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好評(1 / 1)

推荐阅读:

天子當年能為了一萬兩的貪汙案,一路徹查,掀翻了半個京城,查出了軍械走私案。

連帶著把詹氏一族全部坑了進去。

如今天子就能為了十萬兩,把廣陵侯府上下全收拾了。

“你現在害怕了!”廣陵侯咬著牙說道,“當初拿錢的時候,不覺得燙手嗎!”

廣陵侯心中恐懼的還有一件事情,他與從前同窗的信件往來,全都消失不見了。

那個同窗當年隻說,自己找了個東家做大生意,希望他從中牽線搭橋,孝敬也是年年都送。

等他知道同窗說的東家,是譽王的時候,他們信件往來已經太多,他陷得已經太深了。

廣陵侯意識到問題之後,當機立斷斷絕了所有的往來。

直到一年多前,久不聯係的那個同窗又來信,表示自己隻想求口吃的,如今貧困潦倒,希望他看在同窗情分上,幫個忙。

在信件的最後,威脅他如果不幫忙,就把當年的信件,通通匿名交給錦衣衛。

曾經與譽王幕僚來往的信件,足夠皇帝徹查整個侯府。

在這種軟硬兼施的態度下,廣陵侯不得不給了他一點照拂。

之後,對方的來信正常多了,隻說商鋪生意好,如今自己閒暇替人抄寫書信,勉強能夠過活。

接到這些信件,廣陵侯再也沒有回複過,可是這些信件仍舊隔三差五的送過來。

每次收到信,廣陵侯心慌的很,又不能對人明說,隻好將信藏起來。

可是就在不久前,所有的信件都消失了!

錦衣衛神出鬼沒的手段,他怎麼可能放下心。

今晚又聽了林老二的話,廣陵侯可真是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這下離死可真不遠了。

林二爺看著廣陵侯的作態,膝行幾步,上前說道:“大哥,大哥,我願意把錢拿出來,望舒侄女的建議,可行,十分的可行啊。”

“若是能緩解災情,龍顏大悅,廣陵侯府也是有功的啊!大哥!”

廣陵侯緩了一口氣,說道:“好,我寫。”

林老二說的不假,望舒的建議,可行性很高,有些細節還有可以雕琢的地方。

之前的政令已經發布下去了。

桌麵上的奏折仍舊如同雪花一般送上來。

民間的消息不斷傳來,皇帝已然是動了殺心,準備派遣欽差大臣和錦衣衛,親自監視糧草等救災物資的運送。

然後,皇帝翻開了廣陵侯的奏章。

“嗯?”有點東西。

皇帝正在跟一班重臣商議措施,糧草的運送,中間一定有損耗,如何保證這些東西平安到達地方,是關鍵。

“諸位都看看。”將奏折細細看過之後,皇帝讓太監把廣陵侯的奏章,給眾位大臣傳閱。

“確實是一番妙計啊。”

“確實可行,若依靠此計而行,重災區災情立解啊1”

在這個計策中,需要一個行事能夠讓當地官吏信服,認為當真有大批糧食到達的人。

需要一個能夠沉住氣,不能漏出破綻,嘴嚴,能受得了晝夜兼程的人。

皇帝選了一圈,選定了劃到東宮去的新科進士,又親自提點了幾名錦衣衛隨行。

到了當地,事情若是當真有變,軟的走不了,可以來硬的。

帶隊的人是李四郎,李千戶。

一個多月後,消息傳來,糧荒有所緩解。

廣陵侯的獻策,被朝臣擴展,用在了其他鬨雪災的地方。

囤積糧食,等著高價賣糧的事情,果然少了大半。

甚至很多高門大戶,主動聯係朝廷,在城門外設置粥棚,晝夜不停的施粥做善事。

甚至主動召見廣陵侯,將他大大的褒獎了一番。

廣陵侯隻覺得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地,看來廣陵侯府這次可以平安度過去了。

在麵對皇帝的獎賞時刻,廣陵侯表示“如今雪災受困多地,國庫緊衣縮食,艱難度日,臣不敢邀功,隻願雪災早日過去。”

皇帝對廣陵侯最滿意的就是識時務,今日召見,以為提出那樣妙計的廣陵侯有什麼改變。

沒想到,還是那副滑不留手的模樣。

君臣說到最後,氣氛已經相當融洽。

“這份計策,是你府上哪位幕僚所出啊?可有考取功名啊?”

皇帝漫不經心的問道。

廣陵侯麵上有幾分猶豫,皇帝心說,難道是什麼罪臣嘛,能讓他這般為難。

天子問話不可不答,廣陵侯吞吞吐吐道:“建議是臣的大女兒所出,又經府上幕僚完善。”

哦?

皇帝沒說什麼,廣陵侯退下了。

過了一會兒,有人奉茶上來,“廣陵侯說的是詹元亮的那個外孫女?”

“你見過了?感覺如何?”

奉茶的太監,在禦前侍奉多年,之前跟著四皇子出宮,拜訪過廣陵侯府。

太監拿捏了一些用詞,說道:“平素裡看著是個溫軟的,偶爾說出話來,也能嚇人一跳。”

“廣陵侯府放任不管,也是真的,據說至今還不認字,吃飽飯也是最近幾個月的事情。”

皇帝挑了挑眉,才剛吃飽飯,就有這樣的見識,看起來著實有幾分不一般呢。

皇帝晚些時候,跟皇後說起了這件事。

詹元良活著的時候,一直致力於給皇帝添堵,罪名下來,臨死前也沒能讓皇帝痛快了。

對方在牢裡麵自殺,皇帝心頭的這口氣一直沒撒出去。

這麼多年來,詹氏後人幾乎沒有再進過京的。

皇帝這麼多年,一直記得早些年吃不上飯的經曆。此刻聽到侯府裡的小姐,竟然也有吃不上飯的往事,不免有幾分唏噓。

皇後開玩笑般的說道:“陛下既然這樣心疼,不如就把她招進宮裡來,也好與臣妾作伴啊。”

皇帝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說道:“皇後啊,這說的是什麼話,選秀都停了好多年了,宮裡好端端的進什麼新人。”

“剛才聽陛下講的事情很有意思,想著既然是林家的女兒,想必也是個趣人。”

皇帝笑道:“是林家的女兒不假,可是看起來更像是詹家的多一點。”

“你若是喜歡,就招進宮裡來說說話。至於你說的選妃之事,”皇帝厭惡的搖搖頭,“以後不必再說。”

在幾位皇子公主陸續長大成人之後,宮中的選秀就停止了。

皇帝勤於政務,不熱衷於後宮之事。

與皇後感情深厚,不願意再加新人,來消磨他們之間的感情。

最新小说: