,由於長時間勞累,還有點站不穩。

“陛下!”

月影連忙扶住寧無雙,道:“辛苦你了。”

寧無雙歎息道:“現在辛苦一點,接下來可以放鬆很多,有些事情,朕不能不做。”

若是不做,寧國的百姓怎麼辦?

土地兼並的最後,就是一個王朝的滅亡,是百姓的遭殃。

寧無雙看宋翊那邊的曆史,看多了類似的例子。

普通人看曆史,也許隻是看朝代的交替。

寧無雙是皇帝,看曆史看得比普通人更深入一些,會了解朝代為何會交替,農民為何要起義等等。

寧國不能沒了,祖宗的基業不能崩潰。

他們還沒開始找趙國報仇,還沒打到趙國的帝都。

回到寢宮,月影正要安排人,為寧無雙沐浴。

“晚點吧!”

寧無雙坐下舒展肩膀,再把手機拿出來,按下語音,道:“宋翊,朕動手了,今天捉了很多人,也殺了很多人。”

宋翊一整個下午,都在等寧無雙的消息。

現在終於等來了,聽完了語音,他就問:“沒事吧?”

“暫時沒事。”

寧無雙說道:“朕有兵權,行動得很快,京畿不會有問題,都被朕壓下來,但朕有預感,接下來地方可能會有一兩處反抗,但也沒所謂,老將軍可以壓下動亂,問題不是很大。”

地方的動亂,交給餘文瑞就行了。

宋翊放心道:“沒事就好,地方的動亂,其實好解決。”

“沒錯!”

寧無雙讚同道:“隻要讓反抗的人知道,投降了就是良民,可以分配土地,能夠娶妻生子,願意投降的人還是很多,朕今天把攤丁入畝等提出來了。”

“如何?”

宋翊問道。

“他們不敢反對。”

寧無雙又道:“你說的很對,打掉世家,打亂一切,是提出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等政令的最好時機,朕要頂住壓力把這一點推行到底。”

現在正是寧無雙強勢的時候,兵權在握,殺氣騰騰。

世家被打掉了,就起到一個殺雞儆猴的作用。

如果不趁此機會推出那些政令,未來可能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合適的時機。

寧無雙是懂得把握時機,宋翊也懂得幫她分析時機。

“恭喜陛下!”

宋翊說道:“順利完成了這個改革。”

“這是有你的幫忙。”

寧無雙放鬆道:“如果沒有你,朕肯定不知道可以如何做,還有你給朕網絡,讓朕學到很多東西,你也說過了,朕的學習能力一直很強,一學就會。”

“是啊!”

宋翊是讚同的,陛下無論是玩手機,還是自行車,又或者學習治國方略,都是特彆容易上手。

也許自身不太適合當皇帝,是寧無雙的一個不足之處。

但,強大的學習能力,又能填補寧無雙這方麵的不足,先天不擅長,後天學習可以彌補回來,通過學習,變得更完善、更完美,這也是宋翊很佩服的地方。

“陛下學得越多、越快,將來改的也多了。”

宋翊想了想又問:“陛下還有什麼,想改的嗎?”

“有!”

寧無雙點頭道:“那個科舉,朕想拿出來,你覺得可行嗎?”

宋翊回想著寧國的現狀,好一會了才說道:“要推行科舉,那就必須普及教育,以前的教育,都是在世家的手裡,現在陛下要搶過來,短時間之內,想要全部普及,應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他知道寧國選官方麵的情況,和隋唐之前不太一樣。

寧國有紙,也有印刷。

知識不是被世家壟斷,那麼當官的渠道,也不是被世家壟斷。

但是選官采用的,還是舉薦的方式,其實世家在其中掌握的推薦權還是很高。

也是因為寧國的情況,和他知道的,古代曆史裡麵任何一個朝代都不太一樣,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幫寧無雙改了這個選官製度。

科舉是必然的,但科舉怎麼鋪開,又是個麻煩。

畢竟教育,在寧國還是缺失的。

宋翊的見識隻是比寧無雙等古人要多一些,但見識多不代表萬能,不代表想法也多,古人也不一定不聰明。

他現在能想到的,也隻是教育。

畢竟利益方麵,早就被打掉世家、攤丁入畝等一係列事件破壞了,其實也適合把科舉拿出來用,具體怎麼用,這才是重點。

“你覺得,朱元璋的八股文怎麼樣?”

寧無雙突然說道。

她好像也看得出來,宋翊在這方麵的考慮有些欠缺。

根據宋翊的見識,隻能想到在教育上入手,暫時想不到可以如何改。

“朕覺得朱元璋的八股文,可以效仿。”

“給讀書人,劃定一定的範圍,讓他們考科舉,所出的題目,都是在這個範圍之內。”

“這樣一來,能降低很多讀書人,讀書的成本,考試的成本。”

“推行的科舉,將會更容易。”

寧無雙又說道。

她看到這段曆史的時候,首先就想能不能在寧國,效仿朱元璋的做法。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